题目

30059ph003
赛龙舟
30059ph003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是开端、初始的意思,用以表示计时的序列,相当于俗称的“初几”的意思。“午”有两层含义,其一,“午”与“五”通假,端午也就是初五;其二,按照中国传统的天干地支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初五也正是午日,因为月、日都属于地支之午,所以端午节也称为“重午”或者“重五”,又因为午时为阳时,相当于上午11时至下午13时,所以端午还称为“端阳”。

bulb

农历

农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历法,又称为夏历、阴历。农历以月亮的一个盈亏周期作为一个月,以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一年,以添加闰月的办法进行年与月份之间的同步调节。所以在农历中,正常的年份是十二个月,有闰月的年份是十三个月。十二个月分别与十二地支相对应。

bulb

通假

通假,指汉字中的互相通用及假借的用法,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通假字是中国用字现象之一。

bulb

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是农历用来纪年的序列,天干十个,地支十二个,组合出六十个纪年单位,因为天干的第一位是“甲”,地支的第一位是“子”,所以六十年又称为一个“甲子”。天干包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包括: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另外,十二地支又对应于十二属相: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中国的端午节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由于覆盖地域广阔,演变的历史漫长,故对于这节日的由来,各地区、各民族、各历史阶段的传说也不尽相同。除了屈原之外,还有以下几种说法。

 

祭祀龙图腾的传说

华夏民族认为自己是龙的传人,以龙为图腾。端午节的两大习俗均与龙有密切的关联,其一是包粽子,作为一种祭祀食品投放到河流湖泊之中,可以进献到水下的龙宫;其二是龙舟竞渡,直接以龙的形象展现着龙的速度。

 

源于夏至的传说

端午节源于夏至的说法,是近代一个研究成果。1963年黄石在其著作《端午礼俗史》中首倡此说,1983年刘德谦在其论文《端午始源又一说》中,认为端午起源于夏商周三代时期的夏至,并引古代著作《荆楚岁时记》中夏至吃粽子的记载为证,同时指出,古代亦称端午节为正阳节,所谓正阳,是北半球太阳最靠北的那一天,正当夏至之日。另外,端午习俗中的斗百草、踏百草、采药等活动,也符合夏至时节的自然环境。目前,支持夏至说的一派,认为端午的起源很早,开始是夏至节气的活动,比较单一。在历史进程中不断演变,形成了当代重大的节日盛典。

30059ph002
台湾屈原后裔代表湖北秭归祭祖过端午
30059ph002

祭祀先祖的传说

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是炎黄二帝,各姓氏家族也有自己的族裔祖先,主要的传统节日,各地都有祭祀祖先的习俗,譬如春节、清明节、中元节等,也包括端午节。端午祭祖的习俗,《道书》中有记载。

30059ph001
贵州安顺天龙屯堡人有端午祭祀祖先和家神的习俗,图为屯堡人祭拜祖先。
30059ph001

蓄兰沐浴的传说

沐浴兰汤的传说最早见于汉代成书的《大戴礼》,所谓的兰,并非兰花之类,而是一种菊科植物佩兰,有香气,可以煎水沐浴。之所以要沐浴兰汤,跟古人关于善恶的认识有关。因为南方的五月已开始炎热,蚊蝇滋生,疾病流行,所以古人认为五月为恶月,以此推论,五日为恶日。因此在这一天为了免灾避难,消毒去邪,要用兰汤沐浴,驱逐瘟疫、保佑平安。

 

勾践操练水军的传说

春秋后期,经过近二十年的战争,越国灭了吴国而称霸,越王勾践成为春秋的最后一位霸主。吴越战争几经反复,越王勾践在兵败丧国的痛恨中,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发展民生,图强军队,忍辱负重地崛起,最后取得胜利,把越国从一个弱小邦国,发展成为横跨江淮,会盟诸侯的东方大国。

 

越王勾践在富国强兵的过程中,很注重训练水军。因为吴越地区河网发达,水上作战、水路补给对于战争的胜败至关重要。而水军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驾驭舟楫,所以龙舟竞渡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的端午节,尤其是吴越地区,更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盛大活动。在江南的许多地方,相传端午节来源于越国水军之操练。

30059ph005
绍兴的“石吼山”是两千多年前“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处”,奇形怪状的山石与春秋战国时吴越相争遗留的古迹,每天都吸引了不少游人慕名而至。
30059ph005
作者:
上载日期:
2019年12月16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