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客家教育奇观

一百多年前,来到客家地区的外国传教士就惊叹:客家人的每一个村落都有祠堂,那就是他们祭祀祖先的所在,而那个祠堂也就是学校。全境有六七百个村落,都有祠堂,也就有六七百间学校,这真是一桩骇人听闻的事实。按照人口比例来说,不但全国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和它相比较,就是较之欧美各国也毫不逊色。

30047ph031
福建省连城县培田古民居,往日的书院如今仍是小学的课堂。(曲利明摄)
30047ph031

客家人世代相传的习俗,在过去的年代里,凡是谁中了举,就可以在自己家族的祠堂面前立上一对石笔。一支又一支的石笔,高达八九丈,竟从平地拔起,直指旷寥的苍天,彷佛要在蓝天上,抒写立笔人的一片豪情,也展示出客家民系的雄心壮志。

 

客属地的以学田、学谷扶持、奖赏学子的传统,也就这样发展过来。其实,在这之前,韩愈早在《师说》中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其意义已超于道德范畴,其后,更称:“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更将“师”的意义大大拓展;而“无贵无贱”则延伸到不仅是“师道”所存,更应荫及学子。这却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发人深思的一个部分,可以说,这也是社会协调的一种机制。不是神话,又胜似神话。

30047ph032
杨缵绪故居:通议大夫第,三堂四横屋,九厅十八井。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30047ph032

“学谷”的历史悠久,年龄不下千载,是客家人自给自救的产物。客家先民历经五次大迁徙,但“耕读传承”的意识始终未变,以“读”求“仕”依然是他们选择的上策。偏僻山区与聚族而居的环境,使他们只能走家族式的办学与管理。本来大凡办学校、求读书、请老师,都是以金钱交换,而昔日客家百姓只能以谷物为价;又由于在社会贤达、名流富豪的解囊相助下,客家各宗族一般都置有相当数目的田地、店铺等资产(俗称“学田”),并将这些资产的租赁收入专项补助所辖学校的办学,或资助奖励所属子弟的求学费用。“学谷”由此逐渐约定俗成地成为客家教育领域的“流通货币”了。

 

不少客属地,都专门由祠堂管理“学田”或“学谷”,任何人不分贵贱,更无富贵,只要肯学,就由公用的“学田”或“学谷”负责他的求学费用。“学谷”大多来源于社会募捐,积聚后作为集体财产来使用,这一机制不仅能解经济捉襟见肘的学校的燃眉之急,对那些热爱读书却家境贫寒的弱势群体更如雪中送炭,切实使他们走上人生进步的阶梯。“学谷”机制直接地体现着教育的平等,社会的公平。

 

“学田”与“学谷”的传统,对于客家人来说,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这也是自古以来汉民族为拔擢人才,奖掖后进,为维系整个民族的生机与活力而形成的一种打破门第,等级、贫富的自我调节、更新的机制,更是客家人在千年流亡,危难之中形成的一种“自救”之举──一个民系如果没有高文化素质的滋养,优良的传统得不到传承,那么,无论曾一度多么强盛,都逃脱不了衰亡、老化的命运,这已经为众多寂灭了的文明所证明。

作者:
上载日期:
2018年10月10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