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

202125phn006_01
山東年畫:《過五關》(《辭曹斬將》)。描繪關羽(關雲長)過黃河渡口一關,關羽與秦琪對戰的場景。(圖片提供:文化傳播/FOTOE)
202125phn006_01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劉備背叛曹操,殺死徐州刺史車冑,並奪取徐州。他派關羽鎮守徐州的中心城市下邳(今江蘇省邳州市),自己駐守下邳西邊的沛縣(今江蘇省沛縣),形成掎角之勢,準備與曹操決戰。這個沛縣屬於沛郡管轄,兩者俱有一個「沛」字。由於沛縣的面積比沛郡小,級別也比沛郡低,故時稱小沛。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正月,曹操擊敗劉備於小沛,俘虜了他的妻小,劉備倉皇向北逃走,前去投奔袁紹。留守在下邳的關羽被曹操大軍包圍,關羽本人亦被生擒。

 

曹操正值用人之際,而且他一向求才若渴,對於像關羽這樣勇猛的虎將,自然要收為己用。曹操不僅拜關羽為偏將軍,而且對他極為禮遇。曹操十分敬重關羽的為人,擔心他無意久留,遂讓張遼跟關羽溝通感情。張遼是曹操愛將,也是關羽的好友。當張遼按照曹操吩咐對關羽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時,關羽卻說:「吾極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終不留,吾要當立效以報曹公乃去。」關羽的話表明了四層意思:其一,他深知曹操厚待自己;其二,縱然如此,他也不能背叛劉備;其三,他總有一天是要走的;其四,他不會無功而走,一定會立功後才走。

 

張遼將關羽的話報告曹操,曹操對關羽的忠義十分欽佩。他對張遼說:「事君不忘其本,天下義士也。」張遼回答曹操:「羽受公恩,必立效報公而後去也。」張遼講得一點沒錯,關羽並沒有食言,在不久之後的白馬之戰中,他單刀匹馬摘了袁軍主將顏良的腦袋。建安五年(公元200年)二月間,袁紹出動精兵十萬、鐵騎一萬,南下攻打曹操,劉備隨同前往。大軍進駐黃河北岸邊的黎陽(今河南省浚縣東),袁紹命令先頭部隊強渡黃河,圍攻曹軍的前線據點白馬縣城(今河南省滑縣東)。由顏良任先鋒主將。當時黃河南岸的曹軍主力,集中在白馬西南大約二百里的官渡(今河南省中牟縣東北)。白馬被圍,曹操焦急萬分,若白馬有失,官渡形同被砍斷了一隻手臂。於是,他親自前去救援白馬,麾下的精兵強將中,有剛剛投降的關羽。

202125ph011
關羽畫像
202125ph011

曹軍到達白馬西邊十多里時,拼命攻城的顏良才發覺,連忙轉身迎戰。曹操下令關羽、張遼二將充當前鋒,直取顏良。顏良正在指揮部下行動,而他所在的位置,設置有主將儀仗隊的特別標誌,當時稱為「麾蓋」,即華美的旗幟和傘蓋。關羽早就鎖定麾蓋的位置,策馬如飛,直奔顏良而去。顏良急忙招架,但為時已晚,關羽衝進敵陣,刺死顏良,袁軍失去主將,頓時潰散,白馬之圍遂被打破。但應當指出,顏良是因劉備說關羽是來投奔袁紹,在對關羽毫無防備的情況下,被關羽突襲斬殺。對關羽而言,這不值得誇耀。

 

《三國志》卷三十六〈關羽傳〉對此的記載是:「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 值得注意的是,關羽是「策馬刺良」,可見他殺顏良的兵器,並非橫向砍殺的大刀。當時確無後世津津樂道的82斤重的青龍偃月刀。當時騎兵最常用的長兵器,是長矛和大戟,特別是縱向刺殺的長矛。1969年,甘肅武威市雷台漢墓出土,正是東漢末年的墓葬,與三國時代緊密相連。這裏還出土了當時的青銅騎兵佇列俑,所持武器皆是長矛與大戟,並無青龍偃月大刀。另據時人劉熙所著《釋名》卷七記載:「矛長丈八尺曰槊,馬上所持;言其槊,槊便殺也。」一丈八尺(即今4.3米)長的矛,特稱為槊,是騎兵馬上所使用的兵器;之所以名為「槊」,因槊有方便殺敵之意,故長矛在當時是騎兵最有威力的長兵器。張飛、呂布、典韋、程普等名將,乃至馬超的鐵騎兵團,史書都記載他門使用的兵器是長矛。關羽刺翻顏良,也應使用長矛。

 

202125phn007_01
《三國演義》插畫顏良像(圖片提供:文化傳播/FOTOE)
202125phn007_01

《三國演義》說關羽其後又與袁紹手下的另一大將文醜對陣。文醜乃河北名將,箭射張遼,鬥敗徐晃。當他看見關羽提刀飛馬而來,卻就氣勢上已先輸一截,撥馬繞河而走。關公騎的可是赤兔馬,一下子就趕上了,一刀將文醜斬下馬來。不過,這純屬《三國演義》虛構,文醜並非關羽所殺,而是被曹操殺死的。據《三國志》記載:「紹(袁紹)渡河,壁延津南(駐守在延津南面),使劉備、文醜挑戰。太祖(曹操)擊破之, 斬丑(文醜),再戰,禽紹(袁紹)大將。紹軍大震。」

202125ph012
「關羽延津誅文醜」插圖,《新刊校正古本大字音釋三國志通俗演義》,明萬曆十九年書林周曰校刊本。
202125ph012

由於關羽立下大功,曹操遂封關羽為漢壽亭侯,並重加賞賜。《三國演義》說關羽在曹操封侯時堅持要冠上「漢」字,其實「漢壽」是地名,「亭侯」是爵位,漢壽亭侯就是漢壽縣的亭侯。《三國演義》中將「漢壽亭侯」讀作「漢、壽亭侯」,固然能刻畫關羽對漢室的忠誠,但並非史實。當關羽得悉劉備的消息後,將曹操賜給自己的禮物一律封還,並留下書信告辭,隨後直奔袁營而去。曹操的部屬建議追擊關羽,曹操卻說:「彼各為其主,勿追也。」

 

《三國演義》繼而又虛構了另一情節,關羽為了「義」而付出努力的故事——「千里走單騎」(嘉靖本作「千里獨行」)。由於曹操放關羽回到劉備身邊的文書,未能及時送達沿途守軍之手,關羽單槍匹馬,過五關斬六將,回到劉備身邊。據《三國志‧先主傳》記載,此時劉備奉袁紹之命,正與汝南郡的原黃巾軍將領劉辟一道攻打許昌周邊。汝南郡位於許昌以南,從許昌到汝南直線距離四百里,身在許都的關羽可以直接南下,回到汝南郡的劉備身邊。關羽實在不必自討苦吃,繞道相反方向的洛陽、滎陽,去破甚麼關,斬甚麼將,這實在於理不合。

 

《三國演義》在文學上有極高水平,但書中卻存在不少地理錯誤,例如第六回講董卓「劫了天子並后妃等,竟望長安去了。」又描寫董卓行至滎陽,其部將徐榮、呂布與曹操激戰,董卓取勝後,「自往長安。」滎陽在洛陽以東,董卓挾天子及后妃由洛陽西去長安,應經過新安、澠池、陝縣等地,怎麼可能走到洛陽東面的滎陽呢?

 

《三國演義》描寫關羽過五關斬六將的過程是這樣的:許都→東嶺關(斬孔秀)→洛陽(斬韓福、孟坦)→汜水關(斬卞喜)→在鎮國寺遇到同鄉僧侶普淨,並得到其幫助→滎陽(斬王植)→黃河渡口(斬秦琪)→河北。《三國演義》也知道關羽不必繞大圈與劉備會合,故又設定劉備並不在河北,而是孫乾在等待關羽,向關羽傳達劉備向汝南郡行軍之事。關羽在向汝南郡行進途中遇到周倉,又與張飛會合後,再次奔赴河北。其實歷史上並無周倉這人,純屬是《三國演義》虛構的人物。歷盡艱難曲折,險象環生的重重關卡,關羽終於與劉備重逢。至於過五關中所斬殺的六將,即孔秀、孟坦、韓福、卞嘉、王植、秦琪,在真實的史書中,完全沒有他們生平事跡的記載,連名字也全都出自虛構,是純粹創作的手法。

Author:
Last updated:
2022-11-15

Extended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