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

宋朝有何方法增加國家收入?

202113phn019_01
合肥仿宋朝文化商業街夜色(圖片提供:視覺中國)
202113phn019_01

宋王朝很有錢,不但比之前的漢、唐時期有錢,也比之後的明、清時期有錢。但是,也有些研究宋朝歷史的專家指出:宋朝是一個「積弱積貧」的朝代。用「積弱」來形容宋王朝,倒容易理解,畢竟宋朝的軍事力量確實不夠強大,跟遼國、西夏、金國、蒙古騎兵打仗時,常常打敗仗。但要說宋朝「積貧」,恐怕很多人都不服氣。為何宋王朝很有錢,但又怎麼「積貧」呢?其實,這裏「積貧」的含義,並不是說宋朝人很貧窮,而是指宋朝的財政危機、財政匱乏,財政上入不敷出,簡單地說,就是政府的錢不夠用。

 

宋朝為甚麼會發生財政匱乏的問題?是因為財政收入很少嗎?不是。宋朝的財政收入是非常高的,政府一年的收入如果全部折算成銅錢的話,大概有一億貫錢,而其他王朝呢?比如漢、唐、明、清,每年的稅收只有三千貫左右,只有宋王朝的三分之一。事實上,在晚清之前,中國歷史上沒有一個王朝的稅收規模能夠超過宋朝。

 

那宋朝政府收入這麼高,為甚麼還會出現「錢不夠用」的問題呢?是因為宋朝政府的開銷太大了,就好比一個人,雖然很會賺錢,每個月都能賺到好多好多錢,但他花起錢來大手大腳,不知節省,花的比賺的還要多,那麼這個人也會出現錢不夠花的問題。

 

宋朝政府開銷大,主要有幾個原因:

  • 宋朝的官員數量多,存在「冗官」問題。冗的意思是多餘,冗官就是指多餘的官。而且,宋朝官員的待遇比較高,每年給這批官員發工資,就是一大筆錢。
  • 宋朝需要養兵。宋朝士兵的規模大約有一百萬人,存在「冗兵」問題,但朝廷每個月都給士兵發工資,而其他王朝的士兵是自己耕田養自己,不用國家支付工資。
  • 宋朝有相當完整的福利制度,貧困人口生孩子,政府要給他們發生活補貼;孤寡老人沒人贍養,政府要將他們收入福利院;窮人生病,政府要免費給他們治病。而要維持這些福利,國家財政必須拿出一大筆錢來。

 

由於財政開支太大,導致宋朝的政府總是覺得錢不夠用,再加上常常打敗仗,所以後人乾脆用「積弱積貧」來形容宋王朝。宋朝的有識之士也清楚認識到,朝廷存在「積弱積貧」的問題,他們希望通過「變法」來革除弊病、解決問題。

 

在主張變法的宋朝士大夫當中,有一位叫王安石。宋神宗熙寧二年(1069年),王安石被宋神宗任命為參知政事,參知政事就是宋朝的副宰相,次年又升任正宰相。在擔任宰相期間,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雷厲風行地推行變法,由於主導變法的人是王安石,所以史稱「王安石變法」,又因為變法開始於熙寧年間,又稱「熙寧變法」。

 

王安石變法的目的是「富國強兵」,針對的正好是宋王朝的「積貧積弱」問題。因為「積貧」,所以要「富國」;因為「積弱」,所以要「強兵」。如何富國強兵呢?王安石設計、實施了很多舉措。這些舉措覆蓋了經濟、商業、金融、軍事、政治、法律等方面,當中較重要的措施有「青苗法」、「保甲法」。

 

「青苗法」簡單地說是農業扶貧貸款。在古代,農業的播種與收穫是有季節性的,春天播種,秋天收割,因為那時候還沒有反季節耕種的技術。一年之中,春夏之際,是古代農民日子最不好過的時段,因為青苗剛種下去,還未成熟,而去年秋天收割的糧食又快要吃完,所以這個時段又叫「青黃不接」,特別容易鬧饑荒。在青黃不接的季節,家無餘糧的農民往往要靠貸款度過難關,等到秋天有收成,再償還欠款。

202113phn020_01
在安徽省和縣華陽洞前廣場上的王安石雕塑(圖片提供:視覺中國)
202113phn020_01

那麼農民向誰貸款呢?現今要貸款,可以找銀行,但宋朝時還沒有銀行,只能找有錢的大戶人家。但是,向他們借錢,利息很高,是高利貸,年息很可能高達100%,即你向他借一千塊錢,一年後要還兩千塊錢。針對農民貸款利息高這一情況,王安石設立了「青苗法」,由政府向農民提供利息較低的貸款,好比現今為農民而設的低息貸款銀行。這樣,農民可以借到利息比較低的貸款。至於官府方面,在稅收之外也增加一項利息收入,可以彌補財政的不足。雙方都有好處。

 

王安石變法中還有一項新法,叫「保甲法」,這裏的「保」是指農村基層單位,每五家為一保,設保長,每五保為一大保,十大保為一都保。凡有兩個成年男丁以上的家庭,要出一丁作為保丁,在農閒時段,保丁要參加軍訓,夜間輪差巡邏,維持社會治安,還要輪流前往駐軍之地執勤,甚至上戰場打仗。也就是說,保甲法其實是一種民兵制度,保丁平日耕種,農閒時參加軍訓,戰時則上戰場。

 

王安石為甚麼要整出一支民兵隊伍?有兩個原因,一是當時的正規軍——宋朝禁軍嬌生慣養,戰鬥力羸弱;二是養禁軍的成本很高,每名士兵都領工資,而民兵是不需要發工資的,只在執勤時發給一點生活補貼,養兵的成本很低。

 

可以說,王安石變法的設想是很好,是針對宋王朝「積貧積弱」對症下藥。但是,這些變法舉措在實施過程中,又產生了很嚴重的問題,比如,有些地方的官府在發放「青苗法」貸款時,會強制要求不需要貸款的富有家庭也向官府借貸青苗錢。再比如,保甲法的實質,就是將養兵的成本轉移到民眾身上,增加了農民的負擔。所以,在變法過程中,王安石的新法遭受不少人抵制,當時一些保守的士大夫更是極力反對王安石變法。等到支持變法的神宗皇帝去世,新法便被保守派叫停,非常可惜。儘管如此,王安石敢於變革的勇氣,居安思危的見識,都是值得我們欽佩。

Author:
Last updated:
2022-10-18

Extended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