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

甚麼是蔡元培的人生轉捩點?

202117phn004_01
浙江紹興蔡元培故居的「翰林」牌匾(圖片提供:視覺中國)
202117phn004_01

蔡元培在家境貧困的情況下,單憑苦學力求上進,所走的仍然是傳統讀書人的老路,沿着科舉考試的梯階一級一級往上攀,由秀才到舉人到進士,大約十年時間就升到梯階的頂端。

 

1883年蔡元培十七歲時,入學補諸生,即取得秀才資格,開始廣泛地讀書。他可以隨時借閱叔父蔡銘恩的藏書,包括一些有關考據和詞章的著作,在學問方面受到章學誠《文史通義》的影響。俞正燮的《癸巳類稿》和《癸巳存稿》,頗以男女平等為言,對蔡元培後來提倡民權和女權,也有促進的作用。

 

十八、十九歲那兩年,蔡元培在家中設館教書,自己當起塾師來了,所教的內容是對句和八股文。他曾於1885年到杭州參加每三年一次在各省舉行的鄉試,但未考取,此後在同鄉望族徐樹蘭舉人家中讀書。徐家建有「古越藏書樓」,又喜歡校書和印書,以文會友。蔡元培為徐家校勘所刻書籍,前後四五年,學問大有進展,治史偏於文化風俗方面,還閱讀了一些算學和醫學書。他後來雖曾參加過政治活動,始終以學術方面的興趣最大。

202117phn005_01
蔡元培(圖片提供:海峰/FOTOE)
202117phn005_01

1889年(光緒十五年),蔡元培二十三歲,這年八月他參加浙江鄉試,中舉人。他這次應試所作的文章,據說一開頭就引用《禮記》中「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的句子,內容有異於一般四平八穩的科舉八股文,結果受到賞識。這一屆浙江鄉試的正考官,是大名鼎鼎的文學家李文田。副考官陳鼎也偏向改革維新。

 

蔡元培這篇文章,是當時浙江闈墨中三篇「怪八股」之一,坊間競相刊刻摹仿,傳誦一時。「其實所謂怪八股,僅僅多用周秦子書典故,為讀書人吐氣,打倒高頭講章而已」(吳稚暉語)。當時清真雅正的八股家,太息以為文妖,自此之後,蔡元培就得了「蔡文妖」的別稱。他一生是個恂恂儒者,關鍵時刻出「怪招」,做出標奇立異的舉動,這是第一次,後來偶爾也使用。

bulb

闈墨

清代科舉中,將鄉、會試前幾名佳作選刻成書,意在供士子仿效,類似今天的作文範本。

次年蔡元培赴京參加會試,近代另一位著名人物梁啟超也在廣東鄉試中了舉人,與蔡元培同年赴京,但結果梁啟超落第,蔡元培中式,成為貢士。據說蔡元培曾將會試文章謄給鄉試考官李文田看,但李指出他作這種文章是不適宜於科舉,不過房官(分房閱卷的考官)名儒王頌蔚很賞識他的卷子。

 

清代科舉考試制度,會試中式後為貢士,貢士尚須經過覆試及殿試合格,方為進士,若貢士因丁憂或其他事故不能參加本科殿試,可以告假,准於下一、二科補考。當時蔡元培未等到放榜,就離開北京了,所以趕不及參加本科殿試,兩年後始成進士。蔡元培《自寫年譜》解釋:「因殿試朝考的名次均以字為標準,我自量寫得不好,留俟下科殿試」。他回鄉後有否勤於練字,不得而知,從存世的墨寶看來,他的字確實不夠四平八穩。1892年,蔡元培赴北京補殿試,中二甲第三十四名進士(加上一甲三名,名列第三十七),朝廷引見後,授為翰林院庶吉士

bulb

翰林院庶吉士

按照清代制度,翰林院是外朝官署,掌編修國史、記錄皇帝的起居注、進講經書以及草擬文書等,院內設庶常館,選進士之優於文學書法者入館學習,稱為庶吉士。學習期滿須參加甄別考試,叫做「散館」,合格的授以編修、檢討等官,不合格的改任主事、知縣。

202117phn006_01
蔡元培殿試卷(複製品),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藏。(圖片提供:左冬辰/FOTOE)
202117phn006_01

1894年,蔡元培應散館考試,升補翰林院編修,又任李慈銘京寓塾師半年,開始涉獵譯本西書。這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翰林院侍講學士文廷式領銜請密聯英、德以禦日人,蔡元培也在這本奏摺上署名。有識之士預感到國家將面臨更大危機,希望在政策、思想及言論上尋求出路,首先展開活動的是康有為、梁啟超師徒,提倡變法,史稱「戊戌維新」。但新政頒布僅一百零三日便因政變而失敗了。蔡元培的思想是偏向維新方面的,最佩服譚嗣同,不過他認為改變積弊要從培養人才的根本上着手,憑着幾道上諭就想扭轉局面絕不可能。結果慈禧太后臨朝聽政,幽禁光緒帝,康、梁逃亡海外,保守派控制大局,新政除京師大學堂得以保留外,全部都被推翻了。

202117phn007_01
譚嗣同(1865—1898年),清末戊戌維新運動的代表人物之一,變法失敗後被捕,從容就義,為戊戌六君子之一。(圖片提供:文化傳播/FOTOE)
202117phn007_01

蔡元培深感此後的北京朝廷已無可為,翰林院編修的職位不足留戀,他的翰林院同事兼好友張元濟和帝師翁同龢等都因變法獲罪被逐,頓使他覺得寂寞起來。於是請假離開北京,返回家鄉,打算從教育方面實現他的理想。在蔡元培的人生路上這是一個轉捩點,決定了他此後的去向。

Author:
Last updated:
2022-05-04

Extended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