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

辛亥革命成功,孫中山的貢獻是否最大?

202122phn028_01
孫中山肖像(圖片提供:樊甲山/FOTOE)
202122phn028_01

 

1911年10月底,美國科羅拉多州典華城(Denver或譯丹佛)的大街上,有一個年近半百的中國人,揮舞着一份報章,跳來跳去,聲嘶力竭地高聲呼喊,直至淚流滿面、面紅耳赤,路人皆側目而視。這個人手持的報章頭條寫着:「武昌為革命黨佔領」!這個發狂的人就是孫中山。當時孫的境況相當惡劣,大力資助他革命的哥哥孫眉已經破產;美國華僑也不買他的賬。最後孫中山淪落到在餐館裏做雜工。

 

武昌起義成功,大大出乎孫中山的預料。事實上,武昌起義成功,既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起義的日期原定是農曆八月十五日,後因預備不足,改遲10天。然而,在八月十八日,革命黨的機關被巡捕破獲,黨人名冊也被搜去,於是在倉猝之間,革命黨人決定在八月十九日(陽曆10月10日)起事。辛亥武昌起義的領袖是新軍的下級軍官熊秉坤。他率隊直入武昌,進攻總督衙門。總督瑞澄當即棄城出逃,新軍統制張彪也隨之出逃,於是文武官吏都棄城逃走了。經過一夜激戰,革命軍佔據了武昌。革命黨人臨時強迫官階較高、聲望較佳的黎元洪為鄂軍都督。因瑞澄、張彪庸懦無能,臨陣脫逃,起義竟然僥倖成功,可以說是計劃之外的革命。

 

武昌起義爆發時,孫中山身在美國,與策劃和參與武昌起義的文學社與共進會,沒有直接關聯。這事實連孫中山本人都認為「武昌之成功,乃成於意外。」孫不僅對自己的英國教師康得黎(James Cantline)表示,對邊緣化的國內政局「不介意」,而且他在接受美國記者訪談時,還宣告自己已經完成歷史的使命。他說:「在中國人當中,有許多素養高尚之士,相信他們必能擔負組織新政府的任務,他們早有精密的計劃,使舊中國的王朝轉變為共和國。」「不管我將成為中國名義上的領袖,還是將與袁世凱或其他人聯合,對我都不重要,我已完成了我的使命。」

 

武昌起義爆發後,整整兩個半月的時間內,孫中山一直不在中國。不過,武昌起義後,革命陣營已變得相當複雜。除了同盟會外,還有立憲派和舊官僚混跡其中。究竟應該選黃興或黎元洪做大元帥,幾股力量僵持不下,哪一方都提不出令各方滿意的人選。此時孫中山回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孫當選臨時大總統,黎被選為臨時副總統,黃興任陸軍總長兼任參謀總長,授大元帥軍銜,革命陣營的矛盾頓時煙消雲散,可見孫中山聲望之隆。

 

雖然辛亥革命爆發時,孫中山人在國外,沒有親身指揮武昌起義,但革命取得成功,孫的貢獻仍然最大。為甚麼?因為歷史是由各件事件相激相蕩,不斷積累發展的結果。若只摘取歷史的片段,就無法客觀全面地認識孫的不朽功勳。孫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他是中國第一個職業革命家,第一個在中國燃起共和革命之火的先行者。無論革命遭遇多麼嚴重的挫折,他都樂觀奮鬥,鼓勵革命黨人繼續奮鬥,決不放棄。魯迅說他「站出世間來,就是革命,失敗了還是革命;中華民國成立之後,也沒有滿足過,沒有安逸過。……他是一個全體,永遠的革命者,無論所做的哪一件,全都是革命。」

 

在辛亥革命以前,中國出現了很多革命組織,比較有規模的有興中會、同盟會、華興會、正氣會、自立會、文學社、共進社、光復會、日知會等革命組織,這些組織大多各自為戰。但是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目標: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在這些團體中,孫中山發起成立的興中會影響最大。黎東方在《細說民國創立》一書中說:「興中會成立以前,中國僅僅有過換朝代的革命組織。興中會成立以後,中國才開始有了不以換朝代為目的,而以『創建民國』為目的的革命組織。」

 

1894年11月24日,在美國夏威夷的首府檀香山,孫中山在一位叫何寬的華僑家中成立了「興中會」。興中者,振興中華也。自鴉片戰爭以後,列強侵逼接踵而至,國運艱危。有志之士深感亡國滅種之患,逼在眉睫,於是苦思救亡圖存之道。數千年燦爛輝煌的中國文明,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浩劫與奇變。列強不但船堅炮利,其他科學成就也遠在中國之上,故西方文明嚴重地衝擊了中國傳統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孫中山為了救國,呼籲國人發奮為雄。他提出了《興中會章程》。其中的第一條,規定「是會之設,專為振興中華、維持國體起見」。他提出「振興中華」四字後,「振興中華」就成為中華民族的志士仁人,百折不回地追求的夢想。以孫中山為例,他長期在海外為革命籌款,曾遭多國驅逐;他在倫敦蒙難,被清朝公使館綁架,險遭不測,但他的革命決心卻始終堅如磐石,沒有絲毫動搖。

 

202122phn029_01
1894年11月,孫中山在美國檀香山華僑中建立興中會。圖為孫中山手書的興中會誓詞。(圖片提供:緣紫舞/FOTOE)
202122phn029_01

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概括了當時中國人對未來的期盼,是當時中國較先進的理論。三民主義的內涵相當豐富,簡而言之,就是求中華民族獨立的民族主義,求人民直接掌握政權的民權主義,求民生幸福的民生主義。「三民主義」理論,推進了中華文化的近代轉型。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它是以儒學為核心,儒、釋、道相容並包的文化體系。儒學自孔子首倡,經歷兩千餘年的發展變化,到宋明理學,已達到頂峰,既失去了繼續發展的動力,也無法適應鴉片戰爭後,西學東漸,社會轉型的需要。中華文化面臨歷史性的轉折關頭,近代有識之士,雖然努力為中華文化注入活力,但都無法使中華文化更新,未能形成理論體系。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是第一個有完備的理論體系,推動中華文化的近代轉型。

 

對孫而言,民族主義,乃是富國強兵的思想資源。基於這種認識,孫說:「民族主義就是人類生存的寶貝……民族主義便是人類生存的工具。」可以說,三民主義催生出了近代中國的民族主義。自《三民主義》在1905年面世以來,曾經鼓舞了大批志士仁人為之拋頭顱,灑熱血,為6年後辛亥革命的勝利,提供了強大的精神資源,其意義不能低估。

 

1911年12月21日,孫中山抵達香港,胡漢民與廖仲愷到港迎接。胡認為袁世凱居心叵測,首鼠兩端,建議孫留粵練兵,待機而動。孫說:「今日中國如能以和平收革命之功,此亦足開世界未有之例,何必言兵。」他知道袁世凱並不可信,但利用他推翻清廷,「勝於用兵十萬。」事實上,孫的想法是深謀遠慮的,讓袁世凱逼迫清帝退位,比革命黨人揮師北伐容易得多。用這種和平的手段收共和革命之功,可以減少很多人命損失;一旦中國結束帝制,走向共和,誰想復辟帝制,就難以得逞了。胡為孫的遠見卓識所折服,命陳炯明代理廣東都督之職,自己隨孫北上。

 

12月29日,在南京的17省代表正式投票選舉臨時大總統,候選人有孫中山、黃興、黎元洪3人,選舉以每省1票為原則。雖然武昌起義時,孫不在國內,於選舉前4天才回國,但孫以16票的絕對優勢,當選為臨時大總統。在這次參加投票的45人中,立憲派佔多數。孫中山高票當選,表明孫當時威望甚高,連與革命派長期論戰的立憲派,都承認他對共和革命的卓越貢獻。雖然孫擔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只有45天,但他卻是國共兩黨一致推崇,世界華人共同景仰的唯一革命家。有趣的是,孫當選臨時大總統時,章太炎頗不以為然,他認為總統的位置,「論功應屬黃興,論才應屬宋教仁,論德應屬汪精衞。」總之,無論如何輪不到孫中山。但是章太炎的說法是相當偏頗的。共和革命成功,黃興、宋教仁等人固然功不可沒,但孫中山的貢獻是不容抹殺的。誠如史學家唐德剛在《袁氏當國》所言:章太炎忘記了「論革命歷史,論海內外聲望,論建國學理,則應屬孫文。」就是憑這三條,孫中山當選為第一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202122phn030_01
孫中山塑像,北京宣南文化博物館展品。(圖片提供:聶鳴/FOTOE)
202122phn030_01
Author:
Last updated:
2022-04-14

Extended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