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

30045ph001
福州三坊七巷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30045ph001

福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三坊七巷」是主要標誌。「三坊七巷」是福州市鼓樓區南後街兩旁,從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條坊巷的簡稱,分別是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楊橋巷、郎官巷、塔巷、黃巷、安民巷、宮巷、吉庇巷。「三坊七巷」及南後街佔地661畝,原有千餘座的名人故居、傳統民居、花廳園林、祠廟堂館、革命紀念地等,現今福州市政府對其中的159處,以及多座古橋、多棵古樹名木,均列入保護名錄。從唐代到清末,「三坊七巷」及南後街出了149名進士;從漢唐至當代,聚居及曾生活在「三坊七巷」的革命先烈、仁人名士、官宦顯貴、文人墨客、思想家、實業家、藏書家等有471位。尤其是近現代,自林則徐後湧現出大批叱吒風雲的時代英傑,不僅給「三坊七巷」添上異彩,同時在中國近現代歷史留下不可磨滅的偉跡。世人稱「一片三坊七巷,半部近現代史」,實不為過。

30045ph034
三坊七巷在南後街兩側,三坊在西,七巷在東
30045ph034

至少在四五千年前,福州已有人居住,福州市晉安區新店浮村等處發掘出的史前文化遺址,無聲訴說着先人的原始生活形態。這支原始氏族部落叫「閩族」。他們在莽莽山林中狩獵,滔滔江海裏出沒,掙扎求生、繁衍下去。經歷了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等漫長時光。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閩中郡君長無諸率軍反秦,後助劉邦擊敗項羽建立漢朝。劉邦於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封無諸為閩越王,「都東冶」(今福州市),無諸築「冶城」作都城。冶城在今冶山一帶。如今的「三坊七巷」離冶城約一里左右。

 

近五百年後,晉武帝(司馬炎)太康三年(公元282年)設晉安郡,郡治設原豐縣(今福州市)。晉安郡守嚴高築「子城」,向東、南、東南、西擴展,將冶城擴大了幾倍。子城南至虎節門(今虎節路),「三坊七巷」就在虎節門南邊,相距咫尺。子城外(也就是「三坊七巷」位置)出現居民區與商業活動區。晉代永嘉二年(公元308年)中州板蕩,出現「衣冠南渡,八姓入閩」浪潮,中原人大批遷徙福建,至使晉安郡人口倍增。福州自然是這些貴族士人首選之地,他們聚居虎節門外。虎節門外正是今「三坊七巷」之地。八姓中的黃姓則住進黃巷。至此「三坊七巷」有了雛形。

 

唐代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改閩州為「福州」,福州之名自此沿用至今。唐昭宗天復元年(公元901年),閩王王審知在子城外興建羅城。羅城周圍長達40里,城池大為擴展,南至今安泰河沿,設利涉門;北向把虎節門護城河以南納入羅城內。這樣,南後街與南街(今八一七北路)包括進羅城中。城北仍是政治中心,城南則為住宅區和商業區。

 

五代十國初期,後梁開平元年(公元907年),王審知又在羅城南北兩向築南夾城和北夾城,形如半月,所以又稱南北月城。夾城周長26里4,800丈,設城門八座,比羅城擴大了七倍多。次年,王審知建了安泰橋和沙合橋(九仙橋)。至此,「三坊七巷」格局基本形成了。

 

到了北宋,福州刺史錢昱於開寶七年(公元974年)擴建夾城,增築東南夾城即「外城」,城區範圍更大了。北宋熙寧二年(1069年),福州太守程師孟修復子城舊址,又拓展西南向,把今鼓西路元帥廟河沿和舊米倉圍入,城區進一步擴大。

 

經過近一千三百年的經營發展,「三坊七巷」形成方塊及對稱格局的定型。唐、五代、宋各朝諸多達官顯貴、文人名士(如黃璞、陳金鳳、陳烈、陸蘊、陸藻等),定居在內,無疑推進了「三坊七巷」形成。

 

到了明洪武四年(1371年),駙馬都尉王恭砌築「府城」,把于山、烏山圍入城內,「三坊七巷」格局進一步穩定成熟。清代中後期「三坊七巷」聲望日隆,成了官宦貴人、名門望族、名流文士心儀之地,紛紛置業聚居,「三坊七巷」步入鼎盛時期。清嘉慶、道光年間,劉心香《無題》詩有「七巷三坊記舊遊,晚涼聲唱賣花柔」句,首次出現「三坊七巷」一詞。清末,林楓《榕城考古略》肯定「俗有三坊七巷之名」。「三坊七巷」從此流傳開來。

30045ph002
福州三坊七巷鳥瞰圖
30045ph002

三坊之名的由來

衣錦坊,原名通潮巷。北宋宣和年間,「陸蘊、陸藻兄弟典鄉郡居此」(《榕城考古略》)。兄弟倆曾任福州知府,因而「通潮巷」改名「棣錦坊」。陸蘊,字惇聖,又字敦信,宋紹聖四年(1097年)進士;陸藻,字惇禮,宋崇寧二年(1103年)進士,均為侯官(今福州市)人。南宋孝宗淳熙年間,任江東提刑的王益祥辭官歸故里,居住棣錦坊,遂改巷名為衣錦坊。王益祥,字謙叔,號止軒,淳熙十一年(1184年)進士,閩縣(今福州市)人。棣錦坊、衣錦坊,均取「衣錦還鄉」、「光耀故里」、「吉祥發達」之意。

 

文儒坊,早名山陰巷。宋仁宗時,國子監祭酒鄭穆居巷內,遂改稱文儒坊。鄭穆(1018—1092年),字閎中,侯官(今福州市)人,宋皇祐五年(1053年)進士。國子監是封建時代中央最高學府,祭酒是國子監長官。文儒坊居住過不少儒林名士,也出了不少武將。如明代有抗倭名將張經,殲敵二千,史稱「東南戰功第一」;清代有台灣民眾津津樂道的「台灣掛印總兵」甘國寶;抗日戰爭中,有在江陰中日空海惡戰中,殊死抗敵的國民黨第一艦隊司令陳季良。文儒坊坊牆是清代時所建。

 

光祿坊,原名閩山坊。「光祿坊」乃是宋仁宗皇帝欽定。據記載,方寘是侯官(今福州市)人,宋仁宗皇祐年間,因軍功累官少保、金紫光祿大夫(正三品)。宋仁宗嘉祐七年(1062年),「賜(方寘)所居坊名光祿」。湊巧的是,還有一位官拜光祿卿的人物與光祿坊有緣,他就是程師孟。宋神宗熙寧元年(1068年),光祿卿程師孟出任福州太守,政績可觀。他為玉尺山一巨石題四字「光祿吟台」。這「光祿吟台」之「光祿」,也許語帶雙關吧,或指方寘,或喻自身。程師孟沒想到的是,「光祿吟台」題刻處,千餘年來竟成了文人墨客、官吏名流吟哦之處,平民百姓休閒娛樂之地,給光祿坊增添了風光。

Author:
Last updated:
2021-01-26

Extended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