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

香港有哪些名勝古蹟?

0217ph039
青山杯渡岩
0217ph039

屯門青山

屯門的主山是青山,古名杯渡山。青山山腰有青山禪院。禪院大雄寶殿背後,杯渡岩內,有一尊粗糙、古樸的杯渡禪師雕像。據志書記載,當是五代南漢時刻造的。相傳杯渡是一怪僧,喜歡乘坐大木杯渡水,因而得名。他曾長期在建康(今南京)居住,後在屯門等候船舶出海,駐在杯渡寺,就是今青山禪院內的青雲觀。他離開屯門後,再沒有返回中國。青山山頂石崖上,舊刻有「高山第一」四個大字,旁邊有「退之」二字。唐朝文學家韓愈字退之,人們以為是韓愈在屯門書寫的。後來,從《鄧氏族譜》得知,這是北宋進士鄧符協臨摹韓愈書法的石刻。鄧符協的臨摹作品年久剝落。1919年又有名叫曹受培的富人,命工人再次摹刻,放置在青山禪院內。

 

天后廟

在香港眾多的廟宇中,數量最多、分布最廣的要算天后廟。整個香港地區的天后廟有五六十處之多。比較著名的天后廟,分布在香港島的赤柱、香港仔、銅鑼灣、筲箕灣;九龍的油麻地、土瓜灣;新界的馬灣島、荃灣等處。香港的天后廟大多是在清朝興建或重建,其中歷史最悠久的是位於西貢的北佛堂天后廟,始建於宋代,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歷史了。據《林氏族譜》記載,宋朝時福建莆田一個名叫林長勝的人,一連幾代都以行船為生。一次,他的孫子林松堅、林柏堅駕駛艚船出海遇到颶風,船毀貨失。他們兩人力挽船篷,緊抱船上祭祀的林氏大姑神主,結果浮到了東龍島(南佛堂)北岸,安全脫險。他們認為這是神靈保佑,便在南佛堂建立了祭祀林氏大姑的神廟。這個林氏大姑便是後來人們所稱的天后。其後,林松堅的兒子林道義又在北佛堂修建了祭祀林氏大姑的神廟。這就是北佛堂天后廟的由來。這座宋代的天后廟幾經重建,至今猶存,當地人稱其為「大廟」。天后是船民和漁民的保護神。香港地區普遍修建天后廟,這一社會現象曲折地反映出古代香港航運業和捕魚業的興盛。

0217ph040
南丫島榕樹灣天后廟外景
0217ph040

宋王臺

南宋滅亡後,為了躲避元軍追擊,南宋軍民擁立的小皇帝宋端宗趙昰和他的弟弟趙昺曾由海路逃往廣東沿海。1277年4月,宋帝一行抵達官富場(今九龍城一帶),建立行宮,停留了幾個月。為了紀念宋帝一行在本地區的活動,香港居民於馬頭角海濱一個名叫聖山的小丘上,修築了宋王臺。山頂有三塊巨石,疊成品字形,其中一塊刻有「宋王臺」三個大字,大字旁刻有「嘉慶丁卯重修」幾個小字,可見宋王臺在1807年重修過。1943年,佔領香港的日軍以擴建軍用機場為藉口,將聖山炸毀,刻有「宋王臺」三個字的巨石被丟棄在亂草叢中。日本投降以後,港府依照趙氏族人的請求,在啟德機場以西建宋王臺公園,將原來的巨石削成方形,放置在公園內,供遊人瞻仰。據傳,宋帝一行抵達官富場時,土瓜灣村民首先備舟、獻糧前往迎接,因此得到御賜黃傘一把。此後,每年賽龍舟時,村民都將此黃傘供奉在一巨舟上,向其叩拜後才開始。

bulb

「宋王臺」

根據清人陳伯陶(1855—1930年)的研究,因石刻稱「宋王」非「宋皇」,元史以帝昺為二紀,故可推斷非刻於宋代,而是元代。

0217ph041
早年香港宋王臺遺地
0217ph041
0217ph042
宋王臺舊址
0217ph042
0217ph043
現在的宋王臺
0217ph043

九龍城

鴉片戰爭以後,因香港島被英國割佔,為了加強防衞,清政府設置了九龍巡檢司,並在1846年11月至1847年5月修築了一座石城——九龍寨城,派一名巡檢、一名副將駐守在城內。1898年,英國迫使清政府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租借新界,但條約保留了中國對九龍城的管轄權。因香港英國當局強迫城內中國居民拆遷,在二十世紀數十年間,中英兩國曾發生多次外交交涉。1984年,中英兩國簽署了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中國對整個香港地區的主權問題得到解決。在新的歷史背景下,香港政府提出清拆九龍城寨,並耗資數十億在原址上興建公園,得到中國政府同意。1995年,九龍寨城公園落成。城內的九龍巡檢司衙署作為歷史的見證,仍然矗立在原址,引起人們無限的遐想。

0217ph044
1915年的九龍城寨
0217ph044
0217ph045
1994年,建於清道光年間的南門石額和九龍城寨石額出土
0217ph045
0217ph046
舊日的九龍城
0217ph046

聚星樓

聚星樓位於新界屏山坑尾村,是目前香港地區唯一的古塔,被列為法定古蹟。塔身六角形,以青磚砌成。塔高五層,後因颱風毀壞,多次重建,目前僅餘三層。一層門額為「光射斗垣」,二層窗額「聚星樓」,三層窗額「凌漢」。據傳,該塔是屏山鄧氏先人於明朝初年建造。建塔原因有兩種說法,一說是為了聚文星(聚星就是聚集文魁星之意)、開文運,追求科舉功名;二說是為了鎮災驅邪,防洪擋煞。新界各族十分重視文化教育。從南宋至清朝嘉慶二十四年(1818年),新界人士考取功名的就有甲科進士1人,鄉試中考的11人,恩貢4人,歲貢9人。第一種說法似乎較可信。

0217ph047
位於元朗屏山的「聚星樓」是本港現存的唯一古塔
0217ph047

東涌寨城

東涌寨城是目前香港地區保存較完整、規模較大的古代海防工事,是一座以花崗岩石塊砌成的古堡式建築物。寨城周長100餘丈,有「接秀」、「拱宸」、「聯庚」三個城門,清朝道光十二年(1832年)建成。目前城牆上遺留着清朝嘉慶和道光年間的古炮六門。城內僅存兵房兩間,現為東涌鄉事委員會會址。嘉慶年間,英國多次入侵大嶼山附近。嘉慶七年(1802年),他們曾「泊兵於雞頸洋」,欲在大嶼山西南之老萬山進駐。嘉慶十三年(1808年),又借保護澳門英商為名,對老萬山「陰圖佔據之事」。為防禦英國侵略,嘉慶年間,清政府即開始在東涌修築汛房和炮台,道光年間又進一步修築,才形成目前可見的規模。

0217ph048
東涌寨城
0217ph048

張保仔藏金洞

香港地區有許多與海盜張保仔有關的遺跡和傳說。在長洲、塔門、南丫島和港島的舂坎角皆有傳說中的張保仔藏金洞。此外,據許地山教授考證,今天港島的西營盤是當年張保仔營寨的舊名。在港島半山,即歌賦山山腰,有張保仔舊時據守海島的塹壕遺跡,以青磚和蠻石鑲砌而成。相傳今日荷李活道的文武廟也是張保仔修建。張保仔是1810年以前廣東沿海最著名的海盜。他十五歲時隨父親出海捕魚,被海盜鄭一擄走,開始了海盜生涯。鄭一死後,鄭一妻子鄭一嫂把部下交張保仔率領。他勢力最盛時,有部眾四萬餘人,戰船六百餘艘。過往商船經過他控制的地區,必須交納「行水」(保護費)。由於張保仔出身貧苦,還是注意愛護老百姓。他們向鄉民購買糧食時,往往加倍給錢,並嚴禁部下在駐紮地區掠奪。張保仔後來接受招安,向清政府投降。

0217phn003_01
張保仔在長洲留下了不少足跡(圖片提供:Shutterstock)
0217phn003_01
Author:
Last updated:
2021-01-05

Extended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