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

香港遇過哪些困難?

0217ph024
1962年颶風溫黛襲港後的情況
0217ph024

颱風

香港位處中國南海北岸,屬亞熱帶地區,氣候常受熱帶氣旋影響,每年有最少一次的颱風,十年便有一次強勁的颱風。香港過往便有不少傷亡慘重的風災。1874年的甲戌風災便是早年較嚴重的,死亡人數共計數千。根據記載,筲箕灣的天后廟被吹塌,清政府一艘緝私艇亦受損,武弁死亡約有二十餘人,和合石墳場「遭風義塚」內埋葬的就是當年的遇難者。1906年的丙午風災損失亦異常慘重:1,052艘漁船、貨艇被毀,47艘輪船受損,從海中撈出的屍體共1,088具。清政府乃撥款3萬兩救濟香港災民,港府卻將其作為應付以後災禍的基金。1931年辛未風災,香港沉船百餘,數以百計的無家可歸者投宿於東華三院棲留所。二戰以後,香港也發生過多次嚴重風災,亦因戰後資源匱乏,為應付迅速增長的人口壓力,港府所能提供的社會福利服務一直相當有限,社會貧民和災民的救濟工作便落在民間慈善團體之中。

0217ph025
香港屬亞熱帶地區,每年都要面對颱風吹襲
0217ph025

制水

香港淡水資源缺乏,歷史上多次發生水荒。隨着人口急劇增長和工商業發展,矛盾更見突出。香港首次實施限制用水是在1895年,至1982年的八十多年裏,港府曾多次宣布制水,其中以60年代最為嚴重。1963年香港出現六十年來最嚴重的水荒,全港水塘存水僅夠43天食用。自1月起規定每天供水4小時,其後更改為每4天供水一次,每次4小時。每次制水,洗澡、洗衣等皆成問題,居民苦不堪言。一家人提着水筒,於街上輪流排隊取水乃成了一般市民生活的重要環節。因輪候爭水,街坊反目,甚至鬧上法庭的事情亦多次發生,「樓下關水喉」亦往往不絕於耳。為了滿足香港不斷增長的用水需求,七十年代以來,東江—深圳供水工程共進行三次擴建,累計耗資逾20億元。目前香港很大部分淡水依靠內地供應。例如,中國內地輸往香港的水量1995年為6.9億立方米,佔全年耗水量75%;1996年為7.2億立方米,佔全年耗水量78%;1997年為7.5億立方米,佔全年耗水量82%。

bulb

樓下關水喉

以往樓宇只有三至四層,每層有一個水喉,共用一個水錶,故當全幢樓宇住戶同時用水時,因水壓不足,樓上往往未能用水,因此「樓下關水喉」之聲往往不絕於耳。

0217ph026
1963年石硤尾徙置區居民輪候供水的情況
0217ph026
0217ph027
制水期間,一家大小排隊取水成了一般市民生活的重要環節
0217ph027

木屋大火

香港二戰以後,大量內地移民湧入香港,全港人口由1945年的六十多萬,激增至1950年的230萬。香港本地住宅數量有限,且遭戰爭破壞,因而房租高昂,房屋奇缺。許多居民只好在山坡或空地上用鐵皮、木板搭建木屋居住。當時就有約四分之一的港人居住在木屋區。可是,木屋區抵禦天災的能力極差,稍有不慎,便引來火災。1951年11月21日,九龍城東頭村大火,一萬多人喪失家園。1953年2月24日,九龍城東頭村木屋區大火,燒毀房屋三百多間,二千多人流離失所。12月24日,石硤尾大火,一夜之間,六條村木屋化為灰燼,五萬災民無家可歸。因見問題嚴重,港府後來採取許多措施,增加消防設備,改善木屋區環境,火災逐漸減少,木屋區也不斷清拆,改建為新型的房屋,但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木屋區熊熊燃燒的大火仍然留在老一輩港人的記憶中。

0217ph028
七八十年代的香港木屋區
0217ph028
0217ph029
當年的木屋區
0217ph029

住屋問題

香港地少人多,住房歷來是困擾港人的大問題。十九世紀著名學者王韜在《香港略論》一文中,曾用「小如蝸舍,密若蜂房」八個字,形容當時香港華人的住房狀況。二戰以後,香港住房形勢更加嚴峻。至五十年代木屋區多次大火以後,港府開始興建公共房屋,以解決市民的急需。最早推出的公屋是低入息家庭使用的「廉租屋」。租金約佔住戶平均家庭收入的7至8%。早期廉租屋(即徙置區屋邨)每戶面積11.14平方米,設備簡陋,沒有廚房,洗手間、浴室和水喉樓層公用。後期廉租屋每戶面積23至46平方米,每戶有單獨的廚房、洗手間,租金100至200港元。1978年,房屋委員會推出居者有其屋計劃,以遠低於市價的價格,將公屋出售給中等及低入息家庭和公屋租戶。1997年,約有250萬港人居住在公屋中,佔總人口的39%。港府還不斷鼓勵市民自置居所。1993年開始推行夾心階層住屋計劃,幫助月入息20,001元至40,000元的家庭自置居所。1997年12月,特區政府通過推行租者置其屋計劃,在往後10年內,以公屋租戶負擔得起的合理的價格,向25萬個租住公屋的家庭提供購房機會,努力實現全港七成家庭擁有自置居所的目標。

0217ph030
戰後人口持續增長,很多公寓樓宇分拆成多戶的斗室,對普羅大眾來說,「家」往往等同床位的意思
0217ph030

由於香港境內多山,沿海平地稀少。開埠以來,為展拓發展空間,1861至1997年一百多年的時間,香港填海造地面積達到60平方公里。填海造地為港人展拓了發展空間,卻也產生種種問題,如環境污染和引致深水港維多利亞港變窄多浪,這亦引起了行政當局和社會人士的極大關注。

 

暴動

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工業化的過程中貧富分化加劇,香港社會蘊藏着種種動盪的因素。在右派和左派勢力的影響下,香港爆發過數次暴動。1956年10月,國民黨特務以徙置區督察撕去他們張貼的「雙十」標誌為藉口,在九龍發動暴亂,搶掠與內地有關係的公司和商號,並向左派工會和工人發起進攻,造成生命和財產的重大損失。內地政府乃嚴正抗議,港英當局遂採取強硬手段,將暴亂平息下去。1967年3月,因警員介入新蒲崗一塑膠廠勞資衝突引起流血事件。左派組織群眾「反英抗暴」,遊行示威、罷工、罷市,多次與警員發生衝突。在文化大革命極「左」思潮的影響下,衝突愈演愈烈,左派甚至在公共場所大布真假炸彈陣。港英當局出動軍警大肆鎮壓,逮捕數千人,將暴動鎮壓下去。1967年的暴動使當時香港經濟遭受重創。事後,港英當局檢討以往政策,採取了一系列緩和社會矛盾的措施。

Author:
Last updated:
2021-01-05

Extended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