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

0217ph003
明朝書籍《粵大記》所載《廣東沿海圖》中標示出香港的地名
0217ph003

有不少人以為香港歷史的開端是在1841年英國人到來的時候。其實,這種看法並不正確。二十世紀,學者們在香港進行過多次考古發掘,大量的出土文物和人類活動遺跡說明了早於六千年前,即新石器時代,已有居民在香港地區居住。在屬於新石器時代的遺址中,發現了許多打製、磨製的石器和陶器,說明了先民以簡單的生活器具過着漁獵生活。據說「香港」這名字,本來是自明代至清初一個小港灣的名稱,這個港灣就是現今位於香港仔海灣內的「石排灣」。石排灣有香港村,村內有大約建於清朝初年的「香港圍」,1977年因建香港仔至跑馬地隧道,此圍被拆去。至於記載香港這一地名的歷史文獻中,時間最早的是明朝萬曆年間(1573—1619年)郭棐所著《粵大記》一書。該書所載〈廣東沿海圖〉中,標有香港以及赤柱、黃泥涌、尖沙咀等地名。事實上,香港地名的由來歷來眾說紛紜,至今未有定論。

bulb

打製、磨製的石器

石器是指以石頭為原料製作的工具。它是人類最初的主要生產工具。石器的製作工藝和器形特徵都會按每個時代或區域而有所不同,因而它們的製法和器形,常常成了判斷遺跡年代或文化性質的重要標記。

bulb

《粵大記》

郭棐所著的《粵大記》,可算是古籍中記載香港本島地名既早又多的文獻資料,書中卷末附有的〈廣東沿海圖〉,所載地名便有香港、鐵坑(今黃竹坑與深水灣之一個海灘)、舂磑(今稱舂坎角)、赤柱、黃泥涌(今稱跑馬地)、大潭、稍箕灣(今稱筲箕灣)等七處之多。其中「香港」一名,原為一村落的名稱。

0217ph001
1840年前的中國海岸圖
0217ph001
0217ph002
考古學者在南丫島大灣發掘五千年前的房屋遺址
0217ph002

關於香港得名的由來傳說,主要有下列的說法:一、因「香姑」而得名。據傳,香姑是清朝嘉慶年間出沒於伶仃洋海面的海盜林某的妻子。但許多學者皆認為此說並不可靠。二、因販運香木而得名。此說始於永言的〈香港地名考〉一文,發表在1948年出版的《香港百年史》上。他認為:名曰「香港」之小海港,以運香木出口而著名。三、因泉水甘甜而得名。在有關香港得名的各種說法中,這種說法提出的時間最早。英文雜誌《中國叢報》(Chinese Repository)1843年8月號寫道:「香港--Fragrant Streams,本是該島南部一條小溪的名字,外國人將其作為整個海島的名稱。」1853年8月出版的中文雜誌《遐邇貫珍》寫道:「溪澗紛紛噴流山泉,極其甘冽,香港必由此得名。」

bulb

伶仃洋

文天祥所寫的「過伶仃洋」詩,曾述及伶仃洋:「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伶仃洋裏嘆伶仃。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ulb

《遐邇貫珍》

《遐邇貫珍》是香港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期刊,由英華書院印刷,香港大學孔安道圖書館藏有這份珍貴期刊的影印本。

香港地區在秦、漢、三國及東晉初年共五百多年,屬南海郡番禺縣管轄。九龍李鄭屋村漢墓墓磚上有「番禺大治曆」、「大吉番禺」等銘文,是本地區在漢代屬番禺管轄的明證。至東晉咸和六年(公元331年)以後的一千二百多年,香港地區先後屬寶安縣和東莞縣管轄。從明朝萬曆元年(1573年)起,到清朝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英國逐步佔領香港地區為止,該地區屬廣州府新安縣管轄。新安縣縣城在今天深圳市的南頭。

0217ph004
康熙年間的新安縣圖
0217ph004

自十九世紀中葉開始,在列強侵略中國的刀光劍影之中,香港地區逐步被英國割佔和租借,1842年,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中英《南京條約》,正式割讓香港島;1843年,維多利亞女王頒布了《英王制誥》,宣布設置「香港殖民地」。1860年,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中英《北京條約》,割讓九龍。英國國王指派的香港總督成為香港的最高統治者,大權獨攬。

 

香港缺乏天然資源,但地理位置優越,英國人佔領香港以後,宣布香港為自由港,銳意將香港發展成為遠東重要的轉口港。殖民政府採取了許多有利於商業發展的管理方法,加上中國內地不斷出現社會動盪,歷來吸引許多華商和手工業者來港謀生。這批擁有大量資金的華商逐步成為一股不容忽視的社會力量。1881年6月3日,港督軒尼詩曾對立法局議員說:「香港稅收『華人所輸,十居其九』。」1941年12月25日,日軍佔領香港,人稱「黑色的聖誕節」。香港居民經歷了日佔時期三年零八個月的苦難歲月。

0217ph010
清當年租借九龍所立的「九龍關」碑
0217ph010
0217ph011
香港淪陷期間,居民出入均要受日軍搜查
0217ph011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香港經濟逐步恢復。朝鮮戰爭爆發以後,英美兩國實行對華禁運,使香港的轉口貿易受到沉重打擊。在這種情況下,港商不得不另尋出路,發展工業。早於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內地的資金、設備和人才早已從上海和廣州大量流入香港,對香港的工業化起了重要的作用。二十世紀五十至六十年代,香港逐漸由轉口港過渡成為工業化的城市。1959年,在香港的出口貿易中,香港產品的比重已經上升到69.6%,超過了轉口貨物的比重。這是香港實現工業化的標誌。香港工業化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除天然資源和土地的缺乏外,當時國際市場的變化亦是業界經常面對的困境。除此之外,隨着市民經濟條件的改善,與之相比的社會福利設施則顯得相當不足。於是,終於在1966年因天星小輪加價引發持續多日的示威和暴動。第二年,又爆發了更大規模的「六七暴動」。社會矛盾激化,引起港府關注,乃逐步改善社會民生。社會民生始在這時得以改善。

0217ph012
太平山下的香港
0217ph012

1970年代,香港開始「經濟起飛」,經濟方面向着多元化方向發展。當時,香港本地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率為9.2%,在亞洲「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中增速最快。1985年5月,中英兩國互換《中英聯合聲明》批准書,香港政治進入過渡期,經濟上也正好進入新的轉型期,即從以工業、外貿為基礎的多元化經濟,轉為以服務業為主體、多種經濟全面發展的服務經濟。1992年香港的人均本地生產總值達到一萬六千多美元,居亞洲「四小龍」之首。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中國。香港回歸後不久,香港經濟就面臨了一場嚴峻的考驗。1997年7月初,東南亞開始出現金融風暴。受到金融風暴的影響,加上回歸前後的經濟過熱以及經濟政策一直存在的問題,九十年代末以來,香港經濟持續出現衰退的現象,自1998年第一個季度起,香港經濟出現連續5個季度的負增長和衰退,直至1999年第二季度才出現0.5%的實質增長。在香港經濟逐漸復蘇的過程中,2001年美國「911」事件對香港市場造成強大衝擊。

0217ph005
香港是世界上其中一個最繁忙的貨櫃港口
0217ph005
Author:
Last updated:
2021-01-05

Extended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