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

廬山有何風景名勝?

30058phn001_01
蘆林湖(圖片提供:柯甘霖/FOTOE)
30058phn001_01

蘆林湖

蘆林湖位於海拔1040米的東谷蘆林盆地,故又稱東湖。四周群山環抱,蒼松翠柏,景致優美。此處原是蘆草叢生、野獸出沒的蘆林谷地,介於玉屏、星洲兩峰之間。1954年此地築壩蓄水,於是高峽出平湖,青山綠水,山色倒影,相映成趣,為廬山添了一處勝景,毛澤東曾多次於該湖中游泳。如今蘆林湖所蓄之水為廬山牯嶺鎮1.3萬居民的主要水源,自然不能再讓人下水游泳了。蘆林橋建於蘆林湖大壩壩面,大壩體積達三萬立方米,是用石塊和水泥混交築成,雄偉寬坦。大橋橋身上段有五個橋孔,溢洪時,五孔噴流,似五條龍飛吼而下,成為壯麗的人工瀑布。

 

觀音橋景區

號稱「江南第一古橋」的千年國寶──觀音橋,橋長19.4米,橋寬4.8米,建於公元1014年,以雄偉的氣勢橫跨在廬山的大峽谷──棲賢大峽谷之中,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觀音橋景區內人文景觀豐富多彩,名人蹤跡溢滿各處:唐代著名茶聖陸羽品定的「天下第六泉」;明朝第一畫家唐伯虎曾在這裏畫出了著名《三峽襇橋圖》(今觀音橋);國民黨首腦蔣介石夫婦讚嘆觀音橋風水,並在此建立了行宮,現行宮內的展覽館展示了近代史上的風雲人物圖片資料,行宮前有蔣宋夫婦親手栽培的「夫妻樹」;國民黨愛國將領馮玉祥將軍的巨幅石刻──「墨子篇」,是目前中國最大的地面石刻之一。別稱「三峽澗」的棲賢大峽谷是產生於幾百萬年前由地質運動形成的第四紀冰川遺跡、大峽谷裏的清泉激流沖成了二十四潭,如玉淵潭、浴仙潭、金井潭等。觀音橋景區也是佛教聖地,橋的西面有專門供仰觀音菩薩的慈航寺,橋的北面有千年古刹棲賢寺,是廬山佛教的五大叢林之一。

30058ph011
廬山有不少石刻藝術(Elaine Chung攝)
30058ph011

鐵船峰

鐵船峰俗稱「桅杆石」,與龍首崖隔澗相望。高峰矗立,似巨艦昂首,故名。相傳,東晉大將軍王敦,軍事大權在握,欲篡奪帝位。一天在建康(今南京市)邀請許遜等人,席間讓人釋夢,言昨晚夢一木破,問是否吉祥,許遜等人知其用心,便釋為「木上破天,乃『未』字,公欲用刀兵,未可輕舉妄動」。王敦聽後不悅,暗起殺心。許遜等人也已料到,遂乘船逃走。船行江中,王敦果然派兵追來,幸好許遜學有法術,呼來二龍挾船開飛,並告誡眾人緊閉雙目,不得窺視。當船飛臨廬山紫霄峰上空時,雲霧迷漫,船底擦着樹梢沙沙作響,舟人奇而竊視,二龍突然離去,船隨即墜於紫霄峰下的石門洞旁,而成為鐵船峰。如今,在鐵船峰頂建有靜觀亭及近人石刻等。

30058ph012
鐵船峰的桅桿石(Elaine Chung攝)
30058ph012

五老峰

五老峰地處廬山東南,因山的絕頂被埡口所斷,分成並列的五個山峰,仰望儼如席地而坐的五位老翁,故人們便把這原出一山的五個山峰統稱為「五老峰」。五老峰根連鄱湖,峰尖觸天,海拔1358米。山峰陡峭挺拔,其東南面絕壁千仞,陡不可攀,而西北坡地勢較緩,遊人可循小道爬坡登山。五峰從各個角度去觀察,山姿不一,有的像漁翁垂釣,有的像老僧盤坐。其中第三峰最險,峰頂有「日近雲低」、「俯視大千」等石刻。第四峰最高,峰頂雲松彎曲如虯。下有獅子峰、金印峰、石艦峰、凌雲峰和旗竿峰等小峰,往下為觀音崖、獅子崖,背後山谷有青蓮寺。唐朝大詩人李白曾在這裏留下一首千古絕唱:「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攬結,吾將此地巢雲松。」(《登廬山五老峰》)

30058ph013
廬山五老峰(黃加法攝)
30058ph013

仙人洞

仙人洞位於錦繡谷的南端,有參差如手的「佛手岩」。仙人洞高、深各約十米,幽深處有清泉下滴,稱「一滴泉」。洞壁有「洞天玉液」等石刻題詞。洞中央「純陽殿」內置呂洞賓石像,傳說八仙中的劍仙在此修道成仙。每當雲霧繚繞之時,驟添幾分仙氣。至清朝,佛手岩成道家的洞天福地,改稱仙人洞。毛澤東的著名詩句「暮色蒼茫看勁松,亂雲飛渡仍從容;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七絕‧為李進同志題所攝廬山仙人洞照》),使仙人洞景點名揚四海。仙人洞的左側有石砌的月亮門,門楣鐫刻「仙人洞」三個大字。在月亮門內有一巨石突兀,形如蟾蜍,名「蟾蜍石」,有一勁松插石挺立,稱為「石松」,石上刻「縱覽雲飛」、「豁然貫通」摩崖大字,石下亂雲飛渡,如入仙境。

30058ph014
蟾蜍石(Elaine Chung攝)
30058ph014

錦繡谷

天橋循左側石級路前行至仙人洞,為一段長約1.5公里的秀麗山谷,這便是廬山錦繡谷。谷中斷崖、怪石、峭壁、險峰匯集,一路景色如錦繡畫卷,令人陶醉。四時紅紫匝地,花團錦簇,故名錦繡。錦繡谷相傳為晉代東方名僧慧遠採擷花卉、草藥處。北宋文學家王安石詩云:「還家一笑即芳晨,好與名山作主人。邂逅五湖乘興往,相邀錦繡谷中春。」在怪石簇擁的錦繡谷中,有一塊巨石,懸空伸出,宛如懸在凌空中的一座橋,人稱「天橋」。相傳朱元璋與陳友諒大戰鄱陽湖時,敗逃至此,在前臨深壑,後有追兵的緊急關頭,忽然從天降下一條金龍,橫臥在深壑之上,化為一石橋,待朱元璋縱馬過橋後,頓時烏雲滾滾,雷聲隆隆,天昏地暗,只見一道灼眼的藍光將石橋擊斷。橋斷後,雲散日出,一切又恢復了原來的面貌,仍然是雙崖對峙的絕澗。這當然是神話傳說,其實這裏原來是一處巨大的斷層,峰高壑深,峭壁連片,山崖上有一塊褐色巨石伸向深澗,遠遠望去似一斷橋。大自然界的鬼斧神工與美麗動人的傳說,相映生輝,將遊人帶入了神奇的境界。

 

龍首崖

由大天池西南側,循石階下行數百米,便可見一崖拔地千尺,下臨絕壑,這就是龍首崖。懸崖左邊石亭是觀看龍首崖的最佳位置,只見龍首崖懸壁峭立,一石橫亙其上,恰似蒼龍昂首。崖下紮根石隙的幾棵虯松,宛如龍鬚,微風吹拂,恰似龍鬚飄飛。龍首崖是觀雲霧的好地方。每當大霧襲來,遊客站在岩上,有如騰雲駕霧,雲遊太虛;也似乘龍探海,嬉戲波濤。不多時,濃霧散去,晴空豔陽,滿目青翠,遠處峽谷、河流、田野、農莊清晰可辨。在龍首崖上憑欄俯瞰石澗峽谷,可見懸索橋似的彩虹橫臥,獅子岩、方印岩、文殊岩、清涼岩、萬丈梯等景觀。

30058ph015
龍首崖觀雲霧(Elaine Chung攝)
30058ph015

含鄱口

含鄱嶺和對面的漢陽峰之間形成一個巨大壑口,大有一口汲盡山麓的鄱陽湖水之勢,故得名。含鄱口是神州九大觀日出的地方之一,含鄱亭為最佳地點。清晨,只見鄱陽湖上晨光熹微,天水一色,一輪紅日射湖而出,金光萬道,霎時湖天盡赤,半壁河山成了一幅燦爛絢麗的畫卷。雄偉、瑰麗、雲濃霧密,莽莽蒼蒼,狀如魚脊的含鄱嶺,像一座屏界屹立在廬山的東南方。含鄱口西側,為著名的冰川角鋒「犁頭尖」,活像一塊犀利的犁頭,耕耘著茫茫雲海。含鄱口對面為廬山最高峰漢陽峰,北面為廬山第二高峰大月山,南面為廬山第三高峰五老峰,山麓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湖光山色,相互比美。含鄱嶺上有一座雕樑畫棟的方形樓台,這就是廬山觀日出的勝地「望鄱亭」。

30058ph016
煙雨中的含鄱口(黃加法攝)
30058ph016

牯嶺鎮

牯嶺鎮在廬山山上,海拔1164米,三面環山,一面臨谷,素有「雲中山城」的美譽,是擁有世界文化景觀、世界地質公園、世界優秀生態旅遊景區三塊金漆招牌的廬山旅遊中心。牯嶺鎮東起廬山的三疊泉景區,南至漢陽峰景區,西到鐵船峰、石門澗景區,北至小天池、大寨景區,面積46.6平方公里,海拔1116公尺,常住人口1.2萬人。獨特的地理位置形成獨特的氣候,冬暖夏涼,空氣清新。鎮內街道乾淨整潔,兩旁綠樹成蔭,芳草萋萋,鳥語花香。設計獨具匠心的街心公園在正街中段,呈半月形。園內有一牯牛雕塑為牯嶺標誌,周圍花香木茂,綠草如茵。園中又設有多種石桌、石椅供遊人休息。這裏終日遊客不斷,或散步消遣,或較量棋藝,或促膝而談,各得其樂,各得其所。白天可在這裏憑欄遠眺浩浩長江和九江秀色;入夜,可在這裏欣賞廬山、九江燈火,美如幻境,恰似人間天堂。

30058phn002_01
牯嶺鎮(圖片提供:柯甘霖/FOTOE)
30058phn002_01

溫泉

廬山溫泉,最早記述溫泉的史料見於南北朝。大約生活在南北朝時期的周景式曾作《廬山記》,對那時的溫泉作過簡短的描述,他說溫泉「穴口圍一丈許,沸泉湧出如湯,冬夏常熱」。泉水健身益壽,使病得愈,「神水」、「靈湯」的概念也就萌生了,因此廬山溫泉,在《廬山志》、《南康府志》、《星子縣志》等書中被冠以「靈」字,有「靈湯」、「靈陽泉」、「秀靈泉」諸稱謂。在廬山、雲山、九宮山、九嶺山腳下均發現有斷層型溫泉,唯以地質公園內黃龍山下的「星子溫泉」醫療價值最高。星子溫泉早在宋代已開發,曾稱為黃龍靈湯院。經考察研究,該溫泉中含有三十多種微量元素,是一個典型的硫化氫氡泉,與法國的「凡爾德百」溫泉、英國的「巴斯」溫泉屬同一類型,水質可與西安的華清池媲美。平均水溫攝氏62度,每天可開採水量1063噸。星子溫泉療養院四周環境優美,早已是一個風景點。

30058phn003_01
廬山溫泉(圖片提供:大江/FOTOE)
30058phn003_01
Last updated:
2020-12-17

Extended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