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

30027ph022
長陵
30027ph022

漢高祖(長陵)

長陵亦稱「長山」或「長陵山」,位於今天陝西省咸陽市渭城區窯店鄉三義村北,呈覆斗形,封土堆完整,漢代的開國之君漢高祖劉邦就長眠於此。長陵坐北朝南,居高臨下,南面是川流不息的渭水,北面是巍峨壯觀的九嵕山。

 

漢高祖長陵據說從劉邦稱帝的第二年便開始營建,參照西漢都城長安格局。整個長陵陵區由陵園、陵邑和貴戚功臣陪葬墓三大區域組成。其中,還建有豪奢的寢殿、便殿。寢殿是陵園中的正殿,殿內陳設漢高祖的「衣冠几杖象生之具」,完全像皇帝生前時一樣侍奉。長陵陵園中還有呂后合葬陵,位於長陵東面二百多米處。由於漢代的制度造成帝后不同陵,所以呂后單獨起陵於長陵之東。呂后陵是覆斗形,高大壯麗。

 

據史料記載,西漢諸陵中,漢高祖劉邦長陵的陪葬墓數量最多,包括著名的蕭何、曹參、張良、周勃等,都是名垂千古的人物。陪葬墓區在長陵東面,由陵園東門到涇河岸,廣延7.5公里。這裏現存墓塚七十多座,位次排列整齊有序,有單塚、雙塚、三連塚。長陵及陪葬墓周圍,都有許多陪葬坑,多為祭祀奉獻典儀所遺留。

 

漢高祖長陵的保護,不同時期都受到相當的重視。劉邦生前曾遷徙大姓和貴戚之家侍奉陵園,長陵陵邑戶口多達五萬多。後世如魏明帝詔:「高祖陵四方各百步,不得耕牧樵採。」宋太祖為保護長陵規定「給守陵五戶,長史春秋奉祀。」清乾隆年間陝西巡撫畢沅所書的「漢高祖長陵」石碑,也存留至今。

30027ph023
長陵陵區
30027ph023

漢文帝(霸陵)

漢文帝劉恒是高祖劉邦和薄姬的兒子,在歷代帝王中有很高的美譽,他開啟的「文景之治」,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盛世。史料記載,漢文帝以勤儉著稱,因此他也要求修建自己的陵墓時盡可能節省經費,用磚、瓦就可以了,「不得以金銀銅錫為飾」。

 

漢文帝霸陵位於今天西安市東郊灞橋區白鹿原東北隅,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也是西漢唯一一座依山鑿穴為地宮的帝陵,對魏晉南北朝及唐代依山為陵的建制影響極大。文獻記載,霸陵「周圍三百丈」,大概反映其陵園的規模。由於霸陵依山鑿挖墓室,無封土可尋,且史料文獻對其的記載很少,所以後人只能根據隻言片語的史料來推測這座巨大帝陵的具體位置和內部結構。

 

霸陵陵園史稱「盛德園」,內建寢殿、便殿,但至今沒有發現陵園的遺跡。據記載,霸陵在白鹿原原頭的斷崖上鑿洞為玄宮,內部以石砌築,並有排水系統,墓門、墓道、墓室以石片壘砌,工程十分浩大。霸陵最遲在西晉遭盜掘。陵前僅存清乾隆年間陝西巡撫畢沅所立「漢文帝霸陵」石碑一通。近年有專家根據有關文獻,對霸陵周邊進行調查,發現大量漢代磚瓦和「長樂未央」殘瓦當。

 

漢代的陵寢制度是帝后合葬不合陵,即皇后與皇帝葬在同一處,但各立陵塚。由於漢文帝陵是依山鑿穴陵,地面不起墳。因此,今天在地面上的兩個可見的陵塚是漢文帝母薄太后和漢文帝妻竇皇后的陵寢。薄太后生前地位不高,直到兒子漢文帝登基後才被尊為太后,因此沒有與劉邦合葬在長陵,而是與兒子一起長眠在霸陵。薄太后的陵寢因在霸陵西南,當地俗稱南陵,因南陵西隔渭水遙望漢高祖長陵,故史書有「東望吾子,西望吾夫」的說法,當地人稱為「望子塚」。竇皇后陵在距霸陵東北一公里左右,陵園垣牆為夯土築成,已發現有西漢筒瓦、板瓦、雲紋瓦當等大量建築遺存,可以推測陵園中原來必有較大規模的殿堂建築。

30027ph024
漢文帝霸陵
30027ph024
30027ph025
霸陵竇皇后陵
30027ph025

漢景帝(陽陵)

陽陵是漢景帝劉啟和王皇后合葬之陵園,位於今天陝西省咸陽市,是咸陽原上九座西漢帝陵中最東的一座。漢陽陵園佔地面積20平方公里,修建時間長達28年。所在地高亢平坦,渭河和涇水從南北兩面夾原東流形成環抱之勢,南與漢長安隔河相望,西與漢高祖長陵相鄰。

 

陽陵陵區由漢景帝陵園、王皇后陵園、寢廟等禮制性建築遺址、南區陪葬坑、北區陪葬坑、北區陪葬墓、東區陪葬墓、陽陵邑遺址以及寺舍建築遺址、刑徒墓地等組成。陽陵帝、后陵均為「亞」字形,坐西面東。帝陵位於陵園西部,皇后陵在其東北。當時帝、后陵四周均有圍牆和闕門,兩座陵的封土周圍及帝陵的東南和西北分布着眾多大型從葬坑。整個陵區以帝陵陵園為中心,四角拱衞,布局規整,南北對稱,東西相連,結構嚴謹,處處彰顯着皇家氣派和嚴格的等級觀念。

 

漢陽陵的考古發掘被評為1992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共發現了24座陪葬坑及部分禮墓葬建築基址,挖掘出大量彩繪陶俑、動物俑、生產工具、生活用品及兵器等珍貴文物。目前,漢景帝陽陵陵園已經建成了融合現代科技與古代文明、歷史文化與園林景觀於一體的大型文化旅遊景區──漢陽陵博物館,包括帝陵外藏坑遺址保護廳、漢陽陵考古陳列館、南闕門遺址保護展示廳、羅經石宗廟遺址等。這些為研究西漢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等提供了大量翔實的實物資料,在西漢諸陵的考古研究中起到可貴的探索和借鑑的作用。

30027ph026
漢陽陵墓與陵園
30027ph026

漢武帝(茂陵)

漢武帝劉徹是中國歷史上威名赫赫的帝王。其所葬的茂陵,位於西安市西北40公里的興平市城東北南位鄉茂陵村。史料記載,茂陵是漢代帝王陵墓中規模最大、修造時間最長、陪葬品最豐富的一座。

 

茂陵建造工期長達53年,耗資佔當時皇朝每年供賦的三分之一。建陵時曾從各地徵調能工巧匠三千餘人,工程規模之浩大,令人瞠目結舌。據說當年地宮的隨葬品多得「再塞不進」,是「漢興厚葬」的典型。在中國歷史上,如此大規模的皇帝陵,只有驪山的秦始皇陵墓能與之相比。

 

茂陵陵園四周呈方形,平頂,上小下大,形如覆斗,顯得莊嚴穩重。漢武帝的梓宮,是五棺二槨。五層棺木,在墓室後部槨室正中的棺床上。五棺所用的是質地堅細、耐潮濕、防腐性強的楸、梓和楠木等三種木料。梓宮內,武帝口含蟬玉,身着金縷玉匣,所穿玉衣以兩千多片大小玉片組成。

 

與漢武帝好大喜功的性格和魄力恰成正比,守衞茂陵的茂陵邑一度達到六萬餘戶,將近二十七萬多人的宏大規模。近年考古專家在茂陵邑遺址基址發現建築遺存和五角形水道、石子路面等設施,可見當時市政設施的完善和市井生活的繁榮。由於人口逐年增加,公元前73年,漢宣帝改邑為縣,建「茂陵縣」。

 

茂陵博物館位於茂陵陪葬墓的大將軍衞青的廬山塚比鄰,館內含有驃騎將軍霍去病的祁連山墓塚,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茂陵博物館館藏文物4,100餘件,國寶級14件,其中石刻伏虎、出土文物鎏金馬、玉雕鋪首、四神空心磚、陶水管等,多次到美國、英國、日本、法國、韓國、摩納哥、香港、台灣等國家和地區展出。霍去病墓是茂陵重要的陪葬墓之一,也是茂陵博物館重要的看點。墓前陳列着石人、石馬、石虎、石象、石牛,石魚等。其中「馬踏匈奴」石雕通高168厘米,長190厘米,以一人一馬的形象,概括了霍去病抗擊匈奴的偉績。石馬昂首站立,馬腹下邊仰臥一人,持武器,拼命掙扎狀。由於造型簡潔傳神,堪稱漢代雕像的經典之作,是中國目前所發現的時間最早、最完整的大型陵墓石刻藝術珍品。

30027phn003_01
漢武帝茂陵(圖片提供:李軍朝/FOTOE)
30027phn003_01
Author:
Last updated:
2021-10-27

Extended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