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

1209ph036
文成公主進藏圖──描繪唐初文成公主進藏時,以馬車運送釋迦牟尼像的熱鬧場面
1209ph036

布達拉宮不僅以雄奇壯麗的建築和華麗莊嚴的靈塔殿等稱傲於世,更以其無與倫比的藝術收藏聞名中外,當中包括已絕跡於印度的梵文貝葉經、元明清歷代朝廷贈送的精美瓷器和緙絲織錦、幾乎遍布寺院每一處牆壁的華美壁畫、風格多樣的卷軸畫唐卡、細膩寫實的贊普與達賴喇嘛肖像彩塑、工藝精湛的金銅佛等。

bulb

緙絲

緙絲是把圖稿描繪在經絲上,再用多把小梭子按圖案色彩分別挖織,這種織法叫做緙。緙絲是以生絲作經線,用各色熟緙作緯線,用通經回緯的方法織造的中國傳統工藝美術品。因緙絲採用平紋組織,這種特殊的織法使得產品的花紋與素地、色與色之間呈現一些斷痕和小孔,如「雕縷之像」,故又稱「刻絲」。

梵篋裝與貝葉經

貝葉,又稱多羅葉,梵文Pattra,藏文Tava-Lavi-Lo-Mar。古印度佛教徒在貝葉上書寫的經文,稱為貝葉經。由於乾透的樹葉質地較脆,不能像紙張一樣折疊或捲起,所以教徒多將疊在一起的貝葉經,於兩邊用木版夾緊,並以繩捆紮,或在貝葉經經面中央兩側鑽成穿繩的洞孔,將貝葉經串成整體,再用活動的蓮花木塞將蓋板繩孔遮住,其狀恰如入於箱中,故亦稱為「梵篋」,也作「梵夾」,或作「經夾」,此後演變為一種佛教書籍的裝潢樣式,稱為「梵篋裝」。公元十一至十二世紀前後,因印度伊斯蘭化,印度佛教徒攜帶大量貝葉經離開印度,往西域與西藏弘法,布達拉宮收藏的貝葉經主要是在此時進入西藏。及後印度本土的貝葉經已大量散佚,加之印度氣候潮濕,貝葉經容易腐爛,而西藏地區較為乾燥,故西藏地區的貝葉經得以留存。布達拉宮收藏的完整簇新的貝葉經是極為罕見的珍藏。

1209ph028
貝葉經
1209ph028

唐卡

唐卡為藏文音譯,是一種用顏料或其他工藝材料,把各種圖案繪製在錦緞或布帛上的卷軸畫,以懸掛供奉。它可以分為彩繪、織錦、刺繡、緙絲和貼花等類型,有的更以珍珠、瑪瑙、松耳石和藍寶石等鑲嵌而成。布達拉宮的每一個殿堂都懸掛了唐卡,還有一個專門的唐卡倉庫,收藏了西藏最大的唐卡。公元十七世紀初,五世達賴召集了西藏各地的畫師,專門從事繪製唐卡,布達拉宮收藏的作品大部分都是這一時期由各地民間畫師創作,也有一些早於十三世紀的作品,多為民間佛教徒委託江南杭州等地的絲織作坊,製作緙絲和刺繡唐卡。由於現存的十三世紀以前的作品非常少見,所以布達拉宮的緙絲作品在西藏繪畫史上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1209ph029
唐卡
1209ph029

緙絲唐卡《貢唐喇嘛相像》創作於十二世紀末,主尊描繪蔡巴噶舉上師喇嘛像,他身穿紅色袈裟、黃色披風,右手禪定印(表明靜思冥想的手印),左手說法印(講經說法的手印),佛龕為東印度波羅風格,僧人施主位於畫面右下方,作品中有早期大黑天神與布祿金剛的造像,所有人物皆置於具有斷代特徵的岩龕內。《不動明王》緙絲唐卡是十三世紀初薩迦派的作品,主尊右手持劍,左手期克印,畫面上方為五方佛和薩迦上師,下方有四臂觀音、度母和佛頂尊勝,持梃大黑天和吉祥天母,畫面藏文榜題說明這件作品是弟子供奉薩迦上師扎巴堅讚。另一件緙絲精品《密集金剛》唐卡創作於十三世紀,是噶瑪噶舉的作品,畫面左右上方是戴黑帽的噶瑪噶舉上師,主尊密集金剛三面六臂。

bulb

波羅風格

波羅藝術風格是指印度波羅王朝時期(公元八世紀中葉至十二世紀末期)的藝術風格。人物面部造形主要特徵是:側面臉型呈斜方形,下巴突出寬大,下唇厚且外凸;正面臉形上寬下窄,呈方形。

1209ph030
松贊干布唐卡
1209ph030

壁畫

壁畫遍布於布達拉宮的各個主要殿堂、門廳和迴廊,總面積達2,500平方米,繪製於修建布達拉宮不同的歷史時期,由不同流派的畫師繪製。最早的壁畫是在1994年維修時清理出來的法王洞吐蕃壁畫,繪有松贊干布及其王妃的容貌,從歷次重建、擴建和維修的記錄,可以確定它應繪製於紅宮修建之前。其餘的壁畫都是五世達賴在1645年修建白宮,以及德司桑傑嘉措於1690年主持修建紅宮時的作品,即公元十七世紀以後,很多作品在日後的修繕中亦重繪多次。

1209ph032
法王洞內繪有吐蕃大臣像的壁畫,疑為七世紀中葉吐蕃時期的遺作
1209ph032

造像

布達拉宮的造像主要分為兩大類別,泥塑彩繪和金銅佛造像。泥塑彩繪以公元七世紀法王洞吐蕃時期贊普君臣與王妃造像最為著名,雕塑手法寫實而富有變化,是非常珍貴的藝術遺產。後期的泥塑彩繪以紅宮上師殿的歷世達賴喇嘛造像最為出色,由於藏傳佛教敬奉上師,達賴喇嘛等高僧大德圓寂後要根據法體雕塑身像,因而後期寫實雕塑的技藝發展得很快,人物肢體的比例極為合度,面部具有個性特徵。

1209ph033
紅宮內彌勒佛銅質塑像
1209ph033

金銅佛造像方面,布達拉宮殿堂的主供大像多用名貴金屬鑄塑,如紅宮達賴世系殿釋迦牟尼佛為53公斤黃金鑄塑,殊勝三界殿高近3米的十一面觀音,用銀 312公斤。紅宮的金銅佛殿利瑪拉康是專門供奉金銅佛像的殿堂,共有三千多尊。

1209ph031
鎏金銅塑像
1209ph031

佛塔與靈塔

西藏現存最早的佛塔是布達拉宮法王禪定洞西側的佛塔,它是修建法王禪定洞時建造,面向法王禪定洞,高2.48米,是布達拉宮的鎮宮之寶。布達拉宮內,各殿收藏最多的是金銅製的小型「噶當塔」,此類塔盛行於十二世紀前後,據說塔內有阿底峽的骨舍利。佛塔式靈塔是佛塔的一種特殊樣式,因塔內藏有上師的骨灰或法體而得名。紅宮內供奉五世、七世、八世、九世、十世、十一世、十二世和十三世達賴喇嘛的靈塔,共八座,歷世達賴中唯獨六世達賴沒有建造靈塔。

1209ph034
五世達賴喇嘛靈塔
1209ph034
1209ph035
五世達賴喇嘛靈塔第三層殿門
1209ph035
Author:
Last updated:
2020-05-15

Extended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