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

為何稱《永樂大典》是輯佚寶庫?

0703ph013
《永樂大典》上的四庫館臣輯佚記錄
0703ph013

《永樂大典》所載之書以宋元時期的著作為多,到明代編輯《文淵閣書目》時,這些著述已經是十不存三四了。到了清代,只有十之一二還在流傳。加上《永樂大典》收錄的典籍除比較正規的儒家典籍、史傳百家、歷代文集等,還收錄了大量方輿志乘、小說戲曲、醫學方技、佛道典籍等,所以歷代學者都把《永樂大典》看作輯佚之淵藪,他們整理其中,把分散在各卷中的典籍匯總起來,使許多佚書得以重現人世。清代學者輯錄宋、元文人的詩歌文集和宋、元兩朝的史料最為豐富。近現代以來,戲曲、地方志、科技書籍和醫學著作開始被人重視和輯錄。近年來,《永樂大典》中的佛教、道教資料也逐漸為人所認識。

 

全祖望和李紱是清代大學者。雍正間開三禮館,全、李二人供職翰林院,得以接觸《永樂大典》。他們在這書中看到許多世上未見之書,驚呼為「宇宙之鴻寶」。兩人商量,覺得應該先把想見而不可得的書籍輯錄出來。全祖望寫了《抄永樂大典記》,認為最需要輯錄的有五類書,就是經、史、志乘、氏族、藝文。從此,兩人每天看20卷,把想輯錄的書名簽出,再由另外四人抄寫。就這樣每天爬梳,整理出王安石《周官新義》、高氏《春秋義宗》等十多種書籍。可是卷帙浩繁的《永樂大典》兩個人怎麼能看過一遍呢?長期的輯佚工作讓兩人感到身心疲憊。第二年全祖望罷官回鄉,輯佚工作只好作罷。但全、李二人的輯佚成果卻引起學者的關注,為以後《四庫全書》館臣系統輯佚《永樂大典》奠定了基礎。

 

清代乾隆時期,經濟發達,文化繁榮。乾隆皇帝富有文韜武略,很想做一番大事。康熙、雍正朝曾纂修過一部大型類書《古今圖書集成》,乾隆皇帝對這種類書的體例很不以為然,他說,類書雖然能夠兼收並錄,極方策大觀,但「因類取裁」的方法使得人們無法看到書籍的全貌,溯其源流,徵其來處。他要做前人未做之事,修纂一部大型叢書──《四庫全書》,以補類書的缺失。還把藏《四庫全書》的閣名用淵、源、津、溯來命名,凸顯他這部書才真正能夠「溯其源流」。這時,安徽學政朱筠和四庫總裁于敏中都建議乾隆皇帝輯佚《永樂大典》中的大量散佚古籍,得到乾隆皇帝重視。在開四庫全書館之初,他連頒兩道聖旨,下令輯佚、匯訂《永樂大典》中的古書善本。

bulb

文韜武略

文韜、武略指古代的《六韜》、《三略》兩種兵書。「文韜武略」亦引申指用兵或謀事非常有策略。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四庫全書館設立了「校勘《永樂大典》散篇辦書處」, 參加輯佚的有當時著名學者戴震、邵晉涵、周永年等共39人。其中,周永年在宋、元人詩文集上用功最勤。邵晉涵輯《舊五代史》、《九國志》,戴震輯《算經》,也各有所成。到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輯出經、史、子、集四部書共385種、4,946卷。著名的有後來被列入二十四史的《舊五代史》、記載南宋初年史實的重要著作《建炎以來繫年要錄》、查考唐人世系的《元和姓纂》、目錄學名著《直齋書錄解題》和西晉杜預的《春秋釋例》等。至於宋元人的詩文集更達到175種,許多失傳的重要典籍都通過這次輯佚恢復原貌。

0703ph014
《建炎以來繫年要錄》
0703ph014

但乾隆皇帝與永樂皇帝不同,沒有兼收並蓄的胸懷,加之滿清定鼎中原剛剛百年,對宋、明人指斥謾罵北方少數民族的言辭十分忌諱。所以在輯佚中堅持儒家正統觀念,認為「菁華已盡,糟粕可棄」,凡佛道、戲曲、小說等概不輯錄,對於牽涉違礙的言辭也不留情面,一概刪去。有些科技方面的著作,如鄧御夫的《農曆》200卷詳細程度超過《齊民要術》,還有些軍事方面的發明為怕洋人學習,也都丟掉,不加採錄。甚至已經輯佚出的散片如《兼金合璧》、《晉史揮塵》等,或簽出的典籍《元一統志》等重要的方志類書籍,都棄置不顧,所以,這次系統輯佚古書工作留下了永遠不可彌補的遺憾。

Author:
Last updated:
2020-01-20

Extended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