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

1401phn003_01
中國武術(圖片提供Shutterstock.com)
1401phn003_01

中國古代體育源遠流長,其初始可以上溯到史前的蠻荒時代。遠古先民在採集和漁獵的生活中,逐漸創造出石球、石鏃、舟楫等工具;又因為生存需要,投擲、射箭、游泳、奔跑、跳躍、攀登等便成為他們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肢體活動。人類體育運動的雛形便由此孕育出來。

 

早在石器時代,人類對自身的力量開始有朦朧的意識,並希望能發展和培育這些力量,從而促使誕生了舞蹈、遊戲和競技活動,使身體練習成為具有多種意義的重要社會活動,促進了古代體育的萌芽。

1401ph003
廣西花山岩畫上的舞蹈
1401ph003

到了公元前二十一世紀(相當於夏代),中國進入階級社會,此後歷代以來戰爭頻繁,加上產生文字和學校、形成宗法制度等社會文化變革,進一步推動了體育發展。原始社會中那種混沌形態的「體育」,開始類分為軍隊的身體和技能訓練、學校教育、民間遊戲,以及衞生保健等不同形式。經過漫長演進,中國古代體育愈益豐富多彩。

 

中國古代體育反映出東方人體發展的實踐和理論。在古代中國人眼中,它們不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也並無「體育」一詞,而是使用「養生」、「導引」、「武術」等名詞。只是當「體育」一詞從西方(經日本)傳入中國之後,我們才把這些有關身體的修煉和養護活動統稱為「體育」。

1401ph002
雲南滄源的身體活動岩畫(青銅時代)
1401ph002

十九世紀鴉片戰爭後,在洋務運動的推行中,近代西方體育開始傳入中國。在洋務派創辦的早期新式軍事學堂裏,開設有包含擊劍、刺棍、拳擊、足球、跳高、跳遠、單雙槓等西方近代體育內容的課程,一般叫體操科,或遊戲科。當時普遍採用「兵操」、「體操」這樣的術語來表示體育。

 

直到1904年,當時的基督教天津青年會幹事饒柏森在京津各校宣講「西洋體育」時,才開始出現「體育」一詞。1905年,浙江紹興成立了「大通體育會」。1906年又成立了四川體育專科學校等,「體育」這一術語才開始較多地使用。但這一時期「體育」和「體操」二者混用。直至1923年,在北洋政府公佈的《中小學課程綱要草案》這一官方文件中,才正式把「體操科」改為「體育課」。之後,「體育」一詞逐漸取代了「體操」而被廣泛使用。

1401ph001
上海精武體育會的少兒活動
1401ph001
Last updated:
2019-12-12

Extended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