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

30018ph036
墨西哥城布卡雷利大街上的中國鐘,旅墨華僑於1921年為紀念墨西哥獨立100周年所捐贈
30018ph036

中華文化習俗也隨着華工及華人新移民到來,對拉美國家的社會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許多中國蔬菜如像蘿蔔、豆芽、綠豆、生薑、白菜、芋頭等以及許多食品如豆腐、雲吞(餛飩)、蝦餃、叉燒包、蛋卷、蘿蔔糕、煎堆、綠豆沙、涼粉、涼糕、馬拉糕和五加皮酒等,都被華僑引進,成了拉美國家特別是秘魯人的日常食譜。

 

秘魯人沿襲了印加人的習慣,以馬鈴薯為主食,只有富貴人家才能模仿殖民者偶爾吃上米飯。所需大米,全靠進口。很多華工原是種稻能手,有的獲得自由後就開始試種水稻,並大獲成功。隨着種植的推廣,大米富餘,米價低亷,華人小飯館也開始供應秘魯人視為稀罕的大米飯,人們爭相食之。最終,在秘魯人的日常飲食中,大米取代了馬鈴薯的地位,馬鈴薯反而歸入菜餚的類別了。

 

生活習俗的改變,在語言變化中也得到反應。如「吃飯」,因大多數秘魯華人來自廣東,秘魯人採用了廣東語的發音,稱為「契發」(Chifa),並直接融入秘魯的西班牙語中。秘魯人還把中餐館都通稱為「契發」,後來「契發」的數量甚至比秘魯傳統菜館還多,去「契發」成為時尚潮流。

30018ph037
餐館門口身着唐裝的秘魯姑娘
30018ph037

中拉通婚

長期共同生活,共同勞動,華僑和拉美人民建立了深厚友情。在墨西哥,華工被親切地稱為「拔山拿」(Paisano),意即「鄉親」。在古巴,當地人「與華民平素相習」,「土客甚為相宜」。一些華人還娶拉美女子為妻,學習當地語言文字,漸漸同化於這個國家的風俗和習慣。當年輸入契約華工,幾乎沒有婦女,據統計到達秘魯的100,000名華工,僅有女子150人。契約期滿後,那些急於成家立業的華工,如何解決婚配呢?據記載,當時有一種簡單速成的方式,有研究者稱類似中國民間的「撞天婚」,就是由想結婚的華工每人出一份錢,請當地人到安第斯山區物色同樣數量的當地女子。帶回利馬後,即把這些女子引入一個房間,一個個用布蒙着頭臉,一字排開,面對着牆而立。然後又把出錢的華人帶到房間,也是蒙着頭,在對面另一堵牆面壁而立。一切安排妥當後,中介人一拍手掌,一個個轉過身來,掀開頭蓋,面對面的就是一對夫妻了。婚後,華人普遍勤儉持家,疼愛兒女,廣泛被稱為好丈夫。混血婚姻的結果加快了華人的同化過程,促進了民族和文化的融合。

Author:
Last updated:
2019-12-10

Extended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