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

0417phn002
《西遊記》是中國著名小說
0417phn002

《西遊記》是明代吳承恩以唐代高僧玄奘(公元602─664年),到印度求法取經的歷史為背景寫成的小說。在一千三百多年前,交通極其落後的條件下,像玄奘這樣長途旅行的人是屈指可數的。所以,當他西行萬里,載譽歸來的時候,曾轟動全國,一些神奇的傳說也隨之產生,流傳甚廣。

 

玄奘自幼在寺讀經,隨着佛學造詣加深,他發現佛教內部宗派繁多,教義各不相同,導致爭執不休,而佛經翻譯也多有不當而致費解或失真之處。因此,為了提高佛教一尊地位,統一各派學說,玄奘決心去佛教的發源地天竺(印度)留學取經,窮究佛法。

 

唐太宗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玄奘回國返抵長安,往返共計19年(一說17年,在《西遊記》中為14年)。他從印度攜回梵文佛經657部,在此後的19年,他先後在長安弘福寺和慈恩寺主持譯場,共譯佛教經論75部,1335卷,成為中國佛教史上的一代偉人。另外,由他口述,由弟子辯機所撰的一部《大唐西域記》,記載了他親身遊歷過的110個及聽聞過的28個西域國家和地區的地理環境、城邑關防、交通道路、風土習俗、物產氣候、文化政治等情況,具有相當高的史料價值。

0417ph002
玄奘回長安圖
0417ph002
0417ph003
唐玄奘譯《阿毗達磨順正理論》書影,此為南宋刊本
0417ph003

《西遊記》的故事是經歷長時間演變而成的。唐代文言小說集《獨異志》曾記載玄奘在取經途中,路遇虎豹,一老僧授以《心經》,令其誦之,於是虎豹藏形,山川平易。也有源自《大唐西域記》中有西女國只有女子,沒有男子的記載,以及獅子王搶奪公主為妻、孕男育女的故事。上述內容在《西遊記》中都有類似情節。在安西榆林窟的西夏壁畫《唐僧取經圖》上,已可以看到在唐僧之外,還出現猴行者和白馬。在宋代出現的《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則具備了《西遊記》的基本情節輪廓,可以說是這部小說的雛形。而元代《西遊記雜劇》和《西遊記平話》,在故事的完整與具體描寫方面又有所發展。此外,如南戲中有《陳光蕊江流和尚》等相關戲曲,在取經題材的演變中也有一定意義。

 

由於明代通俗小說的文化地位仍十分低下,幾部重要作品的作者都不知是誰。《西遊記》也相似,在現存最早的《西遊記》版本上,只署着「華陽洞天主人校」。魯迅根據明熹宗天啟年間《淮安府志》及清人錢大昕、吳玉搢等人的記載與推論,斷定《西遊記》出於明代文人吳承恩之手,胡適也贊同這一說法,遂為一時之定論,後來排印出版的《西遊記》便署上了吳承恩之名。

0417ph004
法性西來逢女國
0417ph004
Author:
Last updated:
2020-06-05

Extended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