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

玉文化是中國文化的代表?

0502ph020
玉璜(春秋),兩端飾龍首,並鑽有小孔,便於繫掛,可供佩飾或作嵌綴用。
0502ph020

中國人對玉的審美觀是中國人審美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並且是其基礎。古人如果不是對玉有長期及充分的審美經驗,並得的結論和觀點──「溫」,那麼今天中國人的審美觀將會形成另一種類型了。古人的玉審美觀是一面鏡子,它反映出古人整體的審美方式與原則。孔子提出的玉有十一德(仁、知、義、禮、樂、忠、信、天、地、德、道)之說,不僅是對玉的文化底蘊的高度概括,而且還精闢地闡述了玉文化的思想內涵,確是中國人審美觀的理論基礎。

0502ph019
安徽含山凌家灘出土玉巫覡(新石器時代)
0502ph019

玉在遠古時代已被人從石頭中剝離出來,成了一種特殊的物質,此中已經蘊藏着玉是山川之精英的意思,精就是玉,玉是精靈、靈物等神秘化的超越自然的神的載體,同時也成為人們崇拜、祭祀的對象。人通過拜神獲得精靈的保佑,袪除災難。

 

君子是指才德出眾、愛國愛民、高尚正派的文人,並非確指帝王,他們的出身、地位也不劃一。這個社會知識群體在早於孔子生活的年代中,已經找到玉作為自己象徵的物質,以標榜自己是德行高尚、文質彬彬的正人君子,所以孔子云;「昔者君子比德於玉焉」(見《禮記‧聘禮》)。於是,君子必佩玉在身,以規範自己的言行不要越規出格,不遇凶喪之事不能將佩解下來。

0502ph021
婦好生前收藏之石家河文化古玉——玉鳳(殷墟婦好墓出土)。
0502ph021

玉有神聖的審美價值,是神物,又是瑞信,也就成了無價之寶。遠古時代,各部落、聯盟、酋邦的統治者將玉珍藏起來。紅山文化、良渚文化的有權勢人物無不佔有大量玉器,並視之為最貴重的財富。先秦文獻記載「珠玉為上幣」,這說明在特定的歷史階段內某一地區也用玉作貨幣使用,但玉的蘊藏不多,不可能用來製造通貨。商周墓曾出土玉貝,貝是貨幣,玉貝是否在社會通用尚不得而知。

 

中國喪葬文化在世界喪葬文化中極富特色,而玉殮葬、殮屍玉更是其中的最大特色,它起自舊石器時代晚期,北京周口店山頂洞墓葬是其典型例證,此後歷代有所增益。玉在喪葬文化中地位日益提高,在東部地區玉殮葬的發展至漢代已達到高峰,一直延續到二十世紀。在遠古時期,人死了便被掩埋或被遺棄,甚至被吃掉。隨着體能、智能的提高和生產技術的改進,有了剩餘獵物、食物,先民們方能思考如何處理死人的問題。那時,他們相信人有精靈(靈魂),人的肉體死後其靈魂仍在,要像生前一樣生活,起碼要照常吃喝,靈魂也要回到墓裡居住。於是便仿照生前模樣在死者墓中埋入食物和生產工具。在玉文化發達的東部和西北部,死者生前用玉也被埋入墓內,稱「殉玉」。具有代表性的殉玉制度,體現於紅山文化積塚祭壇墓。

0502ph022
崧澤文化玉心形琀,一端寬圓、一端尖,形若雞心,出土時發現於人的口內。
0502ph022
Last updated:
2019-05-08

Extended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