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

蠻、夷、戎、狄的族群如何融入華夏民族中?

1701ph006
春秋後期吳國國力開始強盛,並與晉國爭霸。圖為吳王夫差自作御鑑。
1701ph006

東部諸夷的同化

「東夷」之名始見於《史記‧五帝本紀》,東部諸夷是先秦時對居住在東方各族的稱呼,一般多泛稱環渤海而居,南至江淮的諸夷國。他們是傳說時代太皞、少皞和皋陶等人為代表的部落集團及其後裔。周朝末年,東夷各部落國活躍在山東半島和江蘇、安徽的淮水流域。在山東半島被稱為夷的諸國有莒國、郯國、萊國、譚國、介國、鄫國、邾國、牟國、根牟國、任國、宿國、須句國、顓臾國等。後來,東夷各國成為齊、楚兩霸必爭之國,最終都被秦國統一。但秦國統一六國以後,東夷都變成民間散戶,到漢時已看不出夷、夏之間的差別。

1701ph007
古蜀國的銅面具:戰國時,西方的古蜀國被秦國所併吞。
1701ph007

南部諸族的融合

周朝的南部有許多族群,統稱南蠻,其西南以濮為主,東南及沿海以越為主。在春秋戰國時期逐漸匯聚為吳、越、楚、巴、蜀等大國,並捲入中原爭霸戰爭,最終以越滅吳、楚滅越、秦滅巴、蜀,繼而滅楚、平南越,滅六國,統一天下。

 

越人是中國長江中下游南部廣大地區的一個族系,分佈廣,支系眾多,互不統屬,故史稱「百越雜處,各有種姓」。主要有東南地區的句吳、于越、閩越,嶺南的南越、西甌、駱越,雲貴高原的滇越,鄂地的揚越等。夜郎族屬為濮。百越中發展最快的是東南的句吳和于越,春秋時期分別建立吳國和越國。春秋晚期,吳、越二國滅周圍數小國。晉楚爭霸時,晉助吳伐越,楚助越伐吳。吳王夫差時國力鼎盛,伐楚降越,爭霸中原。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積蓄力量滅掉吳國,與楚國抗衡,爭霸中原。

 

楚原為周朝南部的一個小封國,但在春秋時已有實力問鼎中原,成為春秋五霸之一。戰國時期,楚又先後滅杞、邾、羅、徐、蔡、莒、魯、越等國,盡收濮、越、蠻夷之地,控制範圍相當於現今重慶奉節縣以東的長江中下游,以及其以南的廣大地域。後來,楚被秦所滅,其地和人民盡歸秦,逐漸融合於漢民族大家庭之中。

 

西戎之滅亡

周朝時,位於周朝都城西方的山地民被稱為戎。周平王末年,戎大舉下山東遷,族民散佈於隴山以東,從涇水、渭水流域到伊水、洛水流域,自鎬京(今陝西省西安市)至洛邑(今河南省洛陽市),分佈於周朝腹心之地。春秋時,戎人亦有建國,稱為子國,如陸渾戎、蠻氏戎等,皆曾伐周京師,並參加諸侯會盟。至戰國時,大荔、義渠之戎尚能稱王。

 

周平王為了避開西戎的侵擾,在公元前770年離開周朝原都城鎬京(今陝西省西安市),東遷洛邑(今河南省洛陽市)。從此開始了小國林立、各諸侯國互相兼併爭霸的春秋戰國時代。諸侯爭霸期間,西戎小國相繼被晉、趙、韓、魏、秦等大國所滅,餘眾或返聚山谷,或西逃至隴山,亦有逃至他國散為民戶。

1701ph008
百越族的人首方柱形器:春秋末年,百越開始和中原華夏族融合;到戰國時,與中原的關係愈加密切。
1701ph008

北狄多滅於晉國

周朝都城北部的游牧民多被稱為狄,亦作翟,有赤狄、白狄、長狄。赤狄各支先後為晉所滅,此後其名不復見於史籍。長狄建國鄋瞞,其地在太行山東麓,今河北省武安市地。先後在伐齊、魯、宋、晉諸國的過程中屢次失敗,逐步削弱,最終滅亡。

 

白狄各支屬建立了肥、鼓、中山等國,肥、鼓兩國被晉吞併,中山國被趙國所兼併,國人多散為民戶。秦統一六國,建立中央集權制的國家政權以前,中國境內各族各國經過了五百餘年的紛爭與民族大融合,原先被稱為蠻、夷、戎、狄的族群相繼匯入華夏民族之中。

Last updated:
2018-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