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

0202ph064
黃河重災區河南鄭州花園口的百姓在加固黃河大堤
0202ph064

傳說中的大禹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治水成功的英雄。他的治水方法是疏導。在他之前,他父親鯀也主持治水,用的是築堤限洪的方法,可是沒有成功。疏導和壅障,代表了治河方略中的兩種基本思路。壅障可以保護家園,但不能如疏導方法般,消除較大範圍的水害。後來人們發明系統的河岸堤防,實現從限洪到防洪的轉變,用的還是鯀的思路。

 

西漢末賈讓上治河三策,認為上策是讓河流改道,中策是分流河水,下策是築高堤防,後來朝廷選擇了他的下策。東漢王景主持修築沿河大堤,固定河道,同時對局部河道進行改造,使水流更通暢,其成效很顯著。

 

不過,由於後世黃河河口段日漸淤高,泄水不暢,單純修築堤防已經無能為力,明代潘季馴遂改變思路,採取「築堤束水,以水攻沙」之法:以堤防束緊河水,增加流速,提高河流挾沙能力。潘氏的方針確實有成效,但由於只是就下游治黃河,並沒有解決根本問題。乾隆時胡定提出「汰沙澄源」的方案,建議在黃土高原溝壑區的溝澗口築壩攔截洪水,將泥沙淤積在溝底,這樣既減少水土流失,又可以將淤泥用來種植農作物。這一策略如今已成為黃河中游水土保持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可惜當時因「古未有行之者」而根本沒有得到實施的機會。

0202ph062
黃河險工大堤俯瞰
0202ph062

現代防洪工程

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是1955年黃河流域規劃的第一期重點建設工程,1957年興建,1960年初步建成,後屢經改建,成為一個包括大壩、泄洪排沙設施、電站三部分的水利樞紐工程。它控制了黃河流域面積的92%,來水量的89%,來沙量的98%,可發揮防洪、防凌(冰)、發電、灌溉、供水的綜合效益,並成為黃河下游防洪工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荊江分洪工程興建更早,1952年動工,1953年建成,為長江上第一個分洪工程。它位於湖北公安縣境,面積920平方公里,可蓄洪60億立方米。工程設施包括北端太平口進洪閘、南端黃山頭節制閘、泄洪排漬閘和四週圍堤。一旦洪水超過荊江過洪能力,便可開閘分洪,不分洪時則可以耕種,確保豐收。1954年長江發生百年不遇大水,荊江分洪工程三次開閘分洪,成功地減輕武漢和中游其他重要保護區的洪水壓力。

 

葛洲壩水利樞紐位於湖北宜昌市境內,上距三峽水利樞紐38公里。它建於1970-1988年,總庫容量15.8億立方米,年均發電量157億度,通航建築物年單向通過能力超逾5,000萬噸。它是三峽工程的實驗壩。

0202ph063
黃河流域正在興建水利工程
0202ph063

近年長江洪患

自1991年華東水災以後,長江中下游每年都面臨嚴重的洪水威脅。特別是1998年,長江發生全流域性大水,其為患之烈更是罕見。以往數十年一遇的洪水,現在已經數年一遇。為此耗費的人力、物力、財力不可數計。即使在近年水情並不算十分嚴重的2002年,汛期時候在長江大堤上嚴陣以待的防洪人數,也已超過100萬。

 

箇中原因並不複雜:長江流域的水庫絕大多數建於1970年代以前,當時的設計和施工標準有限,加之又運作了數十年,相當多數的水庫已存在不同程度的病險情況,其設計效益已無法充分發揮。還有更關鍵的:以往長江的防洪方案,本來是犧牲部分地區以換取大部分地區及重點地區的安全,如今這一策略已很難實施。例如1950年代規劃的荊江分洪區,當初是按當時的17萬人數來設計的,但現在當地已達五十餘萬人了,因而在1998年便再不可能輕易犧牲它。

 

國家對長江水患的治理方針是:「平垸行洪,退田還湖,以工代賑,移民建鎮」;「封山育林,退耕還林,加固堤防,疏浚河湖」。1998年大水之後,國家投資一百多億元,對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四省的一千二百多個圩垸進行了平退。

Last updated:
2018-11-21

Extended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