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

宋詞是宋朝的流行歌曲

202113phn021_01
宋代樂舞圖(圖片提供:視覺中國)
202113phn021_01

現今說起中國古典文學,必定會提到唐詩宋詞。唐詩與宋詞是中國古典文學的兩座高峰,現今的語文課本也選用了很多首唐詩宋詞。為甚麼詞會在宋朝興盛起來,成為一種非常流行的文體?這跟詞的文體特點有關,也跟宋朝社會生活的發展有關。

 

宋詞的詞,與唐詩的詩,是兩種不同的詩歌體裁。詞有甚麼特點?詞有詞牌,像「沁園春」、「聲聲慢」、「水調歌頭」,都是詞牌名。早前有一部以宋朝為歷史背景的電視劇《清平樂》,「清平樂」也是詞牌名。宋詞的詞牌有很多,大約有七八百個。而詩是沒有詞牌的,比如李白的《靜夜思》,「靜夜思」是這首詩的題目,並不是詞牌。

 

那麼詞牌究竟是甚麼呢?首先,詞牌規定了一首詞的文字格式,一首詞有多少句,每一句分別是多少字,都是詞牌所規定。其次,不同的詞牌代表不同的旋律,一個詞牌其實就是一首曲譜。請注意,詞是有旋律的,是可以唱出來,所以,詞又有一個別稱,叫做「曲子詞」。詩原本也有旋律,可以唱,因此才叫「詩歌」,但詩慢慢演化成為一種獨立的文體,脫離了音樂,不需要唱出來,而專門用於演唱的詩歌,就是詞。

 

詞其實並非宋朝獨有,唐朝的文人也寫過詞,明清時期的文人也寫詞,但為甚麼現今一提到詞,往往都會加上宋朝之名,直接說成「宋詞」呢?這是因為,宋朝寫詞的文人特別多,例如著名的宋朝文學家歐陽修、蘇軾、李清照、辛棄疾、陸游,都寫了很多首詞,而且,宋朝人寫詞特別厲害,寫得非常好。在中國文學史上,宋詞整體的文學成就很高,是其他朝代的詞作難以超越。

 

詞在宋朝興盛起來,與詞的文體特點有關之外,也跟宋朝社會發展有關。與之前的王朝相比,宋朝的城市商業更加發達,城市人口更加龐大,這些數量巨大的市民在吃飽之餘,需要娛樂。像現今的人同樣有娛樂需求,經常要打遊戲機、看電影、聽演唱會等。現今想聽歌,可以從手機、電腦下載喜愛的歌曲,但宋朝人沒有手機、沒有電腦,怎麼辦?可以到「瓦舍勾欄」看歌舞演出。瓦舍勾欄就是文娛表演的場所,類似現在的歌劇院。宋朝時候,每個城市都有瓦舍勾欄,供市民觀看文娛表演。

 

宋朝人在瓦舍勾欄裏聽到的歌,其中就有我們現今讀到的宋詞。所以,可以說宋詞就是宋朝的流行歌曲。而演唱歌曲的宋朝藝人為了吸引觀眾,總不能每天都唱同一首歌,總得隔一段時間推出新歌。這就需要有一批文人不斷創作新詞,讓藝人有新歌可以演唱。好比今天,也有很多作曲、作詞的文藝工作者給歌手們寫歌。在眾多寫歌的宋朝詞人當中,最受藝人與聽眾歡迎的大概是柳永。柳永生活在北宋中期,他的詞到底有多受歡迎?從兩個細節可以看出來。第一:當時在瓦舍勾欄演出的女藝人都盼望柳永能給她們寫新詞,因為大家都想聽柳詞的新詞。第二:有一位宋朝人說:「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古代是沒有自來水的,古人取水,一般是到水井打水。凡是有水井的地方,都有人在傳唱柳永的詞。從「歌柳詞」這句,引證宋詞確實是可以唱出來的。

202113phn022_01
福建武夷山武夷宮景區內,柳永紀念館大門前的柳永雕像。(圖片提供:楊興斌/FOTOE) 
202113phn022_01

北宋中期,還有另一位大詞人與柳永齊名,文學才華不輸柳永半點,他就是蘇軾,後人通常叫他蘇東坡。他的《水調歌頭‧明月何時有》大家應該都會背誦。這首詞在八十年代曾譜上曲,成為一首傳遍中國的流行歌。

 

在宋朝,蘇東坡的詩詞也非常受讀者歡迎,每有新作出來,民間的書坊總是搶時間刊印成書,弄得蘇東坡很是苦惱,認為這些書商太猖狂了。蘇東坡口中的書商,是指那些未經他同意,擅自將作品刊印出來賣錢的書商。在宋朝的書商眼裏,蘇東坡簡直是一棵搖錢樹,因為他擁有很多狂熱的支持者。

 

蘇東坡的支持者當中,有一位名叫章元弼,凡是蘇東坡的詩文,他都要找來拜讀。他的妻子姓陳,長得非常漂亮,但章元弼這人愛蘇東坡的詩文勝過愛妻子,天天抱着蘇東坡的詩集讀,對妻子卻不聞不問。妻子忍無可忍便提出離婚。最後,這對小夫妻真的離婚了,原因就是章元弼狂熱地追捧蘇東坡。

 

毋庸置疑,蘇東坡的詞寫得好,能流傳千古,值得後世背誦。他與柳永的詞,剛好代表了宋詞的兩種風格——豪放詞與婉約詞。蘇東坡是豪放詞的代表人物,柳永則是婉約詞的代表人物。宋朝人說:柳永的詞,適合十八九歲的女子,婉轉清唱:「楊柳岸,曉風殘月。」而蘇東坡的詞,適合鬚眉大漢,豪邁高唱:「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楊柳岸,曉風殘月」這一句,來自柳永的作品《雨霖鈴》,深情款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這一句,則來自蘇東坡的作品《念奴嬌‧赤壁懷古》,波瀾壯闊。蘇東坡與柳永在文學上都各有千秋。

 

除了蘇東坡與柳永,宋朝還有一位女詞人李清照也頗受矚目,因她是一位女性。李清照的文學成就,挑戰了「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古訓,也讓我們體會到一種只有女性筆觸才有的難以排遣的憂傷。相信一千年之後,她的作品仍然打動人心。

202113phn023_01
李清照畫軸,山東濟南李清照紀念館藏。(圖片提供:聶鳴/FOTOE)
202113phn023_01
Author:
Last updated:
2022-10-18

Extended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