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

上海最傳奇的租界與外灘

0214phn002_01
1913年,上海租界工部局大廈(圖片提供:吳雍/FOTOE)
0214phn002_01

1845年,英領事巴富爾和上海道台宮慕九訂立《上海地皮章程》,確定將外灘一帶作為英國人的居留地,然後不用幾年,美租界、法租界便相繼設立。最初,因為中國政府擁有行政司法權,外國人是需要租賃使用居留地內的土地與房屋。到1854年,英、美、法領事趁「小刀會」起事的混亂局面,擅自成立自治性的市政機關工部局。1863年,英、美租界合併,1899年改稱為公共租界。屢經擴張後,上海租界面積達48,000餘畝,成為獨立於中國制度外的「國中之國」。一直到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的1943年夏天,租界才正式取消。

0214ph005
英租界外灘
0214ph005

1849年,上海道台麟桂以告示形式同意法租界成立,面積為986畝,當時有9名法國人居住。「租界」實是法領事敏體尼的發明,此舉改變了原來「居留地」的提法,為租界日後成為「國中之國」埋下伏筆。1862年,法租界脫離了英國人控制的工部局,成立法國人自己的公董局,從此法租界便開始獨立行政。後屢經擴張,到1914年,袁世凱為緝拿革命黨人,派員與法領事簽訂《關於法租界界外馬路劃分警權協定》,將法租界擴至13,001畝。至今,上海西南區還保留着「法租界」的獨特風貌。

 

會審公廨是中國政府於1869年依《上海洋涇濱設官會審章程》訂立,在英美租界(後稱「公共租界」)成立的司法機構。起初,由上海道委任同知一人為讞員,處理較輕微的案件,但牽涉外國人的案件便須有外國領事會同審理。後來外國陪審官勢力漸大,判決大多以他們的意旨為準,執法權盡為工部局所控制。1903年至1927年,華人關炯之三任讞員,他敢於與領事團對抗,堅持判決必須公正,其中尤以「黎黃氏案」贏得國人尊敬。「五卅」運動後,領事團迫於社會上反帝國主義的壓力,與江蘇省政府簽訂《收回上海公共租界會審公堂暫行章程》,交還公堂,會審公廨便改為臨時法院。

bulb

「黎黃氏案」

1905年12月,英輪「鄱陽號」載着一名叫黎黃氏的婦人前往上海,她帶同丈夫的靈柩及一批僕人隨行。當「鄱陽號」途經南京時,船上一個水手向黎黃氏索討酒錢,黎黃氏隨手給了兩元錢。不料水手嫌少,懷恨在心,恰好看到黎黃氏帶了一批丫環,便編造了黎黃氏是人口販子的謊言,然後告訴一名傳教士,讓他轉報上海公共租界巡捕房,請求巡捕房將黃黎氏一行人捉拿歸案。1905年12月6日,當船抵達上海時黎黃氏被捕。12月8日,會審官關炯之開庭審理,認為證據不足,需進一步調查,擬將黎黃氏諸人關押在會審公堂女押所聽候審訊。英國陪審官德為門則認為犯人必須由巡捕帶回。關炯之與德為門針鋒相對,巡捕最後將黎黃氏強行押往西牢關押。第二天,《申報》、《時報》、《萬國公報》等報紙紛紛譴責德為門肆意踐踏和破壞中國司法主權的行為,社會民眾也紛紛掀起抗議活動。12月18日上午,上千名群眾聚集在工部局巡捕房周圍和工部局市政廳門前示威,要求租界當局處置對大鬧會審公堂的肇事者。半小時後,示威群眾衝入巡捕房並放火。聚集在工部局市政廳外面的示威群眾也開始向市政廳進攻,巡捕奉命開槍,共有18名平民被打死,幾十人受重傷。最終,中英雙方均作出退讓:上海道台貼出布告,稱如再滋事,必嚴拿按律治罪,而英租界當局也撤去滋事的主審官,嚴懲毆打華官的巡捕房捕頭,並釋放黎黃氏等人。

0214ph006
正在審案的中外官員
0214ph006

成立於1854年的工部局先後是英租界、英美租界和公共租界的市政管理機關(法租界於1862年退出,另立公董局),受外國駐滬領事團和公使管轄,擁有人事、治安、徵稅、市政管理與建設等多項權力。工部局的決策機構是董事會,下設若干諮詢委員會,從納稅外國人中選出,直至1928年,才開始有華人加入。工部局執行部門由萬國商團、警務、火政、衞生、工務、書信、教育、總辦、華文、財務等機構,以及圖書館、樂隊等團體組成,還設有法院、監獄等機構。至1943年租界取消,工部局亦同時結束。

0214ph007
工部局大廈
0214ph007

上海西南區的「法租界」氣氛浪漫、環境幽美,濃密的梧桐樹綠蔭掩映着美麗的住宅,是所謂「高尚住宅區」。但是,這裏的豪宅卻只有頂級富人才有能力居住。二十世紀的二三十年代,法租界開始建造大批新式里弄,這些建有花園的住宅有獨立式和複式兩種,建築設計有西班牙式、立體式和日本式等,內部設備齊全,多有熱水汀(即熱水器)或汽車間。外牆門窗和陽台欄杆的裝飾設計都很講究,符合城市中上階層人士的需求。今天這些里弄大多被列為「優秀近代建築」而受保護,如上方花園、永嘉新村、新康花園等等,成為一大城市景觀。

0214ph008
陝西南路的凡爾登花園
0214ph008

在公共租界內,治安管理採用英國佔領地的模式,如印度模式和新加坡模式。小刀會起事之後,當局開始僱用西人做巡捕,當中很多是來自印度的英籍錫克人。他們頭包紅頭布,地位不高,多在街頭巡視或者充當門衞,常與車夫攤販等發生衝突,被上海人稱為「紅頭阿三」。「安南巡捕」則是1900年法租界公董局採用的「以黃制黃」策略,他們是從越南調來的,人數最多時有600名。他們也負責馬路巡查的任務,對違反規例的人力車輛「撬照會」。公董局警務處竟硬性規定他們每月最少要「撬照會」30張,這樣,上海的車夫便遭殃。

bulb

「撬照會」

上海人力車的註冊執照稱為「照會」,「撬照會」則取消營運資格。

1844年,英商租上海縣城北沿黃浦江邊一段,開設洋行和領事館。幾年之後,外灘蘇州河至洋涇濱一帶已經「率皆西人舍宇,樓閣崢嶸」,商貿大盛。現存外灘最早的建築是建於1906年的匯中飯店(今和平飯店南樓),至1937年中國銀行落成,外灘的面貌便形成。這二十餘幢大廈氣派宏大,是上海的一道風景線。二十世紀的上半葉,外灘是金融中心,是財富的象徵。在外灘建築群中,海關、滙豐銀行、沙遜大廈(Sasson House)、中國銀行等等,都與上海乃至中國近現代發展史有着密切的聯繫。

0214ph009
三十年代的外灘
0214ph009
Author:
Last updated:
2020-11-02

Extended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