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

現今何處可看到西夏遺址?

20106ph030
西夏王陵景區的塔林
20106ph030

西夏時所建宮殿今已不復存在,甚至連西夏都城內皇宮的具體位置都難以確定,因此難以就西夏的實際宮殿建築物探討其建築形式和建築風格。然而在《天盛律令》中還保留着一些有關皇宮的資料。從中可見西夏皇宮有多重建築,形制複雜,顯示出皇家建築的氣派。銀川以西、賀蘭山下的西夏陵,是西夏皇帝和陪葬大臣們的墓葬地。西夏陵出土的大批建築構件,反映出西夏建築的工藝水準,琉璃鴟吻的精美碩大、屋脊獸和妙音鳥的造型奇特,筒瓦和滴水等建築構件的光亮精緻,足可與中原建築構件相媲美。陵園的墓室(即所謂地宮)形制與唐、宋皇陵基本相同,由甬道、中室及左右耳室組成。比較特殊的是墓室不作磚室,而是在墓室四壁立護牆板。迄今發現的宋代墓葬,絕大多數為土洞內作磚室。

 

西夏宏佛塔位於銀川東北20公里的賀蘭縣境,是樓閣塔與喇嘛塔的複合形式,殘高28.34米,通體塗石灰,施以彩繪,下部三層為八角形樓閣塔,上部是巨大的覆缽塔,是一座複合形塔。八角形樓閣塔反映中原佛塔風格,覆缽塔則展現出藏傳佛教的特點。此塔融合中原佛塔和藏傳佛塔形式於一體,銜接自然,風采獨具。

 

承天寺坐落在西夏都城興慶府西南,始建於夏毅宗諒祚天祐垂聖元年(1050年),至福聖承道三年(1055年)建成。建此寺是一次浩大的工程,以至要動用「兵民數萬」。它的塔俗稱西塔。原塔在明、清兩朝都曾重修,後毀於清乾隆四年(1739年)地震,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重建。現為寧夏博物館所在地。

 

20106ph029
坐落在西夏都城興慶府西南的承天寺
20106ph029

西夏崇宗天祐民安四年(1093年),由皇帝、皇太后名義發願,動用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重修涼州(今甘肅武威)城內北隅的護國寺感通塔及寺廟,第二年完工後立碑贊慶。此碑即著名的《涼州重修護國寺感通塔碑》,它是西夏時期留存至今最重要的佛教石刻。當年正是乾順誕生十周年。興辦這樣一次盛大的佛事活動,也許是為了給十周歲的皇帝祈福。碑文記載:「阿育王起八萬四千寶塔,奉安舍利,報佛恩重。今武威郡塔,即其數也。」此碑後來被砌封於大雲寺碑亭中,久已不聞於世。直至清嘉慶九年(1804年)著名學者張澍才發現此碑。

20106ph031
《涼州重修護國寺感通塔碑》西夏文、漢文碑文拓本
20106ph031
Author:
Last updated:
2020-08-21

Extended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