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

徽商因何足跡遍布全國?

30007phn009_01
安徽黃山市屯溪老街徽商故里牌坊(圖片提供:黃瓊/FOTOE)
30007phn009_01

明清時期,徽州從商者居多,時人稱之為「徽商」或「徽幫」,在中國商貿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徽商最初以經營木材、茶葉、漆器、文房四寶為主,後借新鹽法,涉足鹽業而崛起,至清代發展成鼎盛時期,徽商足跡遍布中原大地、大江南北,有了「無徽不成鎮」、「徽州商人,雄飛中國」之諺,佔據古代中國商業的半壁江山。

 

儒商是徽商一大特色,他們潛讀經史,宣導辦學,在徽商隊伍中不乏文人、學者、雅士。在民國初年出版的《中國人名大辭典》四萬人名中,徽州人就佔了百分之二以上。

30007phn010_01
徽商大宅院(西園),古徽州府衙所在地(圖片提供:馮立軍/FOTOE)
30007phn010_01

當舖,最早稱為「質」和「質庫」,是中國古老的一種信用典當行業,在徽商鼎盛的明、清時期,徽州典當行遍布長江中下游一帶城鎮,除此之外,北京、山東、福建、廣東等地,也有徽州典當商繁忙的身影。徽商堅持「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取利一至三分,讓利於民,在顧客中口碑甚佳。

 

當舖開業前,須經官方行文核准,有了「奉旨經營」的「護照」,便能得到地方政府官員的保護,櫃枱先生也有了「徽州朝奉」的雅號。由於徽州當舖賈而好儒,以誠為本,重義輕利,歷經四五百年滄海桑田,終於發展成徽商四大店業之一,為中國商業史寫下輝煌一頁。

 

徽州多佳山勝水,自古盛產綠茶、花茶。茶葉多了,便成為徽商賴以發跡的行業之一。徽商經營茶葉,有茶號、茶行、茶莊、茶棧和洋莊(主營外銷)等多種類型。早在明代,徽州茶莊就將茶葉運銷於京津,後遍及江、浙、滬、魯、東北等地。數百年來,休寧縣的炒青始祖松蘿茶、黃山區的太平猴魁、歙縣的汪滿田和頂谷大方、祁門縣紅茶等,馳名海外,享譽全球。徽州名茶亦是皇家青睞的「貢品」。歙、休、婺三縣茶商以新安江運輸方便,集中在屯溪設號精製,取名「屯綠」。屯綠外銷的1920年,屯溪鎮茶號達一百多家。「未見屯溪面,十里聞茶香;踏進茶號門,神怡忘故鄉」,便是當時盛況的生動寫照。

bulb

屯綠

屯綠即屯溪綠茶之簡稱,主要產自歙縣、休寧兩縣的綠茶粗加工後,彙集於屯溪精製裝箱,貼上「屯綠」標籤外運。

徽州人自宋代以來善做木材生意。據史志記載,木商以婺源為主,休寧次之,祁門、歙縣又次之。《新安志》曰:「休寧山出美材,歲聯為桴,下浙江,往者多取富」。木商主要活動於與徽州相鄰的浙西、贛北一帶。以種植徽杉為業的山民將養育了30年的杉樹、松木,賣給從事木材販運的商人,以獲日常生活之資。

 

徽州木商活動範圍較廣,除本土拼山販木外,他們還遠赴同徽州接壤的江西、浙江等省,採購木材,轉販得利。明清時期浙江開化縣的杉木,幾乎全部仰給徽商拼木。徽州木商還在一些商埠重鎮開設「木行」,它是經官府審批設立的、專業從事木材買賣雙方說合交易、從中抽取佣金(一般為交易額的5%)的一種專業組織。當時以杭州「徽商木業公所」最為有名。

 

早在明清時期,徽商中的鹽商以其聰明才智、精打細算、熟諳經營之道稱雄兩淮,久負盛名。《清史稿》云:「凡商有二,曰場商,主收鹽;曰運商,主行鹽。」明末以來,徽州鹽商已形成集團,控制了淮鹽產、供、銷的特權。《兩淮鹽法志》載,明清在浙江的著名鹽商35名,其中徽州就有28名。富有的鹽商們,有的在家鄉開辦學堂,建造祠堂,有的娶妻納妾,小說《杜十娘》中塑造的人物──徽州鹽商孫富,便是他們的一個縮影。

Author:
Last updated:
2020-08-11

Extended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