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

歷朝歷代開辦過哪些學校?

1101ph006
江寧府學全圖
1101ph006

從漢代設立太學以後,歷代王朝都設立最高學府,稱為國學。西晉時除太學外,又建立了專門招收官員子弟的國子學。南北朝時,南朝宋、齊的國學,一度包括儒學、玄學、文學和史學四個館,已有綜合大學的特徵。從隋朝起,國子監成為中央教育行政機構,它本身又是最高學府。唐朝的國子監統轄國子學、太學、四門學、書學、律學、算學等六學,其中前三學都是儒學,分別招收不同品級的官員子弟,四門學招收部分平民子弟,還接受周邊各國的留學生。地方官學的優秀學生可以保送到四門學讀書。後三學是專門學校,分別學習書法、法律和數學。北宋時先後三次興學,國學的體制大為健全。明清時,國子監的學生有四種來源:一是由地方各級學校推薦學生(清代統稱貢生),二是官員或功臣子弟,三是舉人會試落榜者,四是交納錢財獲得監生身份者。國子監生有做官的資格,但仕途不如科舉優越。

bulb

留學生

中國於漢、唐盛世之時,文化曾居於世界領先地位,更是東亞的文化中心。東漢時,就有匈奴等周邊民族派遣學生到太學學習。唐朝首都長安經常有朝鮮、日本、東南亞各國和北方游牧民族來求學者,古代的日本政府請求派遣留學生到長安學習,以便能長期留在中國學習,這就是「留學生」這個辭彙的由來。古代中國只有外國留學生來華,中國從不派人出國學習。這一局面到鴉片戰爭後才開始轉變。

1101ph008
古代早期私學的上課情形
1101ph008

文翁興學得到漢武帝提倡以後,地方辦學就興盛起來。東漢時,嶺南直至交趾(今越南北部)都有辦學的記載。地方官學主要目的是作為一方文教中心來推廣教化。地方官學既要通過培養賢才在本地起模範作用,又要通過演習禮樂等移風易俗的社會教育活動,來改善本地社會風尚。早期的地方官學興辦完全取決於地方長官的意願,自行辦理,所以並不普遍,興廢無常,良莠不一。宋代起,由朝廷向各地官學委派教官,教官擁有學校管理的自主權,地方當局不得隨意干預學校事務。元代以後,所有的地方各級行政單位都建立了學校。明清時期,只有地方官學的生員(俗稱「秀才」)才有參加科舉鄉試的資格。未入學的讀書人,無論學業高低、年齡大小,都稱童生,童生的入學考試成為科舉之途的第一次拼搏。

bulb

文翁興學

漢代官方率先辦學的不是中央政府,而是漢景帝時的蜀郡太守文翁。當時蜀郡還是未開化的地方,文翁先從郡吏中選派聰慧者十餘人到長安,跟隨博士官學習。當時博士還沒有培養弟子的職責,文翁每年都用私人經費購買一些土產饋贈給博士,以表示酬勞和謝意。數年後,這些人學成歸來。於是文翁在成都立學,招收屬縣子弟入學,學成者都給予重用,或者推薦到朝廷做官。文翁在公堂處理政務時,常讓學生參與;外出視察時,隨從人員中也常有學生,讓他們代表郡府發號施令,官吏民眾見了都羡慕不已。蜀郡於是學風大盛,有些富人家情願出錢以求子弟能夠入學。到漢武帝時,將文翁興學的經驗加以推廣,下令「天下郡國皆立學校官」。文翁不僅是蜀地教化的開拓者,也是辦理地方學校的先驅。文翁興學後來成為千古美談,後人以「文翁化蜀」這一典故來稱頌地方官重視和推廣教化。

書院本是藏書之處,唐代集賢殿書院就是宮廷圖書館。發明印刷術,使過去必須逐字抄寫的書籍可以整版地印出來,為藏書提供了便利的條件,民間學者也將自己的藏書和讀書場所稱為書院。後來,書院就逐漸發展成以藏書為基礎、教學和學術研究活動的機構。這種書院出現在唐末五代時期。宋代統治者鼓勵民間興辦書院,皇帝賜匾額,朝廷賜圖書,地方當局給予房地產資助,使書院興盛起來。著名學者舉辦的書院,往往是一方學術中心,吸引各地讀書人前來求學,在教學、學術研究以及學校管理方面有許多建樹和創意,在古代學校中具有一枝獨秀的地位。

 

漢代獨尊儒學,儒家經典就成為教育的主體內容。在儒學之外,古代還舉辦過多種專業學校。公元二世紀末,漢靈帝喜好辭藻文采,辦起了世界上第一所學習辭賦、小說、繪畫、書法的文藝專科學校──鴻都門學。出自皇帝個人喜好而舉辦的專業學校還有唐玄宗辦的《老子》學和宋徽宗辦的畫學。天文學因為是確定曆法所需,而且古人有觀天象測人事的傳統,所以歷代都很重視,由專門機構司天監培養天文生。醫學也是歷代都有的,唐代在府、州兩級均設立醫學,還舉辦過獸醫學。明清兩代還辦過培養翻譯人才的外語學校,包括周邊國家的各個語種。此類專業學校,都是培養在政府中專門機構供職的專業官吏,而不是可以自由擇業的專業技術人員。數學、法律、軍事等領域的專門人才培養,有的朝代設有專業學校,有的朝代則將其列入普通學校的學習內容。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開設專業學校的國家,門類也最多。

 

在多民族聚居的中華大地上,曾出現過一些少數民族政權。早期的少數民族因文化發展程度低,尚無自己的學校教育,十六國時期的後秦以及後來的北魏,曾仿效中原漢族辦學。到女真族建立金朝,首次為本民族子弟辦起女真國子學和地方女真學,但學習內容仍是中原的儒學。蒙古族建立的元朝疆域空前遼闊,在維持傳統的中央和地方官學的同時,舉辦了蒙古國子學和地方上的蒙古字學,傳授蒙古語言文字,還舉辦了傳授西域波斯語言文字的回回國子學。清朝的江山是以滿族為主體,聯合蒙古族和關外漢族(稱為漢軍)組成的八旗勁旅打下來的,建國後舉辦了各類八旗子弟學校,滿語(或蒙古語)和騎射是八旗學校共同的基礎課程,為的是維護本民族文化傳統和尚武精神。

 

中國古代除了宮廷貴族學校和個別朝代(例如北宋)在地方辦過小學外,官方一般不舉辦初等教育。有條件的家庭由家長為子弟作啟蒙教育,而沒有條件接受家庭教育的兒童,則可以到從事啟蒙教育的私學(統稱蒙學)學習。例如東漢著名思想家王充,就是從「書館」開始他的學習生涯。古代的蒙學,有家族或宗族舉辦的族學,有鄉里舉辦的鄉學,也有教師自己開設的私塾。低層次的蒙學,教會兒童認識日常用字即可;高層次的蒙學,則要完成基本學業,達到可以報考官學當秀才的程度,由此開始科舉之途。蒙學的教學注重多認、多看和多寫,詩文都要求熟讀到背誦流暢的程度。蒙學教師對學生要求嚴厲,盛行體罰。雖然有呆板苛刻的弊病,但在基本功和行為常規訓練上有可取之處。

bulb

體罰

《禮記‧學記》中記載學校應有「夏楚二物,收其威也」。「夏楚」就是責打學生用的篦板之類的器具,設置的目的是威懾學生,倒不是一定要用上。但由於古人提倡嚴師如嚴父,「教不嚴,師之惰」(《三字經》),體罰就是嚴加管教的體現。古代學校盛行體罰,尤其是對蒙學的兒童。東漢著名思想家王充回憶他8歲上「書館」時,一共四十多個學生,幾乎都挨過老師的教鞭抽打,只有他品學兼優,從未挨過打。蒙學的體罰種類多樣,常用有罰站、罰跪、罰功課(將功課重做若干遍)、罰勞役,以及打手心、笞臀等。

鴉片戰爭後,中國無力抵禦西方國家的步步入侵,清政府為了應付日益加劇的社會危機,不得不仿效西方制度進行某些改革,教育改革是其中的重點。1862年,第一所官辦的近代新式學堂京師同文館建立,此後各類專業技術學校和普通學校陸續在各地辦起來。1901年,清政府下令將所有的書院全部改為學堂,其中設在省城的大書院改為高等學堂,設在府城的大書院改為中學堂,其餘書院以及八旗學校都改為小學堂。1904年,清政府頒佈學制,普通教育系統有大學堂、高等學堂、中學堂、高等小學堂、初等小學堂和蒙養院,與普通教育平行設立的有各級實業學堂和師範學堂,從而建立起現代學校體系。1905年,清政府廢除科舉制度,官學也隨之消失。此後各類私塾經過政府改良,轉變為小學。綿延兩千多年的古代學校教育就此退出歷史舞台。

1101ph007
北京國子監平面圖
1101ph007
Author:
Last updated:
2020-05-07

Extended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