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

湯顯祖一生逃不過一個「情」字

30012ph008
湯顯祖像與他所創作的小說人物
30012ph008

湯顯祖的人生哲學是比較矛盾的。他終生徘徊於「儒檢」與「仙遊」、入世與出世之間。在湯顯祖一生中,佔主導地位的還是儒家的人生哲學。具體地說,在49歲棄官回臨川之前,湯顯祖雖然經常流露出佛老之音,但主要奉行的仍是儒家積極用世、憂國憂民、以天下為己任的人生哲學;棄官以後,雖然佛道思想有所上升,隱逸傾向更加強烈,但仍關係民生民瘼、百姓疾苦,無法忘懷世事,做到徹底歸隱。湯顯祖哲學思想的核心是指出了著名的「情至說」,以至肯定「情」是生活的客觀規律,與封建主義「理」的教義相對立。

bulb

民瘼

音:﹝普﹞mín mò;﹝粵﹞man4 mok6,音「文莫」。義:民眾的疾苦。

30012ph005
湯顯祖手跡(原件藏台灣故宮博物院)
30012ph005

縱觀湯顯祖一生的生命實踐,都耽於一個「情」字。他無疑在哲學思想上找到了一個立足點。直到晚年,他在總結一生還說:「歲之與我甲寅者再矣。吾猶在此為情作使,劬於伎劇。為情轉易,信於痎瘧。時自悲憫,而力不能去。」湯顯祖所作之劇,更是以情抗理,「為情作使」的產物。他的「臨川四夢」可說是本諸一個「情」字的衍生物:《紫釵記》寫「一點情癡」、《牡丹亭》寫「生生死死為情多」、《南柯記》寫「一往之情為之攝」、《邯鄲記》寫「一生耽擱了個情字」,儘管其中的「情」有着不同的內涵,但我們卻可以從中看到「情」在湯顯祖思想中的貫穿性。

30012ph006
周育德著《湯顯祖論稿》
30012ph006

湯顯祖的一生是坎坷、痛苦和充滿矛盾的。雖然儒家思想和積極入世的人生態度在他人生觀中佔據主導地位,但濃厚的宗教意識又時時纏繞着他,道教與佛教伴隨終生,成為他一生揮之不去的情緣。毋庸諱言,湯顯祖晚年企圖從禪宗哲學中尋求出路,思想很矛盾、苦悶。這既與「時事多非」,而自己又無可奈何,以及不少親人摯友的相繼謝世有關。達觀於萬曆二十六年、二十八年兩次到臨川,與其辯論「情」與「理」的關係,以及「達(達觀)、卓(李卓吾,即李贄)二老」的殉難也有內在的聯繫。他曾想向無去上人「借一袈裟地,聽龍門說法」。後又自號「繭翁」。逝世前兩年,湯顯祖還一度與友人相約,準備組織「棲賢蓮社」去廬山隱居,作為自己的歸宿,終因父母年老病重而未遂。

30012ph007
黃文錫著《臨川四夢》
30012ph007

湯顯祖既主張「貴生」,珍惜生命,同時又直面死,坦然面對死亡。面對死亡,湯顯祖是何等坦蕩,真可謂是視死如歸。在死神面前,他沒有半點的悲哀、痛苦、膽怯、畏懼,甚至對一度傾心的佛、道二教也不屑一顧,表現出了強烈的無神論傾向。湯顯祖可謂是真正參透了生死。觀察湯顯祖的佛道思想,其始終未能與佛道徒們在認識、行動上完全保持一致,他的一生並沒有從「癡情」中「覺」出,他情障難除,終於不能入佛道之門。

Author:
Last updated:
2018-09-14

Extended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