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國演義》何以成書?
《三國演義》是中國四大奇書之一,顧名思義,它的內容跟歷史上的三國時代有很大關係。在中國歷史上,公元184—265年是東漢末年和三國時代。這八十多年間,中國內部發生過多次戰爭,而且產生了一大批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與文學家。
《三國演義》是中國四大奇書之一,顧名思義,它的內容跟歷史上的三國時代有很大關係。在中國歷史上,公元184—265年是東漢末年和三國時代。這八十多年間,中國內部發生過多次戰爭,而且產生了一大批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與文學家。
《三國演義》由元末明初的羅貫中撰寫,他將蜀漢作為三國的「正統」,認為曹操是違反綱紀的「亂臣賊子」。其實曹操對統一北方、穩定社會起過相當大的作用,《三國演義》從當時的道德觀念出發,沒有肯定曹操的積極作用,把他作為一個典型的反派角色來描繪,對曹操是不太公正的。
《三國演義》由元末明初的羅貫中撰寫,是一部長達一百二十回的歷史小說。這部小說描寫了大量歷史人物,其中對諸葛亮的刻畫最為突出,與諸葛亮有關的故事,如「草船借箭」、「三氣周瑜」、「空城計」等已是家喻戶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