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中国近海扬帆的珍贵记忆

0802ph023
唐朝与日本的主要海上航线图
0802ph023

中国的海岸线长约一万八千公里,造船与航海都有悠久的历史。初时,人们只是在本土沿海航行,后来航行至近邻朝鲜、日本和东南沿海地区。从两汉起,已开辟了印度洋航线,此后历代航海日益发展,至唐代形成了海上丝绸之路,或称陶瓷之路。中国商船将大批陶瓷器贩运至红海西北角的大秦帝国,甚至非洲东海岸。宋代以后,由于使用罗盘导航,航线增多,航海更可横越印度洋和非洲东海岸。在世界航海史上,从中国或东方经过印度洋、绕过非洲好望角直达欧洲大陆的整个海上航线,有一半是中国人所开创。指南针和牵星术引导中国人横越印度洋,这又为欧洲人东来奠定了海上一半航线的基础。

0802ph022
徐福船队东渡日本的可行性航路略图
0802ph022

古人大概凭借独木舟已在大陆沿岸漂流航行了。夏、商、周时代,由于木板船与风帆的问世,人们已开始在近海沿岸航行到今日的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中南半岛。春秋战国时代,人们已积累了一些天文定向、地文定位、海洋气象等知识,初步形成了近海远航所需的技术和相关知识。汉唐之间,海上航行频繁,其中最著名的远航计有:徐福东渡日本、中日朝航线的开通、鉴真东渡和开通西洋航线等。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始皇派遣徐福携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神仙,徐福因此抵达日本。徐福东渡日本的航路可能是从山东半岛出发,穿过渤海口,抵达辽东半岛,再沿朝鲜半岛近海域抵达对马海峡,经冲岛入日本北九州。徐福率领庞大船队,沿近海岸航行绕道而抵达日本,表明古代中国人近海远航的技术和知识已趋成熟。日本和歌山县新宫町附近迄今还有徐福古墓、古祠和徐福碑文,以纪念他率男女、携种粒和耕作农具,开垦种植,养育后代之功。

0802ph021
迎接中国册封使船的日本队伍模型
0802ph021

从汉代起,中、朝、日三国交往频繁。在日本北九州岛福冈县曾出土汉代金印一枚,上刻“汉委奴国王”。中国古代称日本为“倭国”,经过南北朝的航海技术进步发展,到了唐朝,中、朝、日三国海上往来已开辟了多条航海线路:有北路的北线和南线,南路的北线与南线。南路的两条航线是从江浙沿海的楚州、扬州、明州等港出发,向东偏北横越东海,直达日本。鉴真(公元688—763年)是唐朝高僧,扬州大明寺主持。唐天宝元年,日本遣唐使和留学僧邀请鉴真渡海赴日讲佛法,普渡众生。于是,鉴真从公元743年开始历经六次东渡日本的艰难航程。前四次或受官府与寺僧阻挠,或受风浪袭击,船沉绝粮,半途而废。第五次,出海后误将海市蜃楼以为真岛,后随怒涛风浪而飘泊至今日之海南岛。第六次,再从扬州出发,入东海后被东北风吹至阿尔奈波岛,然后北行,经日本列岛后抵达日本。

0802ph024
鉴真东渡日本海上航线图
0802ph024
作者:
上载日期:
2018年10月24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