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202137phn002
廣州荔灣區粵劇藝術博物館內的紅船展品(圖片提供:視覺中國)
202137phn002

粵劇大約起源於清代初年,是以粵語地區為演出地點的表演藝術,也就是以珠江三角洲的地區為主。由於戲班演出的地方並不固定,許多時候需要穿州越市,特別落鄉演出神功戲是戲班最重要的收入,而戲班又需要帶着大量戲服道具上路,因此適當的運輸工具和方法,便成為重要的考慮。由於珠江三角洲一帶河川縱橫,加上當時陸路交通尚未發達,以南方當時的地理情形,水路運輸比陸路更方便可靠,所以戲船很早已出現。有一段很長時間出現「紅船班」,因此,粵劇藝人被稱為「紅船子弟」。

 

紅船的運作

紅船的設計正為行走南方淺窄水路而產生,班主在船頭放一個大箱櫳,標示戲班名字,其他人遠遠也能看得見,就像今天大招牌一樣的作用。當時粵劇界為了方便聯絡往來,在佛山成立瓊花會館,並在各碼頭設瓊花水部,方便紅船停泊。咸豐四年(1854年),粵劇藝人李文茂響應太平天國起事,他是廣東天地會起義領袖之一,遂成為清政府通緝追捕的人物,也令紅船被查封,粵劇演出亦因此沉寂了一段長時間。

202137phn003
瓊花會館,廣東佛山粵劇博物館內展品。(圖片提供:視覺中國)
202137phn003

為何稱為「紅船」?大抵因為船身都掃上紅色,又或者戲曲演出多用於喜慶節日,演出時會掛上許多花牌炮竹,因此稱之為紅,是取其喜慶之意。紅船上有固定的擺設和間隔,也有各種規矩、制度和禁忌,例如供奉華光師父、不許女性上船、不玩水跳河以免觸怒神靈,以求獲得庇蔭,演出順利。為配合生活和演出的需要,紅船戲班本身漸漸發展出完整的架構及嚴謹制度組織,戲班藝人基本上都是住在船上。

202137ph001
油麻地戲院華光師傅位開光儀式(特別鳴謝香港八和會館提供圖片)
202137ph001

隨着時代發展,交通環境轉變,出現鐵路火車,陸路交通方便快捷許多,而且更安全可靠,再不需要依賴水路,紅船戲班的實際需要因而大減。在三十年代初紅船便開始衰落,漸見絕跡。到了今天,曾經參與紅船班而仍在世的老倌,已絕無僅有了。紅船標誌着早期粵劇的發展,也成就了不少優秀傑出的粵劇藝人,紅船的歷史是欣賞粵劇應該認識和重視的。

 

八和的出現

至於八和會館,成立於清代光緒年間,一直都是廣東地區粵劇從業員的專業組織。成立八和會館是期望加強行業團結,保障戲班營業正常開展。在清朝解禁粵劇後,戲班事業恢復,當時不少名伶如薛覺先、馬師曾等都曾加入會館,並且參與不同事務工作。至於香港八和會館,成立於1953年,在廣東八和粵劇職業工會香港分會的基礎上,重新註冊成立,作為香港粵劇工作者一個非牟利性質的行會組織,宗旨也一樣是傳承弘揚傳統粵劇藝術,關注粵劇從業員的生活及專業發展。該會屬下分別有不同屬會,處理不同事務,例如「普福堂」是粵劇樂師的專業機構,也會不定期籌辦粵劇和粵曲音樂演出。過去,香港八和會館亦致力推動和參與公益事業,除在不同慈善籌款場合中表演,造福社會,也曾在上世紀七十年代開辦學校,協助梨園子弟入學。

202137ph002
香港八和會館第一屆理事會(特別鳴謝香港八和會館提供圖片)
202137ph002

香港八和會館是領導和凝聚粵劇業界的行會,在眾多香港不同的藝術範疇中,其角色和歷史都是獨一無二的。過去一段很長時間,香港八和會館予社會大眾一種保守落後的印象,隨着上世紀九十年代由汪明荃接任主席後,努力推動革新組織制度,發展傳承,成功申請成為慈善機構,與不同組織,特別是香港特區政府建立良好溝通和伙伴關係,現在成為香港各藝團中,參與政府演出活動的重要力量。即以爆發新冠疫情的數年為例,香港八和會館發揮極佳行會組織的功能,令粵劇從業員在香港各藝術範疇工作者中,最早獲得發放援助金。另外如「油麻地戲院新秀伙伴計劃」、「八和粵劇學院」及「網上八和頻道」等都非常成功,在推廣和傳承粵劇方面,產生很大作用。展望往後香港粵劇在各方面的發展,香港八和會館仍然居於領導和推動的重要角色。

202137ph003
香港八和會館60周年特刊(特別鳴謝香港八和會館提供圖片)
202137ph003
作者:
上載日期:
2023年08月18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