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愛國梨園——抗戰時期的粵劇

202137ph006
由白玉堂組成的「興中華劇團」,成立於1936年,初名為「勝中華劇團」,後因日本侵華,才改名為「興中華劇團」。
202137ph006

早在上世紀二十年代,省港班已經常在香港演出粵劇。二十世紀初以來,粵劇一直以廣州和香港為演出重鎮,省港戲班和名伶經常穿梭粵、港兩地演出。1931年「九一八事變」,日本發動侵華,形勢開始緊張;1938年廣州淪陷後,不少粵劇界中人紛紛逃避戰火至香港和澳門,兩地亦成為粵劇演出和伶人齊集的地方。這時候,大量粵劇人才湧到香港、廣西、越南等地。因此,三十年代中期及末期,香港的粵劇演出繁多。以1938至1941年為例,粵劇界多位宗師級的名伶均在香港,組織演出的都是「巨型班」,例如薛覺先的「覺先聲劇團」、馬師曾的「太平劇團」、白玉堂的「興中華劇團」、桂名揚和廖俠懷的「冠華劇團」和「勝利年劇團」,當時粵劇演出不但蓬勃,而且不乏佳作。除了演出,由許多劇團的名字,也可見當時伶人傷時憂國,渴望趕走日寇,恢復和平的心情。

 

1941年,日寇侵犯香港。香港淪陷後,很多粵劇藝人都希望移師澳門,因為澳門一直是葡萄牙的殖民地,期間成為戰爭的中立區,相對安定和平,因此各地人士都湧至,人口大增。澳門這時有六七間戲院主力演出粵劇,許多戲班屯駐於此,這段日子,澳門粵劇非常蓬勃,其中最為人熟知的是一代名伶任劍輝。廣州淪陷之前,任劍輝已率領「群芳艷影」在澳門演出,戰爭期間亦留澳門埋班,成為當紅的女文武生,戰後回港,更加是炙手可熱的伶人,無論在舞台或者電影,都成為爭相羅致的對象,深受歡迎,及至日後與白雪仙組成「仙鳳鳴劇團」,更被譽為香港粵劇史上一段矚目傳奇。

 

香港淪於日軍之手後,進入三年零八個月的苦難歲月。在高壓政治下,粵劇劇本和粵曲都受到審查,不能表達絲毫反日情緒。日寇佔港,當時許多粵劇藝人都想方設法離開香港,希望可以逃過在日人強逼下演出。馬師曾最先成功離開,逃至湛江,薛覺先則滯留香港,被日軍強逼重組「覺先聲劇團」,演出數月,其後在澳門演出後潛逃至湛江,並在報上刊登「脫離敵寇羈絆返國服務啟事」,表明自己不願事敵之心。

202137ph007
覺先聲劇團演出的戲橋
202137ph007

當時日軍為了維持歌舞昇平之態,設法籠絡各方藝人,有些伶人不想淪為日軍的宣傳工具,便逃回內地,除了薛覺先和馬師曾,還有唐雪卿、紅線女、上海妹、半日安等。有些伶人因交通阻斷,如桂名揚、麥炳榮、黃鶴聲、黃超武等,就留在美國或南洋等地。有些則逃到澳門,如任劍輝。另外如陳艷儂、譚蘭卿、靚次伯、白雪仙、歐陽儉等,都選擇暫避一隅。而留在香港的粵劇從業員,為了生活,只得繼續舞台生涯,如唐滌生、鄭孟霞、鄺山笑、白駒榮、顧天吾、羅品超、李少芸等,劇本和演出仍然不絕。雖然在二戰期間,不少伶人離開香港返內地或到越南演出,粵劇仍是上世紀四十年代香港的主要娛樂。

 

伶人中,不少都抱有強烈的愛國之心,即以當時最走紅的薛覺先和馬師曾,都可稱得上是「愛國伶人」,其他如主演黃飛鴻電影而廣為香港人熟識的關德興(新靚就),更是粵劇界中著名的愛國老倌。抗日期間,關德興參與組織粵劇團到廣東、廣西與湖南等地義演,其實是抗日宣傳和慰問軍隊的活動,更發起募捐用以支持抗日活動,在當時他就有「愛國藝人」的聲譽。事實上,香港淪陷之前,粵劇界舉行過多次救助難民和賑濟傷兵的義演,同心合力,為支持國家抗日,協助因戰爭的孤苦傷弱傾力演出。除了伶人,以文人為主的編劇群當然也希望以劇本來加入抗日力量。眾多編劇家之中,南海十三郎是其中的愛國人士,也是編寫抗戰劇最多的一人。他強調編寫劇本必要有家國之心,為不同伶人編寫愛國劇本,更鼓勵粵劇團要多演抗戰劇,他對當時一些媚俗取寵的劇本,深惡痛絕。

202137phn008
關德興(圖片提供:一寸光陰/FOTOE)
202137phn008

淪陷時期,亦有一些粵劇承三十年代末的歪風,以庸俗及粗製濫造,滲入不少雜耍式演出,純粹淪為謀生的工具,只求票房,戲班隨聚隨散,沒有甚麼藝術的要求。遊藝班增加在遊樂場作綜藝性演出,不過也因為這樣,一些年輕藝人有演出場地及機會,亦陸續於粵劇界出現,開啟戰後新舊一代伶人的交替。

作者:
上載日期:
2023年08月18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