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香港粵劇的來龍去脈

202137phn001
粵劇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圖片提供:Shutterstock.com)
202137phn001

粵劇是非物質文化遺產,這種戲曲藝術大約起源於清代初年,流行於珠江三角洲以粵語為主的地區。當時陸路交通並不發達,戲班以水路往來,因此戲船很早已出現。可能因為戲船的船身均漆上紅油,或因要有喜慶的彩頭,所以粵戲藝人亦被稱為「紅船子弟」。當時在佛山成立了瓊花會館,並在各碼頭設立瓊花水部,方便紅船停泊。八和會館則在清代光緒期間成立,是廣東地區粵劇從業員的專業組織。至於香港八和會館成立於1953年,是香港粵劇從業員的行會組織,宗旨是傳承弘揚傳統粵劇藝術,關注粵劇從業員的生活及專業發展。

 

回顧香港粵劇的發展,首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出現的著名粵劇伶人薛覺先及馬師曾,這時期稱為「薛馬爭雄」時代。他們不但有很高的粵劇造詣,更改革粵劇及培養後輩,為粵劇界貢獻良多。薛覺先在26歲時組成「覺先聲劇團」大受歡迎,他擅長文武生,但又能反串女角,有「萬能老倌」的稱譽。劇目《胡不歸》是他的代表作。馬師曾在1923年組成「人壽年劇團」,以獨特唱腔而大獲好評。其後,他在三十至四十年代組成「太平劇團」,與薛覺先的「覺先聲劇團」並駕齊驅,成就粵劇界一段光輝燦爛的日子。

 

由任劍輝及白雪仙在1956年組成的「仙鳴鳳劇團」,亦為粵劇界創造了傳奇。她們邀請了天才粵劇編劇家唐滌生執筆,編寫了多齣經典戲寶,如《帝女花》、《紫釵記》、《再世紅梅記》、《牡丹亭驚夢》等,這些劇目至今仍大受歡迎,歷演不衰。任白對演出要求嚴格,由劇本到製作各方面都十分認真,大大提高了粵劇表演的質素,使粵劇邁向典雅及藝術的殿堂。她們在培養後輩方面亦不遺餘力,培養了龍劍笙、梅雪詩、江雪鷺、朱劍丹等粵劇人才,她們所組成的「雛鳳鳴劇團」也成為粵劇班霸,演出叫好叫座。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可說是香港粵劇的黃金時期,名伶輩出,如何非凡、麥炳榮、新馬師曾、鳳凰女、芳艷芬、吳君麗、紅線女、鄧碧雲、羅艷卿、林家聲等,令當時的粵劇界相當興盛。這些伶人為粵劇史留下許多名劇,成為粵劇曲目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當時的編劇家包括有唐滌生、李少芸、馮志芬、潘一帆、蘇翁等。唐滌生更是當中最負盛名之人,有天才編劇家之稱,可惜他在1959年9月14日,為任白所編的《再世紅梅記》在香港利舞台首演之夜,在台下心臟病發而逝,成為粵劇界的一大損失。

 

隨着時代改變,粵劇在香港也面對日漸式微的問題。粵劇要傳承發展,必須培育及教育年輕一輩,讓更多人懂得欣賞,甚至愛上而投身粵劇表演行列。這方面,香港八和會館做了不少工作。該會在粵劇發展基金的支持下,在2012年開展「新秀培訓計劃」,不但培育粵劇新秀的表演造詣,更為他們營造更多表演機會。

作者:
上載日期:
2023年08月18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