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左拖拉時間線瀏覽更多
mainsite_psd_jiawu03_2019_v2-07
mainsite_psd_jiawu03_2019_v2-07

甲午戰爭,中日交戰雙方的陸海軍都是學習西洋後所建立的新式軍隊。就軍力而言相距不遠,因此關鍵在於戰略決心和戰術指揮能力。以陸戰而言,1894年7月戰爭爆發後,戰事首先集中在朝鮮境內。9月,日軍猛攻平壤,掌管新式陸海軍的北洋大臣李鴻章的作戰方針是「先定守局,再圖進取」,結果清將左寶貴戰死,主帥葉志超棄城逃跑。同時的黃海激戰,清海軍亦告失敗。

戰事其後蔓延至中國的遼東半島。日軍突破鴨綠江的江防後,很快佔領九連城、安東、大東溝、鳳凰城,且於11月攻下金州、大連、旅順,四天之內連續屠殺旅順居民,二萬餘人死難。由1894年11月下旬至1895年3月,日軍對山東半島實行陸海夾擊,除攻陷北洋艦隊的威海衛海軍基地外,又從海城分路進攻,佔領牛莊、營口。至此,清軍從遼河東岸全線潰退,陸戰大敗已成定局。

甲午戰爭的陸戰中,日本遠師出征,清軍以逸待勞,為何日勝清負?

答案見下。

mainsite_psd_jiawu03_2019_v2-01
mainsite_psd_jiawu03_2019_v2-01

1894年7月成歡之戰後,清軍敗走,北撤至平壤,力圖堅守,日軍則蓄勢進攻。8月1日正式宣戰後,中日雙方不斷增兵。圖左居中身材肥胖者為甲午戰爭時清軍駐朝鮮主帥葉志超,圖右為日本陸軍大臣兼第二軍司令官大山巖。

mainsite_psd_jiawu03_2019_v2-02
mainsite_psd_jiawu03_2019_v2-02

1894年9月12至15日,日軍猛攻平壤。9月15日,提督左寶貴戰死,主帥葉志超未有力戰即棄城逃跑,當晚日軍攻陷平壤。圖為平壤之役及左寶貴。

mainsite_psd_jiawu03_2019_v2-03
mainsite_psd_jiawu03_2019_v2-03

日軍攻陷平壤後繼續向北挺進,1894年9月25日成功搶渡鴨綠江,控制了朝鮮全境。

mainsite_psd_jiawu03_2019_v2-04
mainsite_psd_jiawu03_2019_v2-04

1894年10月30日,日軍登陸遼東半島花園口。中日陸軍在朝鮮境內激戰時,兩國海軍也在黃海決戰,清海軍亦告失敗。清陸軍撤離朝鮮,海軍又失去制海權,日本乘勝進軍,令戰火蔓延到中國的遼東半島。

mainsite_psd_jiawu03_2019_v2-05
mainsite_psd_jiawu03_2019_v2-05

1894年11月6日,日軍攻陷遼寧金州。圖為金州之役陣亡的清軍士兵。

mainsite_psd_jiawu03_2019_v2-06
mainsite_psd_jiawu03_2019_v2-06

1894年11月7日,日軍攻陷遼東戰略重地大連灣。圖為日軍佔領下的大連灣中心炮台。

mainsite_psd_jiawu03_2019_v2-07
mainsite_psd_jiawu03_2019_v2-07

攻下大連灣後,重要軍港旅順成為日軍下一個目標。1894年11月21日早上,日軍向旅順的椅子山、案子山、松樹山、二龍山、黃金山諸炮台發起總攻。圖為日軍攻打旅順二龍山炮台。

mainsite_psd_jiawu03_2019_v2-08
mainsite_psd_jiawu03_2019_v2-08

1894年11月21日,日軍發動總攻後不到一天時間,即攻陷旅順。

mainsite_psd_jiawu03_2019_v2-09
mainsite_psd_jiawu03_2019_v2-09

旅順陷落後,當地清軍戰意盡失,丟下全城百姓,四散逃跑,日軍隨後追擊。

mainsite_psd_jiawu03_2019_v2-10
mainsite_psd_jiawu03_2019_v2-10

旅順城陷後,日軍一連四天大肆屠殺平民,包括婦孺,二萬多人遇害,是為震驚世界的「旅順大屠殺」。圖為日本隨軍記者所繪的旅順大屠殺景象,可見日軍挨家挨戶殘殺中國百姓。之後,日軍繼續向遼東各處推進,1895年3月,連陷牛莊、營口、田莊台等要地,完全控制遼東半島。由朝鮮到遼東,清軍在陸戰中全盤失敗。

甲午戰爭的陸戰中,日本遠師出征,清軍以逸待勞,為何日勝清負?

日本自明治維新後,一面向德國陸軍、英國海軍學習,一面繼承傳統武士道精神,走上軍國主義的侵略道路。日本對通過朝鮮染指中國的目標明確,故戰前已通過戰略計劃、加強軍力預作準備,又採取突然襲擊、不宣而戰以獲得先機。反觀清朝,自入關後八旗、綠營先後腐化棄甲,對付太平天國都靠湘軍、淮軍支撐大局,洋務運動雖有訓練新式陸軍,但重點在建設海軍,而對陸上新軍的培養較為忽視。戰爭爆發時準備不足,雖宣戰也只為以戰求和,加上主帥棄城而逃令軍心大失。一旦初戰不利,朝廷的主和派便佔上風,千方求歐美調停而無心戀戰,結果貽誤戰機,兵敗如山倒。

本專題主要圖片來源:FOTOE(圖1、2、4、5、7-10)、視覺中國(圖3、6)、其他資料圖片。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