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左拖拉時間線瀏覽更多

甲午戰爭概覽

jiawu_header_1200x400_v3
jiawu_header_1200x400_v3

甲午戰爭是農曆甲午年(1894年)中日兩國爆發的一場大戰。日本經過始於1868年的明治維新而崛起,經濟、軍事迅速發展,急謀對外擴張,欲首先佔領朝鮮以為跳板,進而染指中國。1894年,朝鮮發生東學黨民變,中日同時出兵赴朝,但事變平定後日本卻不撤兵,反於同年7月擊沉清朝的運兵船,並突襲駐牙山之清軍,中日戰爭遂起。

甲午戰爭是東亞兩個鄰國的一場近代戰爭,也是學習西方模式之下兩種改革方式之對決。陸戰方面,日軍先獲平壤戰役勝利,逼清軍退入中國境內,接着過鴨綠江佔九連城、安東,攻下遼東半島的大連、旅順,再登陸山東半島,又連佔牛莊、營口等處。海戰方面,中國北洋艦隊在黃海之戰失利後,退縮威海衛軍港,結果被日海軍封鎖、包圍乃至全殲。

海陸慘敗之下,清廷乃派李鴻章於1895年春至日本.簽訂喪權辱國之《馬關條約》,割讓台灣及澎湖列島,賠償日本軍費及增開商埠,允許日本在華投資設廠。

甲午一戰,中國以堂堂「天朝大國」而為日本「蕞爾小國」所敗,舉國震動。康有為等發起拒約、遷都、變法的「公車上書」,並走向後來的戊戌維新;台灣軍民發動激烈的反割讓戰爭,犧牲慘重;以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黨人則展開推翻清朝的愛國運動。

甲午戰爭激起千重浪,對中國近代的發展影響深遠。

jiawu_timeline_750x715_v6-01
jiawu_timeline_750x715_v6-01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