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左拖拉時間線瀏覽更多

(三)九龍海戰和官涌之戰

mainsite_tushuojindai_xianggangshi3.3_nov22
mainsite_tushuojindai_xianggangshi3.3_nov22

鴉片在中國引起諸多問題──不但損害國民健康、敗壞社會風氣,還使軍隊瓦解、財源枯竭。道光皇帝因而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到廣東查禁鴉片。

林則徐一聲令下,迫英國為首的外國鴉片販子交出煙土二萬多箱,於1839年6月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英國損失慘重,謀以武力解決,大戰一觸即發。

其實鴉片戰爭爆發前,中英已發生了九龍海戰、穿鼻之戰和官涌之戰三次前哨戰,其中兩次發生在香港地區。1839年9月4日,英國駐華商務監督義律(Charles Elliot)親率快船三艘赴九龍山強購食物,被清朝師船阻止。義律命令開火。清朝師船和岸上炮台奮勇回擊,殺傷英軍多名,義律的帽圈也被炮彈打掉,差點喪命。1839年11月3至13日,英軍進攻官涌,「大小接仗六次」,但被駐守的清軍擊敗。英國軍艦和鴉片船逃離尖沙咀洋面。

鴉片戰爭的三次前哨戰中,有兩戰發生在香港,如何反映香港的戰略地位?

答案見下。

mainsite_tushuojindai_xianggangshi3.1_nov22
mainsite_tushuojindai_xianggangshi3.1_nov22

香港歷史博物館內的林則徐雕像。

mainsite_tushuojindai_xianggangshi3.2_nov22
mainsite_tushuojindai_xianggangshi3.2_nov22

1839年6月,林則徐以海水浸化後再沖出大海的方式,於虎門銷煙毀鴉片。(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mainsite_tushuojindai_xianggangshi3.3_nov22
mainsite_tushuojindai_xianggangshi3.3_nov22

1839年9月4日,大鵬協參將賴恩爵指揮九龍海戰。

mainsite_tushuojindai_xianggangshi3.4_nov22
mainsite_tushuojindai_xianggangshi3.4_nov22

十九世紀末的九龍炮台。九龍海戰時,清軍曾從這裏炮擊英艦。(圖片由高添強提供)

mainsite_tushuojindai_xianggangshi3.5_nov22
mainsite_tushuojindai_xianggangshi3.5_nov22

大鵬所城內的賴恩爵將軍府。

mainsite_tushuojindai_xianggangshi3.6_nov22
mainsite_tushuojindai_xianggangshi3.6_nov22

1839年11月3至13日,英軍進攻官涌,被守軍擊退,圖為九龍官涌街(Kwun Chung Street)今貌。

ebook

官涌街開闢於1909年,當時政府興建油麻地避風塘,便把官涌山(曾建有炮台)夷平以取土石築堤,再在原址闢一新路,命名為官涌街。

mainsite_tushuojindai_xianggangshi3.7_nov22
mainsite_tushuojindai_xianggangshi3.7_nov22

官涌之戰後,林則徐奏請在尖沙咀、官涌各築炮台一座。圖為尖沙咀炮台全景。

mainsite_tushuojindai_xianggangshi3.8_nov22
mainsite_tushuojindai_xianggangshi3.8_nov22

尖沙咀炮台近景。1841年炮台被英軍拆毀。

mainsite_tushuojindai_xianggangshi3.9_nov22
mainsite_tushuojindai_xianggangshi3.9_nov22

九龍炮台街(Battery Street)是昔日官涌山炮台所在。

mainsite_tushuojindai_xianggangshi3.10_nov22
mainsite_tushuojindai_xianggangshi3.10_nov22

鴉片戰爭的三次前哨戰,有兩次發生在香港,可見香港歷史與林則徐及鴉片戰爭密不可分,一百多年後,相關的研究依然不絕。圖為:1998年,「林則徐、鴉片戰爭與香港國際研討會」在香港舉行;2005年,林則徐第五代孫、原中國駐聯合國全權代表凌青(右二)伉儷到屯門清涼法苑考察林則徐手書木刻楹聯。

鴉片戰爭的三次前哨戰中,有兩戰發生在香港,這如何反映香港的戰略地位?

這說明香港在中國南方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事實上,早在唐代,屯門已有駐軍。明清兩代,香港屬防禦海盜的範圍。從鴉片戰爭前的九龍和官涌之戰,以及鴉片戰爭後英國迫清廷割讓香港島,都反映香港甚具戰略價值。

本專題圖片,除標注外,皆由劉智鵬教授、劉蜀永教授提供。中國文化研究院已盡力聯繫圖片版權擁有者,倘有問題,請與本院聯繫。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