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左拖拉時間線瀏覽更多

(二)連接國際的銀與絲

mainsite_psd_beifa02_7
mainsite_psd_beifa02_7

澳門在1557年(嘉靖三十六年)開埠後,有賴葡萄牙人在歐洲與亞洲的貿易航線,使澳門迅速發展成國際貿易港。早期澳門主要的貿易航線包括「里斯本—果阿—馬六甲—澳門」及「澳門—長崎」。1580年(明萬曆八年)起,葡萄牙受西班牙國王統治,「墨西哥—馬尼拉—澳門」航線也隨之開通。由於澳門的航線以白銀和絲綢為主要貨物,因此這些航線又稱為「海上銀絲之路」。

在十七世紀初期,澳門極具價值的地位引起荷蘭人前來爭奪,1622年(天啟二年)更派遣軍隊入侵,但被葡萄牙人擊退。然而,澳門在1639年(崇禎十二年)起受到多方面衝擊,往來長崎、馬尼拉和馬六甲先後被切斷,加上清初的遷海令,一度令澳門的貿易陷入重挫,直到康熙皇帝在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重新開海後,才漸漸恢復。

澳門的外文名「Macao」是怎樣來的?

答案見下。

mainsite_psd_beifa02_1
mainsite_psd_beifa02_1

1607年出版的《東印度群島圖》(Collectiones peregrinatiorum in Indiam orientalem et Indiam occidentalem)中的澳門港,可見在十六世紀末澳門已經是相當繁華的港口。

mainsite_psd_aomen_02_2_v2
mainsite_psd_aomen_02_2_v2

    日本繪師狩野內膳的《南蠻人渡來圖》(南蠻屏風),描述葡萄牙商船在十六、十七世紀抵達日本港口貿易的盛況,日本人稱之為「南蠻貿易」。

ebook

在澳門早期的貿易航線中,來往澳門與長崎的中日貿易航線獲利最為豐厚。1523年「寧波之亂」後,明朝大幅減少與日本的貿易,但兩國之間卻對對方的貨物存在巨大需求:明朝需要大量日本出產的白銀作貨幣,而日本則熱衷於中國出口的生絲、茶葉和瓷器,使新來的葡萄牙人得以擔當兩國貿易的中間人。(註:「寧波之亂」發生於1523年,日本大名細川氏和大內氏各自派出對明朝的貿易使團,兩團抵達浙江寧波後發生衝突,殃及寧波一帶居民,有前往平亂的明朝官兵戰死。此事令明朝加強海禁,中日貿易大受打擊。)

據《利瑪竇中國劄記》(De Christiana expeditione apud Sinas)所述,葡萄牙商人每年參與在廣州舉行的兩次交易會。每年一月,葡萄牙的中日貿易船隊抵達澳門港,並前往廣州銷售印度和東南亞的貨物(如香料、藥材和布料等),以換取絲綢、茶葉等貨物,再前往日本長崎把中國貨物換取白銀等。之後,貿易船隊乘季風返回澳門,並且參與六月在廣州的第二次交易會,用白銀及其他日本貨物換取中國貨物。最後,葡萄牙的貿易船隊帶着中國和日本的貨物返回馬六甲或果阿出售。

mainsite_psd_beifa02_3
mainsite_psd_beifa02_3

1584年由奧特柳斯(Abraham Ortelius)出版的《世界概貌》(Theatrum Orbis Terrarum)地圖集,當中有一幅歐洲最早的中國地圖,圖中所記Macoa正是澳門。

mainsite_psd_beifa02_4
mainsite_psd_beifa02_4

荷蘭人林旭登(Jan Huyghen van Linschoten)在1595年出版的《葡屬印度水路誌》(O Itinerário, Viagem ou Navegação para as Índias Orientais ou Portuguesas)中繪畫的中國人。

mainsite_psd_beifa02_5
mainsite_psd_beifa02_5

                                              《葡屬印度水路誌》中繪畫的中國官員形象

mainsite_psd_beifa02_6
mainsite_psd_beifa02_6

                  得勝花園在1871年由澳葡政府建造,以紀念1622年6月24日的葡荷澳門之役,相傳荷蘭軍隊在這裡遭到炮轟,成為戰事的轉折點。

ebook

十七世紀初期,荷蘭人進入亞洲海域,並開始進攻西班牙及葡萄牙在亞洲的港口,澳門是對華貿易的重要港口,自然成為荷蘭人的目標。1600年代,荷蘭艦隊數次嘗試進攻澳門,但都未能成功。

1622年6月22日,荷蘭東印度公司派出十多艘戰船、六百多名士兵抵達澳門海域,並在24日發動進攻。荷蘭士兵在劏狗環登岸,再向澳門城進發。葡萄牙人雖然人數不及敵人,但頑強抵抗。當荷蘭軍抵達二龍喉附近時,耶穌會士在大炮台上發炮擊中敵人的火藥馬車,加上城內的士兵和黑奴增援,荷蘭人不敵而最終敗退。

這場「澳門之役」是澳門史上最大規模的戰事。雖然荷蘭人未能佔據澳門,但他們先後轉至澎湖及台灣經營,甚至在1639年取代葡萄牙人與日本的貿易。

mainsite_psd_beifa02_7
mainsite_psd_beifa02_7

                          1635年的澳門地圖。在1622年的澳門之役後,葡萄牙人在澳門修建城牆和多座炮台,以保護城市免於海盜和敵軍入侵。

mainsite_psd_beifa02_8
mainsite_psd_beifa02_8

大炮台是澳門半島的小山丘,由於其重要的戰略位置,耶穌會士在1617年修建炮台,其後在1623年,第一任澳門總督馬士加路也(Francisco Mascarenhas)佔據炮台,作為最早的總督住所。

mainsite_psd_beifa02_9
mainsite_psd_beifa02_9

                              燒灰爐炮台是澳門南灣其中一座炮台,與嘉思欄炮台一樣共同防衛南灣海灣。

mainsite_psd_beifa02_10
mainsite_psd_beifa02_10

                              媽閣廟是澳門三大古廟之一,而廟宇的建造時間可追溯至1605年(萬曆三十三年)。

ebook

三大貿易航線曾經為澳門港帶來繁華,但在十七世紀時一系列事件衝擊這些航線,並使澳門陷入危機之中。

在1639年,德川幕府為了阻止基督教的傳播,下令禁止葡萄牙商船進入日本,「澳門—長崎」航線自此結束。1640年,葡萄牙向西班牙發動戰爭,以結束西班牙國王的統治,其後戰事蔓延至海外,促使「澳門—馬尼拉」航線中斷。1641年,荷蘭人攻佔葡萄牙人控制的馬六甲,不僅重挫葡萄牙人在東南亞的勢力,更使「澳門—果阿」航線受到威脅。與此同時,明朝和清國的戰爭也影響澳門與內地的貿易。

在短短的時間內,澳門與中國、日本、西班牙和印度(與歐洲)的航線不是中斷就是受影響,經濟更是陷入蕭條。

澳門的外文名「Macao」是怎樣來的?

在《利瑪竇中國劄記》所述,澳門「豎立着一座受人尊崇的偶像,被稱為『阿媽』,因此那個地方便稱為Amacao,翻譯成我們的語言就是『阿媽的港灣』。」從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Matteo Ricci)的描述中,相信澳門已有一處供奉天后的神龕,這或許就是今天的媽閣廟,而「Macao」的發音很可能源於「媽閣」。

本專題主要圖片來源:澳門遺產學會副理事長勞加裕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