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為何被稱為中國的「國球」?

中國乒乓球是中國體育一張特殊的名片,不僅在國際賽場上有着輝煌的戰績,在民間也廣泛普及,人們甚至把乒乓球稱為中國的「國球」。為何中國乒乓球隊表現如此出色?為何乒乓球在中國有這麼大的影響力?

2016年8月18日,里約奧運會乒乓球男子團體決賽現場,觀眾們屏息注視着,衛冕冠軍的中國隊與傳統強隊日本隊,誰能獲得本屆奧運會乒乓球比賽的最後一枚金牌。

比賽過程並無太大波瀾。雖然第二場日本隊水谷隼險勝中國隊許昕,但在其他場次,中國隊沒有給日本隊太多機會。最終中國隊3-1戰勝日本隊,獲得乒乓球男團冠軍,包攬了本屆奧運會四枚乒乓球金牌(男、女單打、男、女團體)。

這是中國乒乓球隊連續第三屆包攬奧運會四枚金牌。自1988年乒乓球進入奧運會以來,共產生了32枚金牌,中國隊獨得24枚。在其他國際乒乓球賽事中,中國乒乓球隊的戰績也是一騎絕塵。

在國內,乒乓球被稱為中國的「國球」,頗受青睞。為何中國乒乓球隊擁有如此輝煌的戰績?為何乒乓球在中國有這麼大的影響力?

20160818102916952ta-
中國乒乓球隊獲得里約奧運會男子團體冠軍,左起:許昕、馬龍、劉國梁(主教練)、張繼科(來源:中新社)
20160818102916952ta-

 

乒壇霸主

乒乓球運動在十九世紀末起源於英國,二十世紀初傳入中國,並在國內逐漸傳播。但乒乓球在中國真正火熱起來,則要到1959年。

1959年第25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簡稱世乒賽)在當時的西德多特蒙德舉行。中國選手容國團連克強敵,獲得男子單打冠軍,這也是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個世界冠軍。容國團回國後,先後獲得毛澤東、周恩來、賀龍等國家領導人的接見。恰逢當年是建國十周年,周總理更是把容國團奪冠和十周年國慶列為1959年的兩大喜事。這個冠軍極大地鼓舞了中國人民的士氣,增強了國人的自信心。

ebook

上世紀五十年代初,由於一些國際運動組織允許台灣國民黨政權以「中華民國」的身份參與國際賽事,新中國政府為嚴正立場,決定退出包括奧委會、國際田聯、泳聯、籃聯等多個組織。而時任國際乒聯主席蒙塔古(Ivor Montagu)是著名的左翼人士,對中國態度十分友好,所以新中國能順利加入國際乒聯,取得參加世乒賽的機會。

很快,中國取得了1961年第26屆世乒賽的主辦權。這是新中國第一次承辦國際大賽,全國上下非常重視。在當時國內經濟條件十分有限的情況下,國務院專門撥款修建北京工人體育館,作為世乒賽比賽場館。在這屆世乒賽上,中國隊一舉獲得男團、男女單打三項冠軍,舉國歡騰。中國乒乓球隊的競爭力令世界矚目。隨後的兩屆世乒賽,中國隊再獲得多項冠軍,其中莊則棟更是實現了男子單打「三連冠」。

20050724107a-
乒乓球名將莊則棟(來源:中新社)
20050724107a-

 

「文革」中,競技體育事業完全停滯,直至1971年才逐漸恢復。這一年,中國乒乓球隊參加了第31屆名古屋世乒賽,過程中還發生了一段小插曲。美國隊員科恩(Glenn Cowan)為了趕去體育館,無意中坐上中國代表團的車。由於中美兩國長期處於敵對狀態,車上雙方一度沉默。只有莊則棟與其握手寒暄,並交換了禮物。事後,兩國以此為契機,進行乒乓球隊互訪,從而結束了中美20多年來人員交往隔絕的局面,最終促成1972年中美建交。這就是著名的「乒乓外交」。

從第31屆世乒賽開始,中國乒乓球隊恢復參與各項國際大賽。截至2019年,中國隊在乒乓球三大賽(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世界盃乒乓球賽、奧運會乒乓球比賽)上,共獲得241項冠軍(包括單項和團體),大幅領先於其他國家。在亞洲錦標賽、亞運會等比賽上,中國隊亦擁有巨大的優勢。多年來,中國乒乓球隊不斷湧現出像鄧亞萍、劉國梁、孔令輝、張怡寧、王楠、張繼科、馬龍等名將,球迷亦將中國乒乓球隊稱為「夢之隊」。

中國乒乓球隊能領先世界幾十年,依靠的是不斷的技術創新。上世紀七十年代,中國乒乓球隊就已經確立了「快、狠、準、變、轉」的主流打法,並不斷豐富。八十年代末,歐洲兩面弧圈球打法的成熟,嚴重威脅中國選手左推右攻近台快攻打法。中國隊以劉國梁為代表,嘗試直拍橫打技術,保持住了戰績優勢。

main_site_illustration_pingpangqiuqiupai_v2-01-
main_site_illustration_pingpangqiuqiupai_v2-01-

 

進入二十一世紀,國際乒聯先後將比賽用球直徑改為40毫米,又將每局21分制改為11分制,還規定發球實行無遮擋。這些都是為了限制中國乒乓球隊的優勢,增加比賽的偶然性。但中國選手很快適應了新規定,領先格局始終沒有改變。

 

大眾運動

中國乒乓球隊取得的輝煌戰績,與乒乓球在國內的廣泛普及也是分不開的。

1959年,容國團奪冠直接推動了乒乓球運動在大眾體育中的發展。受此激勵,上海市各學校、工廠開展以打乒乓球為主的冬季鍛鍊,共有將近30萬群眾參加。1960年在北京市政府相關部門的組織下,北京約有26萬餘中小學生參加乒乓球的活動。

1961年北京世乒賽上中國隊勇奪三冠,群眾的熱情更是進一步地激發。據國手徐寅生回憶,那時中小學生幾乎是人手一拍,到處可以看到他們打乒乓球的身影。1961年5月1日,北京市人民歡度國際勞動節,由數千人組成的方陣,人手一拍,表演各種打乒乓球的姿勢,接受天安門上國家領導人的檢閲。也是從這時開始,乒乓球作為「國球」的稱呼漸漸流傳開來。

當然,乒乓球與其他運動相比,也具有更易普及的優勢。乒乓球運動佔地少,只需一張球枱、兩個球拍、一個球,室內室外皆可開展,而且花費便宜,規則簡單易學,是真正的平民運動。另外,乒乓球運動沒有直接的身體接觸和對抗,強度小,因此產生的運動損傷較少,運動量也易於掌控,適合各個年齡層的人群。

根據有關報導,在中國有1000萬人經常性地參加乒乓球比賽,3億人會偶爾打打乒乓球,群眾基礎深厚,這是其他國家難以企及的數字。不論是在球館還是露天的球枱,人們既可以鍛鍊身體,也能在其中找到體育運動的快樂。

20170712103410967c-
武漢體育學院的大學生和合肥琥珀中學的中學生與鄉村留守兒童一起打乒乓球(來源:中新社)
20170712103410967c-

 

在深厚的群眾基礎之上,中國乒乓球還建立了比較完善的人才培養和訓練體系。首先,自新中國成立起,全國就建立了三級訓練體系(區縣乒乓球體校—省市級乒乓球專業隊—乒乓球國家隊)。這種金字塔式的訓練結構不僅保證了運動員訓練的連續性,同時促進了運動員競技水平的可持續遞增,確保乒乓球人才培養的系統化發展。其次,國家體育總局乒羽中心從基層訓練機構中,評選了多家「全國乒乓球後備人才基地」,它們為不同省市隊伍乃至國家隊輸送了大量高水平青少年運動員。

另外,中國乒乓球職業聯賽及乒乓球俱樂部也逐漸規範化,它們為乒乓球選手提供了訓練、參賽及上升的機遇。由於國內選手藏龍臥虎,乒乓球界甚至流傳着這樣一句話:獲得一個全國冠軍比世界冠軍更難。在良好的商業環境下,外國好手也紛紛到中國參賽,通過交流比拼,縮小其他國家與中國乒乓球水平的差距。

在中國的各個高校及民間,同樣活躍着一群乒乓球愛好者。大學生乒乓球錦標賽、校長杯、「誰是球王——中國乒乓球民間爭霸賽」等民間乒乓球比賽,使乒乓球愛好者有更多機會相互切磋,實現夢想,大大促進了乒乓球在中國的普及和發展。

20130715044fa-
「誰是球王」成人組女單冠軍呂維(右)與世界冠軍劉詩雯(左)過招(來源:中新社)
20130715044fa-

 

「國球」記憶

中國乒乓球逐漸發展成「國球」,主要得益於國際賽場的出色戰績及民間的廣泛普及,而在這一過程中,「國球」還具有巨大的象徵意義與內涵。

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國家急需一些能夠振奮國人信心、提升民族自豪感的成就出現,容國團奪冠及1961年北京世乒賽的舉辦正正激發了民眾的愛國情緒。改革開放後,中國乒乓球的戰績更加穩定,霸主地位難以被撼動,每一次中國乒乓球隊員奪冠,都成為為國爭光的典範,代表着國家榮譽。這都使得乒乓球的「國球」稱號深入人心。

觀眾們在賽場上為國加油,奪冠後賽場上升國旗、唱國歌等儀式,都讓乒乓球凝聚起了民眾的國家認同,成為了新中國幾代人特有的集體記憶。

對於許多人而言,中國乒乓球隊員在場上所表現出的永不服輸,自強不息的拼搏精神也成為他們的人生信條。

第26屆世乒賽男團決賽最後一場,容國團在上場前喊出豪言:「人生能有幾回搏,此時不搏何時搏?」最終幫助中國隊奪得男團冠軍。他的吶喊一直激勵着許多中國體育人。

鄧亞萍曾因身材矮小受到省隊和國家青年隊的質疑,但她憑藉刻苦訓練,成為國家隊主力,並成就「大滿貫」。國際奧委會前主席薩馬蘭奇(Juan Antonio Samaranch)就評價道:「鄧亞萍那種不服輸的勁頭,代表了運動員的風貌,也完美地詮釋了奧林匹克的運動精神。」這種奮勇進取、無畏無懼的精神,如今早已超越了體育,向人們傳遞着人生的動力和信心。

book

鄧亞萍職業生涯共奪得兩次奧運會冠軍(1992年、1996年)、三次世錦賽冠軍(1991年、1995年、1997年)和一次世界盃冠軍(1996年),是乒乓球歷史上第二位大滿貫得主,也是首位女子大滿貫得主。

 

一代代乒乓球隊員踐行着永不服輸的「乒乓精神」,為中國社會帶來了積極的正能量。乒乓球作為特殊的文化符號,承載着國人的光榮與夢想,當之無愧成為中國人心目中的「國球」。

 

 

參考資料:

《國球為何長盛五十年?》  光明日報  2011/4/12

《對乒乓球運動普及與發展的幾點思考》  徐睿卿、裘鵬  吉林體育學院學報  2006年第4期

《國家認同與集體記憶:「國球」乒乓的塑造過程及象徵意義》  李根、高嶸  沈陽體育學院學報  2019年第4期

《乒乓球作為「國球」的文化解讀》  白敬峰  現代傳播  2014年第12期

上載日期:
2020年02月20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