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1216phn005_01
1216phn005_01

安徽是中國東部的一個省份,簡稱「皖」。該省南部統稱皖南,皖南南部古代行政區劃為徽州。皖南有個縣叫黟縣,黟縣的西遞村和宏村被列入聯合國的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這兩個村落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是因為其獨特的村落民居建築,更寄寓中國明清時代的社會狀況、經濟狀態及文化意識,保存完整的、真實的歷史文化資訊,而成為世界文化珍寶。像西遞、宏村這樣的村落在安徽省南部有幾百個。

 

皖南地處丘陵地帶,境內多山,風景秀麗,與外界相對隔絕,開發晚於土地肥沃的中原地區。在晉朝、唐末、南宋因中原政局動盪,大量中原人口三次南遷,一些中原官宦之家看中這片可以避亂的世外桃源,率族遷入徽州。皖南一帶富饒的生活和獨特歷史文化的眾多古村落慢慢形成。

 

徽州山水秀麗,但資源缺乏,人們為了生存,只好外出經商,當地有民謠:「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歲,往外一丟。」南宋以後,中國文化中心南移,經濟中心也隨之南移,徽州人善於經商,南宋之後,徽商勃興。在十四世紀到十九世紀的明清時期,是徽商的鼎盛時期,也是徽州文化的鼎盛時期,我們今天在徽州看到的古民居建築大多數是這一時期留下的。

 

在農耕文明時期,中國人鄉土觀念很強。徽商經商成功,都要回家興建家宅,整修村落環境。皖南大量古村落的建築訴說着徽商五百年鼎盛時期的歷史。

 

皖南古村落承載哪些文化資訊?村落設計體現中國文化精神,處處體現「天人合一」的哲學觀念和風水理念。在徽州,一個村落往往由一個族姓聚集而居,在族長的統領下,聽從風水師的建議,統一進行村落規劃,在利用山形的同時,充分利用水勢。如宏村設計為牛形,山為牛頭,樹為牛角,橋為牛腿,並鑿造一條近千米長的山渠作為「牛腸」,挖掘數千平方的南湖作為「牛肚」。設計者利用水系改善環境,並為牛形村增添了靈氣。

 

民居建築滲透儒學文化。徽派建築在中國民居建築中具有鮮明特色,白牆青瓦,宣示徽商辛苦經營,「一清二白」。修築高高的馬頭牆,一旦遇上火災,不殃及鄰居。徽派建築風格素潔秀雅,造型別具一格,布局緊湊,結構奇巧多變,裝飾精緻優美,陳設精巧細緻。

 

到皖南看建築,應看古民居、古祠堂和古牌坊,合稱徽州古代建築的「三絕」。

 

漫步徽州古村落,可欣賞村落民居與山水的交融,體味古人「天人合一」的觀念,也可細品每一個建築細節,每一塊磚雕、木雕、石雕都在講述一段歷史故事。建築廊柱處處可見精心編撰的對聯,比如:「能吃苦方為志士,肯吃虧不是癡人」;「綿世澤莫如為善,振家聲還是讀書」。文字通俗易懂,看一遍就能記住,可以體味到古村落建造者們的一片苦心,對後人的殷殷叮囑。

作者:
上載日期:
2020年09月16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