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金银币在何时面世?

0901ph022
西汉时期的金饼
0901ph022

金银很早就成为人们喜爱的装饰品。后来,金银又因其天然的优势而逐渐成为货币。质地均匀,可以任意分割或熔合;质量经久不变,量小值大,便于携带和储藏。黄金的采集难度和冶炼技术要求远低于白银,所以早期黄金的产量比白银多,价值比白银低,在亚洲,黄金与白银之间的价值比达到1:8,黄金的使用范围也比白银广。

 

爰金是现存最早的金币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是盛产黄金之地,“黄金珠玑犀象出于楚”,因此铸有爰金等饼状或块状的金币。爰金,俗称“金饼”、“饼金”、“印子金”、“金钣”,是迄今已有实物作证、中国最早的金铸币。

 

爰金铸成扁平的块状,块内有若干方形、圆形金印,印文一般两个字,一是“爰”字,另一是地名。爰金以钤印“郢爰”者为多,郢是楚国的都城,即现在的湖北江陵。后来楚国屡次迁都,于是又有“陈爰”、“鄟爰”等。每块金币上的钤印数目不等,曾经发现过带有60个印记的爰金,每一钤印的小方块重量也不同,重的达20-30克,小的只有4-5克,成色一般在95%以上,有的达99%。

0901ph020
战国时期的郢爰金版
0901ph020

宋元银锭以轻重论值

为了使用方便,历代多把白银铸造成一定的形状,主要是铤形和饼形。“铤”源于“梃”,原指木棍,银铤就是长条状或板状的银块。“铤”与“锭”读音相近,北宋以后,民间口语常常称白银为“锭”,铤字使用日少,银铤于是改称银锭。

0901ph023
宋代银锭
0901ph023

自元朝迄清末民初,银锭以船形为主,这种“元宝”银成为通用的银铸币形式。元宝的船形制式虽然落后,但与中国人携带钱财的习惯相适应。从前中国人携带钱财,经常是用布包好缠在腰间,所谓“腰缠万贯”即由此而来,船形正是便于缠在腰间,左右各一个。

 

最大的元宝重达500两,常见的则为50两,也有5两、10两的小元宝,上面一般铸有文字,如铸造地名、重量和银匠姓名等等。元宝仍为秤量货币,使用时需要鉴定和秤量,也可以剪凿。

0901ph019
元代将银锭之外的银铸币统称元宝,形状逐渐变为马蹄形。
0901ph019

明清银两成本位货币

银锭、银元、银钱是指具体的铸币形制,银两则是一种货币制度。 明代中后期,国家以银两作为纳税的法定通货和财政收支的计算单位,并规定了银两与铜钱之间的比价关系,银两制度略具雏形。

0901ph018
明代银锭
0901ph018

清政府进一步规定,征税起点在一两以上者必须收银两,政府会计都用银两计算,纹银为银两的标准成色,银两与制钱(官家铸造的钱币)的比价为1两:1,000文。银两被赋予了本位货币的主要性能,成为法定本位币,银两制度正式确立,并一直延续到1933年国民政府废两改元为止。

0901ph021
咸丰年间的银锭
0901ph021
作者:
上载日期:
2018年10月26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