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古代保存纸张有妙法

0815ph030
具有防虫功能的唐代写经纸
0815ph030

纸张毕竟是以自然界的植物为原料,虽然经过人工化学处理,但植物吸引虫类的生态定律仍然没变。古人于是研究防止纸张被虫蛀、防潮和防洇的方法。

 

魏晋六朝流行一种经过加工的黄色纸,称为染潢纸,用来加工的染料具有防虫功能。染潢纸所用的染料是黄柏(古称黄蘗)的干皮,黄柏皮内含生物碱,主要成分为小柏碱,是古代的杀虫防蛀剂。古法把黄柏皮晒干,并碾成细粉,以其水溶液染纸,从而造成黄色并带有防虫防蛀功能的纸张;宋代则用椒实汁染纸杀虫;明清时代广州一带则常用万年红纸附于书刊的首尾页,这样既可防虫蛀,也可延长古纸的寿命。

 

隋唐时代,造纸加工技术更精湛,为了增加纸张的防水性,于是就有蜡质涂布的加工技术。据宋人张世南《宦游纪闻》记载,唐代硬黄纸的加工方法,首先用黄柏皮染成黄色,再在纸上涂以黄蜡,因而纸质厚重光亮,可以保存一千年,难怪硬黄纸在唐代就已经是一种名贵纸。

0815ph031
敦煌千佛洞《金刚经》局部图
0815ph031
0815ph032
敦煌千佛洞《金刚经》卷轴装
0815ph032

施胶技术是古代纸张防洇的加工方法,初时用来堵塞纤维间的孔隙,增加纸张对液体透过性的阻抗能力,防止墨汁和颜料洇开。施胶技术在魏晋南北朝就已经出现,最初的施胶剂是淀粉糊,虽有良好的受墨性,但缺点是纸张存放一段时间后容易龟裂,甚至有些小片隆起纸面,破坏了墨迹。于是在书画名家辈出的唐宋就改用动物胶和植物胶作施胶剂,最常用的是明胶,由动物的皮、骨、韧带、腱等加入沸水中一起煮而得到一种含有各种氨基酸的朊,制胶后涂于纸面或加入纸浆中直接捞纸。唐代皇帝的诏书、敕令都用这种经过施胶的防洇纸。

0815ph033
《律藏初分第三》所用的纸是早期的施胶纸
0815ph033
作者:
上载日期:
2018年10月25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