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左拖拉時間線瀏覽更多

(七)「先安內後攘外」政策 與「一二九運動」

mainsite_psd_kangzhan07_9
mainsite_psd_kangzhan07_9

日本侵華之所以在東北、華北屢屢得益,固然因其蓄謀已久、實力雄厚,但也與國民政府的「不抵抗」或專待其他列強調停有關。「不抵抗」的重要根源則來自「先安內後攘外」思想和政策。早在1931年7月23日即「九一八事變」前夕,蔣介石就發佈了《告全國同胞一致安內攘外》一文,稱「抗日必先剿匪,攘外必先安內,安內以攘外,剿匪以抗日」。當時的安內,主要指剿共,由於國民黨政府忙於從南到北圍剿中共的農村根據地,於是對日本侵略每每妥協、姑息及退讓。

國民黨的剿共優先於抗日,引致全國人民普遍不滿,紛紛要求停止內戰、一致抗日。其中較具代表性的是「一二九運動」。日本進侵華北激起各階層人民的憤慨。1935年12月9日,在中共策劃領導下,北平大中學生數千人舉行抗日救國示威遊行,反對「華北自治」,以捍衛中國領土完整。儘管受到軍警阻撓、鎮壓及逮捕,學生們還是長期堅持抗爭,如12月12日北平學生舉行第五次示威遊行,高呼「援助綏遠抗戰」等口號,12月16日,北平學生和各界群眾萬餘人又再次示威遊行。之後,華北學生組成了南下宣傳團,深入人民中間宣傳抗日救國,杭州、廣州、武漢、南京、上海等地也相繼舉行遊行示威。1936年11月,主張抗日的沈鈞儒等「七君子」被捕,更將全國抗日輿情推上高峰。

民國以來,國民政府屢提「攘外必先安內」,此說是否蔣介石首倡?

答案見下。

mainsite_psd_kangzhan07_1
mainsite_psd_kangzhan07_1

1932年3月4日,蔣介石親寫關於安內攘外的訓示,上有「攘外必須安內」之語。

ebook

南京國民政府自成立起,對內面對新軍閥和中共挑戰,對外則面對日本侵略。蔣介石堅持先以武力安定國內局勢,尤其必須消滅共產黨,再對付日本。而在完成安內前,須盡量忍辱妥協,避免與日本開戰。這種政策稱為「攘外必先安內」或「先安內後攘外」。隨着日本侵華日烈,該政策受到國內越來越大的反對。

mainsite_psd_kangzhan07_2
mainsite_psd_kangzhan07_2

「九一八事變」後,東北淪陷,全國反日情緒高漲。1932年12月,上海、南京、青島等地學生先後舉行抗日請願和遊行,蔣介石(圖中穿黑色上衣者)不得不到中央軍校禮堂接見請願的學生。

mainsite_psd_kangzhan07_3
mainsite_psd_kangzhan07_3

1935年12月9日,中共在北平發動數千學生,舉行抗日救國示威遊行,高喊「停止內戰,一致對外」等口號,是為「一二九運動」。

mainsite_psd_kangzhan07_4
mainsite_psd_kangzhan07_4

「一二九運動」期間,學生遭軍警鎮壓。

mainsite_psd_kangzhan07_5
mainsite_psd_kangzhan07_5

                  參與「一二九運動」的學生沒有向政府的壓力屈服,反而力圖將運動擴大。圖為學生組織宣傳團向民眾宣傳抗日。

mainsite_psd_kangzhan07_6
mainsite_psd_kangzhan07_6

                「一二九運動」蔓延至首都南京,南京學生向國民政府請願。

mainsite_psd_kangzhan07_7
mainsite_psd_kangzhan07_7

「一二九運動」蔓延至最大工商業城市上海,上海學生向當局請願。

mainsite_psd_kangzhan07_8
mainsite_psd_kangzhan07_8

               「一二九運動」蔓延至華中大城市武漢,武漢學生遊行示威。

mainsite_psd_kangzhan07_9
mainsite_psd_kangzhan07_9

               「一二九運動」蔓延至華南大城市廣州,廣州學生遊行示威。

mainsite_psd_kangzhan07_10
mainsite_psd_kangzhan07_10

1936年的七君子被補事件,將抗日輿情推向高峰。圖為1937年7月31日,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的七君子獲釋出獄前合影,左起:王造時、史良、章乃器、沈鈞儒、沙千里、李公樸、鄒韜奮。

ebook

1936年5月31日,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在上海成立,鼓吹抗日救國。當局於同年11月23日逮捕了該會的王造時、史良、章乃器、沈鈞儒、沙千里、李公樸、鄒韜奮,時人稱為「七君子」。「七七事變」後,全面抗戰展開,七君子獲釋。「一二九運動」及七君子被捕事件,令國民政府的「先安內後攘外」政策承受更大壓力。

民國以來,國民政府屢提「攘外必先安內」,此說是否蔣介石首倡?

北伐戰爭後,國民政府面對中共及各地新軍閥的反抗,力行「攘外必先安內」政策。1931年7月23日蔣介石發佈了《告全國同胞一致安內攘外》一文。同年11月30日蔣在任命顧維鈞署理外交部長的訓詞中說:「攘外必先安內,一統方能禦侮。」1932年12月14日,蔣介石在《修明內政與整飭吏治》演說中說:「如果內部不能安定,不但不能抵抗外侮,而且是誘致外侮之媒。」1934年7月,他在廬山對軍官訓練團所作題為《抵禦外侮與復興民族》的演講中強調:「安內是攘外的唯一前提和必要的準備工作,現在禦侮救國、復興民族惟一要道,就是先求國內的和平、安定、統一、集中。」不過,「攘外必先安內」詞源並非來自蔣介石,而是有其深遠的歷史淵源。

在中國歷史上,當內外交困、面臨重大統治危機時,歷代統治者為應付危機、維護統治,常常以安內為先。早在東周時期,管仲為春秋第一霸齊桓公提出「尊王攘夷」口號,意即先尊周王以安內,然後才能攘外夷。西漢景帝時晁錯力主削藩,認為「攘夷必先安內」。到了北宋初年,趙普在給宋太宗的奏摺中更明確地說:「中國既安,群夷自服。是故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內。」南宋岳飛也曾上書宋高宗:「臣竊惟內寇不除,何以攘外?」明洪武六年,太祖對兵部臣曰:「攘外者所以安內,練兵者所以衛民。」明臣于謙在奏疏中說:「強兵以足食為本,攘外以安內為先。」種種先例,說明「攘外必先安內」在中國歷史上並不鮮見。

本專題主要圖片來源:FOTOE。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