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左拖拉時間線瀏覽更多

(一)「九一八事變」及日佔東北

mainsite_psd_kangzhan01_3
mainsite_psd_kangzhan01_3

日本自明治維新起就把對外擴張定為基本國策,而通過朝鮮進佔中國更成為其主要目標。繼甲午戰爭、吞併朝鮮及染指山東後,日本又制定了完整的侵華「大陸政策」,並在中國北伐戰爭後着手實施。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關東軍策劃下,其鐵道守備隊炸毀瀋陽柳條湖附近的南滿鐵路路軌,並栽贓嫁禍於中國軍隊。日軍以此為藉口進攻瀋陽,是為「九一八事變」,又稱「奉天事變」、「滿洲事變」、「柳條湖事件」。當時在東北的日軍有3萬多人,中國軍力約16萬,但中國軍隊卻奉令「不抵抗」。於是在次日,日軍侵佔了瀋陽,又陸續進攻奉天其他地方及鄰近省份。1931年底,東北全境淪陷。
事後,第一次大戰後成立的國際聯盟( League of Nations)曾派出調查團赴東北,於1932年10月發表《李頓報告》(Lytton Report),同情中國、非議日本。日本對此非常不滿,遂退出國聯。「九一八事變」標誌着日本侵佔中國東北,東北軍民起而反抗,被視為十四年抗戰的開始,也揭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東方戰場的序幕。

關於民國時期的抗日戰爭,常見「八年抗戰」的說法,為何又來「十四年抗戰」一說?

答案見下。

mainsite_psd_kangzhan01_1
mainsite_psd_kangzhan01_1

「九一八事變」的主要策劃者,左起:日本關東軍司令本庄繁、關東軍高級參謀板垣征四郎、奉天特務機關長土肥原賢二。中國方面,主政東北的張學良在事變發生時,正身處北平。

mainsite_psd_kangzhan01_2
mainsite_psd_kangzhan01_2

1931年9月18日晚上11時15分,日本關東軍故意炸毀南滿鐵路瀋陽北郊在柳條湖地區的一段鐵路,反誣中國軍隊破壞鐵路及襲擊日本守備隊,並以此為藉口發動進攻。

mainsite_psd_kangzhan01_3
mainsite_psd_kangzhan01_3

  日本關東軍在柳條湖爆炸事件發生後不久,進攻瀋陽北大營。

mainsite_psd_kangzhan01_4
mainsite_psd_kangzhan01_4

東北軍的兵營遭日軍炸毀焚燒。張學良麾下的東北軍,人數上雖然超過日軍,但裝備、訓練上遠遠不及,加上接到「不抵抗」命令,令日軍得以迅速推進。

mainsite_psd_kangzhan01_5
mainsite_psd_kangzhan01_5

   1931年9月19日凌晨,日軍佔領奉天首府瀋陽,控制奉天。

mainsite_psd_kangzhan01_6
mainsite_psd_kangzhan01_6

    1931年9月19日,日本關東軍司令部由旅順遷至瀋陽。

mainsite_psd_kangzhan01_7
mainsite_psd_kangzhan01_7

1931年9月19日,日軍進犯吉林首府長春,炮轟東北軍駐地,次日佔領長春,控制吉林全省。

mainsite_psd_kangzhan01_8
mainsite_psd_kangzhan01_8

1931年11月19日,日軍進佔黑龍江首府齊齊哈爾,至此奉天、吉林、黑龍江東北三省全部淪陷。

mainsite_psd_kangzhan01_9
mainsite_psd_kangzhan01_9

左圖:在東北力抗日軍的馬占山;右圖:東北民眾組成抗日武裝。日軍進攻東北期間,東北軍大多奉命撤退,但不少東北軍民仍堅持抵抗,馬占山所部更曾挫敗日軍,但終因力量懸殊而敗。

ebook

「九一八事變」後,馬占山任黑龍江省政府代理主席兼東北邊防軍駐黑龍江省副司令,率部抗擊日軍,予日軍一定打擊,但最終不敵。1932年2月他一度假裝投降日軍,同年4月再度起兵抗日。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馬占山率部與日軍多次交戰,直至抗戰勝利。

mainsite_psd_kangzhan01_10
mainsite_psd_kangzhan01_10

「九一八事變」後,國際聯盟曾派出由英國人李頓侯爵(Victor Alexander George Robert Bulwer-Lytton, 2nd Earl of Lytton)為首的調查團到東北。1932年10月發表調查報告,指日本侵略。日本大為不滿,隨即退出國際聯盟。左圖:李頓率調查團到中國,圖中心穿大衣者為李頓;右圖:李頓調查團在東北調查。

ebook

國際聯盟(1920-1946)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成立的國際組織,目的在仲裁國際糾紛、維護世界和平,一般視為後來聯合國(United Nations)的前身。1932年10月的《李頓報告》,指出日本明顯是侵略者,並指出「東三省為中國之一部,此為中國及列國共認之事實」、「日方之軍事手段,不能認為合法之自衛手段」。但日本無視報告內容,繼續佔據東北,並退出國際聯盟,國際聯盟對此無可奈何。中外史家多認為日本的舉動打擊了國際聯盟的威信,鼓勵了往後德國、意大利的侵略,成為引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其中一項因素。

關於民國時期的抗日戰爭,常見「八年抗戰」的說法,為何又來「十四年抗戰」一說?

所謂「抗戰」指抗日戰爭。現代中國的抗日戰爭簡稱「抗戰」,習慣上稱為「八年抗戰」(1937-1945)。唯日本在現代之武裝侵華,不自1937年「七七事變」始。儘管中國政府下令軍隊對「九一八」日軍侵華不抵抗,但東北軍民自1931年起就堅持抗敵,如「九一八」時國軍將領王鐵漢不顧上司「不抵抗」命令與日軍對抗,馬占山甚至一度在黑龍江挫敗日軍。後來參與東北抗戰的還有趙尚志、楊靖宇、李兆麟、趙一曼等。事實上,自1931年後,中國軍民即在不同地方反抗日本侵略,例如1932年「一二八」上海抗戰、1933年長城抗戰等。即使1937年「七七事變」後,國民政府亦未正式對日宣戰,只是發表《自衛抗戰聲明書》,要待1941年底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才正式宣戰。是故,「八年抗戰」應指大規模的全面抗日戰爭,而以「九一八事變」日本侵華開始及中國軍民反抗論,可正名為「十四年抗戰」(1931-1945)。

本專題主要圖片來源:FOTOE。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