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左拖拉時間線瀏覽更多

(七)東西學交匯的窗戶

mainsite_psd_beifa07_3
mainsite_psd_beifa07_3

澳門開埠不僅讓中國與西方國家開展貿易往來,也為早期中西文化交流提供平台。

在這場交流之中,耶穌會傳教士在初期擔當極為重要的角色,他們向中國人展示西方科技和學術,包括天文、醫術和算計等。在清代,湯若望(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南懷仁(Ferdinand Verbiest)和郎世寧(Giuseppe Castiglione)等傳教士更擔當官職,在宮廷裡為皇帝服務。與此同時,傳教士們也把翻譯的中國著作及資訊經澳門送往歐洲,在十八世紀時更一度掀起歐洲的「中國風」(Chinoiserie),以東洋文化為創作元素的藝術和文化熱潮。在十九世紀之前,澳門是「西學東漸」和「東學西漸」的窗戶。

除了在學術和藝術上,澳門本地也曾經出現技術上的交流,如鑄炮、造船技術上結合了中西技術。

耶穌會傳教士在清朝宮廷主要擔任甚麼官職?

答案見下。

mainsite_psd_beifa07_1
mainsite_psd_beifa07_1

利瑪竇(Matteo Ricci)在1582年(萬曆十年)到達澳門,為天主教在中國傳播的重要開拓者,同時也向中國官員和名流傳播西方天文、數學和地理等知識。

mainsite_psd_beifa07_2
mainsite_psd_beifa07_2

《坤輿萬國全圖》由利瑪竇所繪,為中國最早的世界地圖。1601年(萬曆二十九年),利瑪竇與龐迪我(Diego de Pantoja)獲萬曆皇帝接見,並獻上《坤輿萬國全圖》、自鳴鐘、《聖經》和西洋琴等禮物。這幅地圖不僅呈現地理大發現的成果,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見證。

mainsite_psd_beifa07_3
mainsite_psd_beifa07_3

《幾何原本》內利瑪竇與徐光啟的插圖。利瑪竇來華後廣交中國官員和學者,徐光啟是其中受洗的天主教徒。在1607年(萬曆三十五年),徐光啟與利瑪竇將古希臘數學著作《幾何原本》翻譯成漢文。

mainsite_psd_beifa07_4
mainsite_psd_beifa07_4

                     湯若望在1619年(萬曆四十七年)抵達澳門,於明末清初在北京宮廷服務。清軍入關後,湯若望被任命為第一任欽天監監正。

mainsite_psd_beifa07_5
mainsite_psd_beifa07_5

                                                                        耶穌會士郎世寧,在康熙、雍正及乾隆年間擔任宮廷畫師。

mainsite_psd_beifa07_6
mainsite_psd_beifa07_6

法國繪圖師丹威爾(Jean Baptiste Bourguignon d'Anville)在1734年繪的中國地圖,其資訊按照耶穌會傳教士帶來的中國地理測量為基礎,這幅可算是當時對中國地理最準確的地圖。

mainsite_psd_beifa07_7
mainsite_psd_beifa07_7

耶穌會士基歇爾(Athanasius Kircher)的《中國圖說》(China Illustrata)中扉頁。圖中可見耶穌會創辦人羅耀拉(San Ignacio de Loyola,右上)和沙勿略(St. Francis Xavier,左上),以及在華傳教士利瑪竇(右下)和湯若望(左下)。《中國圖說》匯集傳教士帶回中國和遠東的資訊,引起歐洲巨大的反響。

mainsite_psd_beifa07_8
mainsite_psd_beifa07_8

    在澳門鑄造的卜加勞炮(Bocarro Gun),由澳門王家鑄造廠製作。該鑄炮廠把西方鑄炮術與中國冶鐵技術結合,製作鐵炮,並銷售到印度和歐洲。

mainsite_psd_beifa07_9
mainsite_psd_beifa07_9

                                                 老閘船(Lorcha)源於澳門,是結合西式船體和中式風帆而成的船隻。(澳門博物館藏品)

mainsite_psd_beifa07_10
mainsite_psd_beifa07_10

                               印有耶穌會標誌的瓷器(澳門博物館藏品)

耶穌會傳教士在清朝宮廷主要擔任甚麼官職?

耶穌會士在清代留在宮廷為皇室服務,其中欽天監長期由他們掌管。在清軍入關後,湯若望被任命為首任欽天監監正,並頒佈了結合西方天文學理論的《時憲曆》。雖然曾經發生「康熙曆獄」,但平反後欽天監監正仍長期由耶穌會士擔任。耶穌會士也曾經參與外交事務,如徐日昇(Tomás Pereira)、張誠(Jean-François Gerbillon)參與《尼布楚條約》的談判,並為條約進行翻譯。另外,耶穌會士郎世寧,在康熙、雍正及乾隆年間擔任宮廷畫師,即使在雍正皇帝禁教期間仍然深受清朝皇帝重用。郎世寧不但繪畫多幅畫作,也參與圓明園的擴建設計。

本專題主要圖片來源:除特別標示外,皆為澳門遺產學會副理事長勞加裕先生提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