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小蟲,富民興農

2020年初,一場史無前例的大規模蝗災席捲非洲、亞洲多國,逼近中國邊境。事實上在此前,蝗災已淡出國人視野多年,以致於很多人都忘記了,中國作為農業大國也曾深受其害。中國對付蝗蟲有甚麼獨特的方法嗎?

vcg211134978319
蝗蟲在非洲草原肆虐(來源:視覺中國)
vcg211134978319

 

2019年夏,數十億蝗蟲大軍橫掃非洲多國,所到之處遮天蔽日,寸草不留。2020年初,這場史無前例的大規模蝗災席捲亞洲印度、巴基斯坦等國家,逼近中國邊境。

消息傳來引起一陣恐慌,央視2014年播出的紀錄片《牧雞治蝗》被網友讚上熱搜,還傳出「10萬鴨兵赴巴基斯坦」的說法。事實上在此前,蝗災已淡出國人視野多年,以致於很多人都忘記了,中國作為農業大國也曾深受其害。

中國對付蝗蟲有甚麼獨特的方法嗎?甚麼是牧雞治蝗呢?

 

破除「神蟲」迷信 

自古以來,蝗災就與旱災、水災並稱中國的三大農業災害,給農業生產和國民經濟帶來嚴重損失。對於蝗災,人們只能聽天由命,「神蟲降罪」的說法在民間流傳了上千年,許多地區甚至因迷信而不敢打殺蝗蟲。

新中國成立後,國家着力恢復農業生產,迅速開展治蝗工作。中央人民政府在農業部內設立病蟲害防治局治蝗處,統一由國家負擔治蝗費用。1951年,多地發生蝗災,中央發出緊急指示:「蝗蟲發生在哪裡,立即消滅在哪裡」,各省先後在蝗害多發區建立專門的治蝗指揮部。

指揮部通常由當地黨政幹部直接負責,統一調度基層(縣、鄉、村、生產隊)的治蝗組織。在指揮部轄區內,採用劃片包乾、層層追責的制度,確保每村都有專人檢查除治;同時各指揮部之間建立聯防機制,控制蝗災擴散。

在建立領導機構的同時,政府廣泛發動群眾,使得滅蝗發展成為一項全民運動。首先是在各個蝗區播放宣傳滅蝗知識、破除迷信思想的科教電影,將相關科普類文章選入小學教材。其次,在蝗區成立互助小組,對參與捕蝗的民眾發放獎勵;未出現蝗情的鄉村也組織治蝗民工支援災區,並為其提供生活補助。此外,還組織農民學習滅蝗技術,聘請有經驗的群眾擔當測蝗情報員。

初期,滅蝗主要依靠人工捕打,效率低且常常耽誤生產。後來在蘇聯的幫助下,一些地區使用了毒餌,並模仿蘇聯樣式製作了噴藥器。五十年代初,國家財政情況好轉,自主生產的治蝗藥械大量投入使用,藥械逐漸成為滅蝗的主力軍,取得顯著效果。1951年,人民空軍出動5架飛機赴皖北、河北、湖北等地,噴灑666殺蟲藥粉,圓滿完成了滅蝗任務,開啟中國飛機治蝗的先河。

fotoe-11307210
1951年,北京南郊大興縣出現蝗災,首都六千學生組織起來,幫助農民挖溝埋蝗卵(來源:fotoe)
fotoe-11307247
1951年,華北農業科學所使用的國產苯和氯(666)(來源:fotoe)

 

1953年開始,全國普遍實行以「三查」(查卵、查蝻、查成蟲)為主的預測預報辦法,滅蝗工作跟隨查蝗結果有計劃地開展。配合「三查」,全國23個專業治蝗站對所轄蝗區土壤性質、水系水位、耕作制度、歷年蝗蟲發生情況等進行調查,將大規模蝗災控制在預防階段,令蝗區範圍進一步縮減。

除了滅蝗和查蝗以外,自1951年起,一項跨學科、跨省市的治蝗基礎理論研究開啟,中科院多位科學家與治蝗站通力協作,先後在蝗害易發的五個省份開展實地考察和實驗研究。隨後陸續發佈了針對飛蝗發育、蝗區生態、綜合治理等方面的多項研究成果,為治蝗工作的進一步開展提供了理論依據,如1954年的《根治洪澤湖區蝗害建議》提出改造蝗區生態的創見,1958年的《東亞飛蝗在中國的發生動態》揭開中國蝗災主因——東亞飛蝗的神秘面紗。

 

改治並舉

1959年起,治蝗工作進入「改治並舉」的新階段。「改」主要是結合農田水利建設,改造蝗區自然環境;「治」則仍然沿用藥械滅蝗的方法,但這一階段以飛機為主、人工為輔。

東亞飛蝗產卵一般是在枯水期,特別是發生旱澇後的湖灘上,因而治水是改造蝗區的關鍵。1960至1970年,洪澤湖蝗區全面治理入湖水系。經過十年的努力,洪澤湖攔洪蓄水的能力提升,沿湖40多萬畝蝗區不再為蝗蟲繁育提供温床。到工程收尾的1969、1970年,蝗蟲已基本無需防治。

此外,在廣大黃淮地區,治淮工程(1950年起)、官廳水庫(1951年至1954年)、黃河治理(1949年起)等大型水利工程的興建,也對周邊蝗區的環境改造起到重要作用。

配合水利建設,蝗區形成了相對健康的農業生態系統,人們開始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副業。濱湖蝗區開墾荒地,開闢蘆葦區放養魚苗;黃海蝗區擴建鹽場,將旱地改為水田,種植油菜、芝麻等蝗蟲不喜啃食的經濟作物;河泛蝗區培育果樹以縮減蝗蟲適生地……在治蝗的同時,當地的農副業和經濟建設也發展起來。

根據統計,到七十年代末,75%的老蝗區已徹底改變了原來的面貌,成為豐衣足食的魚米之鄉。

vcg111257189314
江蘇省泗洪縣東臨洪澤湖,是受災多年的老蝗區,改造後成為魚米之鄉(來源:視覺中國)
vcg111257189314

 

飛機噴藥在這一階段成為主要的滅蝗方式。專業治蝗機除了選用蘇式的運-5型飛機,還自主研製出「蜜蜂」系列超輕型飛機。「666」等有機氯農藥也被殘留時間更短、更環保的有機磷農藥取代。另外,「超低容量噴霧」的新型噴藥技術,能夠以細小的霧滴,將藥液均勻噴灑在農作物上,在東部幾個大的蝗區乃至新疆地區都取得了良好效果。而隨着蝗區改造成功,蝗害減少,飛機防治面積也在逐年下降。

六、七十年代標本結合的防治措施取得舉世矚目的成效,將蝗害穩定控制在監測為主、零星發生的狀態,困擾人們上千年的蝗災問題基本得到解決。不過,文革期間不少治蝗機構被裁撤,治蝗機場等設施遭到破壞,弱化了組織能力,也為治蝗工作留下隱患。直到改革開放後,撤損的機構才陸續得到恢復。

fotoe-20732623
哈密東天山巴里坤草原在進行飛機滅蝗(來源:fotoe)
fotoe-20732623

 

田園牧歌

八十年代開始,由於全球氣候異常、過渡開發導致水土流失,加之蝗蟲抗藥性增強,蝗害有捲土重來的趨勢。在老蝗區之外,又出現一批新蝗區,草原蝗害日趨嚴重;另一方面,化學農藥給環境帶來的污染也不容忽視。

僅「八五」期間,飛蝗年平均發生111萬hm²(公頃),年平均使用化學農藥防治面積就達到44.6萬hm²次。因此,必須繼續發掘更高效、環保的治蝗方法以解決新的危機。

經過多年的努力,生物農藥和3G技術被廣泛應用於蝗害防治。1985年,北京農業大學研究人員引進美國蝗蟲微孢子蟲,並在東亞飛蝗上接種成功,首先在新疆、內蒙古自治區開展大面積試驗,隨後在天津、山東、河北及海南等省份推廣,效果十分顯著。

九十年代,國內生物農藥的生產步入產業化階段,微孢子蟲、綠僵菌、痘病毒等都是針對蝗蟲高效的殺蟲劑,各蝗區在保護當地生態環境的考量下,注重科學選藥、精準施藥,形成綠色環保的可持續治理觀念。而隨着通信技術的發展,智能遠程測報系統依靠3G技術和無人機,在保障農牧安全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book

3G技術:地理信息系統(GIS)、遙感(RS)、全球定位系統(GPS),能夠對蝗蟲的活動進行動態監測,並依靠強大的數據分析功能,綜合分析當地地理與生態環境的變化。

vcg11494893022
浙江省東陽市,一架農作物遙感測量無人機停靠在田邊(來源:視覺中國)
vcg11494893022

 

除了微生物農藥以外,利用天敵也是絕佳的生物治理辦法,近年來在草原蝗蟲的治理上大顯身手。牧雞(鴨)治蝗就是其中的一種。

牧雞治蝗,即在草原上放養雞群,靠它們來吃掉低齡蝗蟲,達到控制蝗蟲數量的目的。2012年,農業部啟動「百萬牧雞治蝗增收行動」,在全國11個省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先後推廣牧雞治蝗。牧民們用哨聲訓練雞群,60天後,這批新兵便成群結隊從雞舍出發奔赴前線。一隻牧雞一天能吃掉70多隻蝗蟲,一片草場的蝗蟲吃完,就轉戰另一片草場,不費吹灰之力便完成了治蝗任務,大大減少了化學農藥的用量。在推廣的第一年,便有1,400萬畝草原受惠於牧雞治蝗。

牧雞法除了治蝗效果為人稱道外,其帶來的經濟效益也受到當地牧民的肯定。蝗蟲減少,草場產出的鮮草量顯著增多,降低了草原風沙治理的投入;由於蝗蟲富含豐富的蛋白質,經其飼養的家禽普遍增重,肉質肥美,一隻牧雞可以賣到100元,還可以選擇繼續放養生產雞蛋,肉蛋雙收,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較之以往的蝗害防治,這種利用天敵的方法尤為靈活多變。高海拔地區氣候濕冷,不適宜雞群生長,則改用鴨、鵝治蝗。此外,西北一些地區還採用人工召喚粉紅椋鳥的辦法,壘好石堆迎接「蝗蟲收割機」的到來。每逢粉紅椋鳥前來築巢,即便是正在施工的工程也要為其讓路。

book

粉紅椋鳥:每年五六月份,粉紅椋鳥會成群結隊遷飛至繁殖地築巢。每隻成鳥每天進食蝗蟲120至170隻,雛鳥更多,因此被稱為「蝗蟲收割機」。中國的新疆是粉紅椋鳥的主要繁殖地。

20070710024c
新疆哈密地區防治站的一名工作人員在草場上牧雞(來源:中新社)
20070710024c

 

不過,正如中國防蝗防治工作組成員張龍回應傳聞時所說,牧鴨治蝗「是在蝗災小規模爆發和特殊的地理環境下使用」,在目前大面積爆發的情況下,不如使用飛機噴灑化學、生物農藥的緊急措施。

2020年2月23日,中國蝗災防治工作組赴巴基斯坦,在當地展開實地調研,為巴方提供蝗災防治技術支持。3月9日,中國首批援助物資,包括50噸馬拉硫磷農藥和14台牽引式高效噴霧機抵達巴基斯坦。據悉,中國還將派遣專家工作組赴東非,與非方共同研制防控舉措。

當前的措施能否在短期內解決非洲蝗災還是個未知數,但可以肯定的是,面對世界性的自然災害,各國之間需要攜手應對,積極分享治理經驗,才能守護人類共同的家園。

 

 

參考資料:

《新中國成立初期的蝗災治理及其意義》  江滿情  當代中國史研究  2019年第3期

《洪澤湖蝗區東亞飛蝗發生動態的研究》  陳永林 龍慶成 朱進勉 姬慶文  生態學報  1981年第1期

《飛機治蝗進程及發展對策探討》  朱恩林  植保技術與推廣  1998年第1期

《我國微生物防治研究與微生物農藥產業化的進展(1980-1999)》  李榮森  中國病毒學  2000年第1期 

紀錄片《牧雞治蝗》  中央電視台  2014年

上載日期:
2020年04月22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