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孟子如何養心?

0701ph011
孟子像
0701ph011

《孟子》是孟子所撰寫的一本書。孟子生活在公元前四世紀的戰國時代,一生四處奔走,宣揚孔子的學說。晚年和弟子萬章等人編纂了《孟子》一書,全書共七篇,每篇分上下兩章,內容主要是記述孟子如何勸說當時的國君實行仁政。自漢代起,《孟子》一書已有很大的影響,到北宋時被列入為儒家的經典。南宋朱熹把《孟子》列為「四書」之一,於是《孟子》的地位就更加提高了;明清時代的科舉考試更規定要從「四書」中選題目,所以任何讀書人都必需熟讀《孟子》。

0701ph012
《孟子》
0701ph012

《孟子》一書內提出了很多修養心性的方法,如孟子曰:「養心莫善於寡欲。其為人也寡欲,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孟子‧盡心下〕意思是養心沒有比減少嗜欲更好。如做人少點欲望,雖然也有失去本心的時候,但那是很少的;做人如果太多欲望,雖然也會有保存本心的時候,但那也是很少的。又如「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盡心上〕意思是充分運用心靈思考的人,是知道人的本性的人。知道人的本性,就知道天命。保持心靈的思考,涵養本性,這就是對待天命的方法。無論短命還是長壽都一心一意地修身以等待天命,這就是安身立命的方法。

 

《孟子》中有一個重要主張,就是人性本善。孔子和孟子都認為人應該成為有道德的人,孟子進一步指出,人的道德感,並不是從外面學來的,而是根源於每個人的內心深處。古代儒家主張道德感主要有四種,就是仁、義、禮、智。孟子認為仁根源於惻隱之心,義根源於羞惡之心,禮根源於辭讓之心,智根源於是非之心。這四種心(即「四端」)是人人天生都有的,所以人在本性上就是善的。人應該努力培育和擴充此內在的四種心,特別是惻隱之心(同情心),這樣就可以成為有仁德的君子。

 

有一次齊宣王問孟子,我可以成為仁君嗎?孟子說當然可以,齊宣王問他怎麼會知道?孟子說,我聽說有一次你看見有人牽着一頭牛,準備將牠宰殺,然後用來祭祀,你卻叫人放了那頭牛,換上一隻羊代替。我聽到人們議論說大王小器,我知道你不是小器。你是看到了牛發抖的樣子,感到不忍心,對嗎?齊宣王說,是的。孟子說,你看見被宰的牛就覺得不忍心,這就是你的惻隱之心,你對牲口都不忍心,又怎會忍心看到百姓受苦呢?只要把這種感情擴充起來,施行仁政,你就是一位仁君了。

0701ph010
人民盼望仁者實行仁政
0701ph010

戰國的時候,中國分成七個大國:齊、楚、燕、韓、趙、魏、秦,這些大國不停打仗,都是希望打敗別國,然後統一天下。孟子主要在齊國和魏國活動,他曾對兩國的國君說,你們想靠打仗來統一天下,就像「緣木求魚」(爬到樹上捉魚)一樣,是不會有結果的。現在到處都在打仗,人民痛苦極了。自古以來,人民受「虐政」之害,都從沒有像今天這樣嚴重!人民盼望仁政,就像久旱以後盼望雲雨。

 

孟子主張讀書人要關心政治,輔助國家實行良好的政治。可是讀書人不應該聽命於國君或官員,自己要有獨立的精神。孟子說,一個人應立足於學問、道德,進可以推行仁政,退可以獨善其身。縱使遇到武力威嚇和生活貧困,都不能動搖他的志向,這樣才是頂天立地,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0701ph009
孟子論大丈夫
0701ph009
作者:
上載日期:
2020年10月27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