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十九世紀德國傳教士開始來華

30062ph004
郭實臘
30062ph004

十九世紀,德國傳教士開始來華。第一個來華的德國傳教士是郭實臘,他決心為德國教會開闢中國教區。傳教士在中國主要從事佈道、建立傳教站、創辦學校和舉行醫療衞生事業等活動。他們積極編撰文章,講解教義,同時介紹西方各國歷史地理、政治經濟、科學技術和思想文化,並鑽研中國思想文化,介紹到本國。

 

郭實臘

原名卡爾‧古茨拉夫(Karl Friedrich August Gutzlaff,1803—1851年,中文名郭實臘,又譯為郭實獵、郭士立等),德國人,出生於普魯士,18歲進入柏林教會學校學習,1823年入荷蘭佈道會,欲到中國傳教,未獲批准,遂脫離佈道會,轉為倫敦佈道會服務。1831和1832年他三次探察中國沿海地區,收集軍事情報,繪製航海地圖。郭實臘的三次探察活動公佈後,震動了對中國感興趣的歐美商人、政客及傳教士。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商人按照郭實臘的建議賄賂中國官員,順利地擴大了對華輸入鴉片。郭實臘以「歸化華人」身份進入廣州,穿中國服飾,取中國名字,講漢語。1833年8月1日,郭實臘在廣州創辦了中文報刊《東西洋考每月統計傳》,這是創建於中國境內的第一家中文近代報刊,也是在中國近代報刊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一份報刊。

 

花之安

花之安(Ernst Faber,1839—1899年),生於德國科堡,19歲考入德國巴門神學院。1864年加入禮賢會,受委牧師之職,並被派往中國。1865年抵達香港,學習中國語言文字。不久,入粵東內地宣傳福音,並開辦學校和醫院,因在眼科手術上頗有成就,被當地人稱為「聖手」。他潛心研究中國典籍,著書立說,第一部中文著作是《西國學校》,介紹西方教育制度。他也用德文寫作並出版一系列關於中國古代哲學的著述。1883年,花之安移居香港,繼續從事傳教活動。1885年,遷居上海,參加了「廣學會」的籌辦工作,並成為《萬國公報》主要撰稿人之一。1898年,因德國在青島建立殖民地,花之安被委派到那裏建立傳教點。但他剛抵達不久就生病故世,被安葬在青島。

30062ph005
花之安
30062ph005

李希霍芬

李希霍芬(Ferdinand Richthofen,1833—1905年),德國著名地質、地貌學家,曾任波恩、萊比錫、柏林大學教授,柏林大學校長和國際地理學會會長。1861年他隨普魯士使節團來華,受海軍部特別委託調查中國的地形和資源。1868至1872年得到美國銀行資助再度來華,在中國內地先後作了七次考察旅行,足跡遍及中國境內十三省。為酬謝上海西商會的「幫助」,他給該會負責人寫信,向其提供中國的通商路線,並提請注意山東煤礦和膠州灣的重要性。

30062ph008
李希霍芬
30062ph008

衞禮賢

衞禮賢(Ricard Wilhelm,1873—1930年),原名理查‧威廉,中文名衞希聖,字禮賢,亦作尉禮賢,出生於德國斯圖加特,是二十世紀初著名傳教士和漢學家。他在中國工作、生活二十餘年,在辦學、行醫、翻譯中國典籍、評介中國文化和向中國引進德國文化方面成績卓著。1899年他被德國「同善會」派往剛剛被德國佔領的青島。1901年,他在青島開辦「禮賢書院」,主張中西並重,既注重科學知識的傳授,也不偏廢中國文史知識,尤其反對在課堂上傳播基督教,強迫中國學生皈依。他的學校不開設宗教課,不舉行基督宗教節日慶典。因「禮賢書院」獨特的辦學主張及新穎的課程設置、先進的教學方法和師資配備,受到山東地方官員的高度重視,視為楷模。 

 

衞禮賢卓越的貢獻就是翻譯中國經典著作。在中國文士學儒的幫助下,他將《論語》、《道德經》、《列子》、《莊子》、《孟子》等譯成德文。尤其是與勞乃宣合作翻譯的《易經》,1924年在德國出版,成為西方公認的權威版本,相繼被轉譯為多種文字,在整個西方世界發揮着持久而深遠的影響。

30062ph006
衞禮賢
30062ph006
作者:
上載日期:
2019年12月10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