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萬里長城

1203ph050
1203ph050

長城的歷史長達兩千多年。中國古代,為了抵禦北部游牧部落的侵襲,在不同時期修築了規模浩大的軍事工程,這就是長城。歷朝歷代的長城總長度有兩萬多公里。現在所說的「長城」或「萬里長城」,一般指的是明代修建的長城。明長城總長度有八千多公里。

 

最早的長城大約修築於公元前七世紀左右。那時正是春秋戰國時代(公元前770—前221年),戰爭頻繁,為防止外敵入侵,多國也修建了長城。

 

戰國長城一般都比較短小,小國的長城數百里,大國的長城最長三千餘里。萬里長城,則是從秦始皇統一中國後開始修築的。傳說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燕人盧生到大海中找尋傳說中的仙人,希望求到長生不老的方法。盧生從海外帶回的圖書上說:「亡秦者胡也。」秦始皇一想,這「胡」當然就是北方的匈奴了,馬上派遣將軍蒙恬率領30萬大軍北上進攻匈奴。第二年,繼續作戰,一直把匈奴逐出河套,趕到陰山以北。他在這一片地方新設立了44個縣,修建了邊塞,並開始築長城。秦始皇死後,他的兒子胡亥設計害死了長子扶蘇,奪得帝位,稱二世皇帝。秦二世施行暴政,引起農民起義,秦朝被推翻。人們這才明白,「亡秦者胡也」一語中的胡指的是胡亥。

 

秦長城現存的遺跡不多,只在甘肅、河北和內蒙還有幾處遺址。明長城現存遺址最多。長城的建築設計非常巧妙,它的建築單位有不同的功能。長城的出入口,有的叫「關」,如山海關、居庸關;有的叫「口」,如喜峰口、古北口。關的規模通常比口大。關口有防禦設施和城門,平時查驗通過的商旅和行人,打仗時抵禦敵人。關口修建的城堡叫關城,戍邊的兵士駐守在這裡。其他地方修建的小城堡叫亭鄣。前方觀察敵情的哨兵,在敵人白天入侵時燃煙,夜間來犯時點火,向後方和上級報告。燃放煙火報警的亭台叫做「烽火台」。古代燃放烽煙,除使用柴草外,還用狼糞,因此烽煙也叫做「狼煙」。

 

二十世紀,考古學家在內蒙古和甘肅的兩處漢長城遺址發掘,得到了許多簡牘(書寫文字的竹木材料),從中了解到漢代守衞長城的衞士的工作和生活。兵士的工作很多,包括巡邏、製作土磚、用白泥抹牆,使其少受風沙侵蝕、製作火炬、養狗等。

 

在長達兩千多年的歷史中,長城屹立在中國北方,使中原地區少受戰爭侵擾,人民生活安定,經濟發展。這麼大規模的軍事設施在古代世界是絕無僅有的,長城是古代中國人民智慧和技術的結晶。

作者:
上載日期:
2021年03月01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