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大足五山有甚么宝藏?

30074ph020
宝顶山石窟
30074ph020

大足境内岗峦起伏,砂质崖壁宜于雕刻,凿窟造像历时千年,自古以来就有“石刻之乡”的美称。全县一千三百多平方公里范围内,大大小小的石刻龛窟星罗棋布,其中分布在北山、宝顶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的石刻造像最为集中,也最具特色,题材多样,雕刻精美,保存完好,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宝顶山

宝顶山位于大足城区东北15公里处,古名“香山”。由南宋高僧赵智凤主持建造的宝顶山石窟,历时七十余年,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形象生动,在大佛湾500米宽阔崖面上,雕刻数以万计的造像,其浓厚的世俗信仰、纯朴的生活气息,在中国石窟艺术中独树一帜。宝顶山石刻包括以圣寿寺为中心的大佛湾和小佛湾摩崖造像,分布在约500米长的宽阔崖面上,龛窟高大,宏伟壮观,气势磅礴,以密宗教义为体系,题材丰富,图文并茂,内容前后呼应,颇似巨幅的佛教故事连环画卷

30074ph021
宝顶山
30074ph021

北山

北山,距大足城区龙岗镇北1.5公里,古名龙岗山,因“其山环拱,山脊折纹若龙鳞然”而得名,风景独好。晚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静南军节度使、昌州刺史韦君靖为储粮屯兵在此山营建“永昌寨”,并于寨内崖壁上开凿佛像。其后当地官绅士庶相继凿龛造佛,经五代至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2年),历时二百五十多年,凿建了四百五十多处石刻龛窟。

30074ph019
北山石窟
30074ph019

南山

南山位于大足城区南两公里处,又名广华山。南山石窟开凿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均为道教造像,主要有三清洞、圣母龛、真武洞、龙洞等。其中以三清洞最为著名,共刻像421尊,雕刻精美,以道教最高神“玉清、上清、太清”为主像,并刻有“四御”及圣母、王母等群神,生动地反映了宋代道教神仙系统的演变过程,是研究中国道教史的珍贵实物史料。

30074ph024
南山
30074ph024

石门山

石门山位于大足城区东20公里处的石马镇新胜村,因有两块巨石像大门一样夹着寺庙而得名。石门山石窟开凿于北宋绍圣元年至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094—1151年),有造像12龛窟,为佛教、道教合一造像区。其中以第2号玉皇大帝龛、第7号独脚五通大帝、第10号三皇洞、第11号《东岳大生宝忏变相图》等道教造像最具特色。

30074ph022
石门山
30074ph022

石篆山

石篆山位于大足城区西南25公里外的三驱镇佛会村,因岗岭起伏山石形若“篆”字而得名。石篆山石窟由大庄园主严逊于北宋元丰五年至绍圣三年(1082—1096年)舍地出资开凿而成。聚儒、佛、道三教造像于一山,反映了宋代宗教多元化、相互包容的重要史实,堪称中国石窟艺术的一朵奇葩。

30074ph023
石篆山
30074ph023
作者:
上载日期:
2018年10月18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