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辉煌时期——当代简牍出土情况

202135phn015
长沙简牍博物馆内收藏不少当代发现的简牍(图片提供:视觉中国)
202135phn015

自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内地先后出土战国、秦、汉、三国以至西晋的简牍约数十次,所得简牍超过二十万件,为历史研究提供宝贵的资料。现将数次较具代表性的发现状况略述如下:

 

五里牌战国简

1951年,在湖南省长沙市近郊五里牌地方的一座古墓中,出土了战国时代的简牍137枚。这批简牍长短不一,文字漫灭,很难辨认。其中能辨认到的只有“金戈八”、“鼎八”等字。从文字分析,应当属于战国时期记录遗物之用。这是1949年以来出土的第一批简牍。

 

武威汉简

1959年,在甘肃武威第十八号汉墓中出土10枚木简,长约24至27厘米,出土时简牍还缠在鸠杖上,这是著名的《王杖十简》,内容是汉代皇帝赐予墓主人年高的优待文书。这对于学者了解汉代“养老”、“尊老”制度及具体措施,具有重大的史料价值。

 

银雀山汉简

1972年4月,在山东省临沂县银雀山的第一号和二号汉墓中,出土四千九百多枚竹简,内容为《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六韬》、《尉缭子》、《管子》、《晏子春秋》以及不少军事、政治、阴阳、杂占等佚书。二号墓出土的竹简22枚,是《汉武帝元光元年历谱》。这批简册基本完整,而各简字数不一,完整的达四十余字,有的却只有三数字而矣。

202135phn016
银雀山汉墓竹简(图片提供:张庆民/FOTOE)
202135phn016

马王堆汉简

1973年12月,在湖南长沙马王堆第三号墓中出土大批简牍,总数有610枚,其中410枚为遣策,200枚为医书。遣策记载随葬物品名称及数量,当中有车骑、舞、奴仆、侍从以及所有持兵器、仪仗、乐器等。遣策清单绝大部分都可见实物。而200枚医书简中,有10枚木牍与《黄帝内经》的内容相似,是对答式文书体,显然和《黄帝内经》有关。

 

睡虎地秦简

1975年,在湖北云梦睡虎地第十一号墓中出土1155枚竹简,在四号墓中出土两件木牍。这些简牍被确认为秦简,是中国首次发现秦简。第十一号墓中出土的秦简内容为《编年记》、《语书》、《秦律十八种》、《效律》、《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封诊式》、《为吏之道》、《日书》甲、乙种等。四号墓出土的简牍为出征士卒的两封家书。

 

郭店楚简

1993年10月,湖北省沙洋县郭店一号楚墓内发现竹简,是目前为止世界上发现最早的原装书。郭店楚简共804枚,其中有字的竹简有726枚,字数有一万三千余个,全部为先秦时期的儒家和道家典籍共18篇。秦始皇焚书及项羽烧阿房宫,使大量先秦书籍焚毁,而郭店楚简则幸免于难,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著名学者杜维明教授说:“郭店楚简出土以后,整个中国哲学史、中国学术史都需要重写。”

 

走马楼吴简

1996年,长沙市中心临近五一广场走马楼地带,修建平和堂商业广场时,在一口古井里发现三国时期吴国简牍,数量高达十万多枚,约有三百万字,大大超过中国历代简牍出土的总和,震惊当时的考古界。若干简牍上有三国吴嘉禾元年(公元232年) 至嘉禾六年(公元237年)的年号。出土简牍呈灰棕色或黄褐色,长短宽窄各异,字体工整有序,隶中带楷。每片字数多少不等。木牍每枚80至120字,竹简每枚 30至40字。内容大致分为经济券、司法文书、民籍、账簿及名刺等类。走马楼吴简是研究三国吴国社会经济历史的宝贵资料。

bulb

名刺

名刺是载有姓名、职位等,用来自我介绍或作为与人联系的纸片,与现代的名片类似。《文心雕龙‧书记》:“百官询事,则有关刺解牒。”刺是用于禀报的文书,有名刺、入官刺、禀食月别刺、出俸刺、书邮刺等多种形制。名刺由来已久,早在汉晋时已广为应用,唐宋后称为“名帖”,是当时人们互相拜会往来时必备的应用文书。现代日本仍称名片为“名刺”。

里耶秦简

2002年 6至7月期间,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里耶镇里耶古城一号井内,发现三万六千多枚简牍,主要内容是秦王政二十五年至秦二世元年,秦洞庭郡迁陵县县衙的档案,包括祠先农简、地名里程简、户籍简等。对于发现里耶秦代简牍的意义,学界认为它是继秦始皇兵马俑后,秦代考古的又一重大发现,其研究成果将大大填补史料的缺佚。其中一枚写有“迁陵以邮行洞庭”七个古隶文字,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邮寄书信,距今已有二千二百多年。

 

岳麓书院秦简

2006年12月,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副院长陈松长教授,于香港文物市场发现2174枚古代简牍,经初步检视后认为属秦简。岳麓书院最终收购成功,成为该院藏品。内容可分为七大类:分别是《质日》、《为吏治官及黔首》、《占梦书》、《数》书、《奏谳书》、《秦律杂抄》、《秦令杂抄》。其中《质日》、《为吏治官及黔首》、《数》三种是简背上原有的标题,其他四种是简牍整理小组暂拟的篇题。

202135phn017
岳麓书院藏有从香港购得的秦简(图片提供:视觉中国)
202135phn017

清华战国简

2008年7月,清华大学校友捐赠一批竹简给母校,被鉴定为战国中晚期的重要文物,包含《尚书》的部分篇章以及周武王时期的乐诗等内容,目前仍不断整理研究当中。这些竹简形制多种多样,最长有46厘米,最短的不到10厘米。这批竹简应是盗墓者掠卖而流散海外的。按惯例,此批由清华收藏的竹简被称为“清华简”。

作者:
上载日期:
2023年09月06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