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荣耀和灾祸——故宫宫灯故事

202127phn058_01
北京故宫内各式各样的宫灯(图片提供:视觉中国)
202127phn058_01

在没有电灯的年代,照明通常以蜡烛为主。北京紫禁城内,在电灯未出现前,照明同样主要用蜡烛为光源的灯具。这些宫灯在功能上可分为具实际照明用途的灯具,以及在节庆时才悬挂观赏的彩灯。别以为宫中可以随心所欲地使用灯具,其实用灯的数目和款式都要依礼法而行,皇帝赏赐官员一盏引路灯,已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更有官员因为不依礼法用灯而遭抄家。

202127ph004
《乾隆帝岁朝行乐图》局部,清代郎世宁作。画中可见挂有多盏宫灯。
202127ph004

清代制作宫灯一般由内务府造办处统一管理,宫中有专门制作灯具的作坊,名“灯裁作”。宫灯会因不同的用途做成各种形式:如放在桌上的叫桌灯或座灯;挂在屋顶下的叫挂灯;高架支在地上的叫戳灯;拿在手中用于室外的叫把灯……。这些灯具既是照明的用具,也是精美的工艺品,特别是灯罩的装饰千变万化,主要是用雕竹、雕木、镂铜及金属做成框架,外糊纱绢,再加羊角或玻璃。有的在灯罩上方加置华盖,灯下加挂垂锦以及珠玉金银穗坠,有的还在灯罩四周悬挂吉祥杂宝流苏璎珞。

202127ph005_cn_01
宫灯结构图
202127ph005_cn_01

因灯具以燃点蜡烛为光源,火对紫禁城来说是头号大敌。为避免火灾,宫内的防火措施非常严格,因此对灯火的管理也很严。清代外朝除朝房及各门外,均无灯。外朝无灯,早朝又在天亮以前,王公大臣上朝,即使不是伸手不见五指的夜路,光线也是很差的,如果近视或花眼,就太不方便了。但依据礼制,唯亲王才准有灯引路至景运门或隆宗门,军机大臣可提羊角灯入内右门,其余的人均不得用灯引路。景运门和隆宗门,是进入内廷的第一道禁门。到了这里,也就到了养心殿或乾清宫外,王公大臣们进了内廷,不要说提灯引路,就是贴身护卫和随从,也不得进入,只能在这两个门外台阶下二十步以外站立,可谓戒备森严。

202127phn059
北京故宫养心殿内的宫灯(图片提供:王琼/FOTOE)
202127phn059

外朝无灯,对皇帝是没影响的。皇帝的待遇当然与众臣不同,皇帝出入,前有引灯数对,每盏用五两重蜡一支;另有门灯、站灯若干对,每盏用八两重羊油蜡一支。嘉庆时还规定,皇上出入,驾后添设明角灯四盏,以资照明。冬季上早朝,往往天还未亮,还会在皇帝宝座两侧列羊角灯数对。如此一来,不但皇帝身边的光线足够,而且在大臣参见皇帝,抬头仰望之时,会给帝王增加一种光线笼罩所带来的神秘感吧。

 

有了这些礼法规定,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准许臣子使用灯来照明,便成为一种恩宠。例如,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正月,在保和殿御试,交卷后,皇上与修撰蔡元升谈话,一直谈到暮色低垂才结束。康熙帝见天色已晚,便命侍卫执灯伴送蔡元升出宫,这已是很例外的恩宠了。

 

与外朝不同的是,清代内廷与东西长街均有路灯。这些路灯以石为座,铜为楼,铜丝为门壁。它们不是靠烛光照明,而是一种油灯,每晚内府库监添油点灯,以便巡看关防。到了清代晚期,由于普遍使用玻璃,这些路灯上的铜丝门壁改用玻璃,既防风又明亮,那时安装的玻璃上,中间画有红色大圆“寿”字,四角各画一只红色蝙蝠,象征“福寿”。

 

在当时,只有皇宫内才能设置这种考究的路灯,王府和其他地方是不准设置的。设置了就是违制、僭越。例如乾隆皇帝的宠臣和珅,在嘉庆登基伊始就被定罪抄家,其罪状之一就是违例在府内设有和宫廷里一样的路灯。

202127phn060_01
北京故宫内的路灯(图片提供:视觉中国)
202127phn060_01

内廷除了路灯外,各宫殿室内的灯具设置更是琳琅满目。以咸丰二年(1852年)所立的养心殿三殿灯账为例,其中仅东暖阁就安挂灯45座,15种样式。每逢年节,各殿还要增设灯具。每年正月十五日的元宵节又称灯节,是一次赏灯晚会。所悬灯做成鸟兽或花果状,上糊白纱,绘有彩画,还有鳌山灯、龙灯,长5尺,10个太监用竹竿支着,前边一人执一灯珠,取龙戏珠之意。

 

到了清末,宫内早于各地首先安了电灯,并自设有发电机,宫灯之类的,有的成为宫殿点缀装饰品,有的被收入府库,使用蜡烛的宫灯便告别了历史舞台。

202127phn061_01
北京故宫文华殿前的路灯(图片提供:视觉中国)
202127phn061_01
作者:
上载日期:
2022年06月22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