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魏晉時期的醫學水準有多高?

0809ph017
《經方小品》殘卷書影
0809ph017

醫方整理研究一直是中國醫學發展的一個重要領域。兩晉南北朝時期,中國醫方著作積累多達18種300多卷,陳延之在其基礎上,取精去粗,撰《經方小品》10卷,成為中國與日本醫學教育必須學習的教材達數百年之久。該書對孫思邈、王燾、日人丹波康賴等名家,頗多影響。

 

華佗因遭曹操殺害,致令中國外科之發展受到嚴重影響,僅在《晉書‧魏書》尚存有唇裂手術修補之描述,對術前要求、手術要領、術後護理、效果等均達到了當代之先進水準,該術在後世得到不斷改進,但華佗的手術則完全失傳了。《劉涓子鬼遺方》約成書於南北朝劉宋時期,是一部隨軍外科手冊,所論化膿性感染諸病症在理論與技術上,均達到了先進水準。

 

中藥的炮製有着增效、減毒與防腐的作用,為歷代醫藥學家所重視。南朝宋時藥學家雷斆,集前人對藥物三百多種的淨選、粉碎、乾燥以及水製、火製、水火共製的蒸、煮、炒、焙、炙、炮、浸等十多種製法,被後人尊為雷公,所著也被名為《雷公炮炙論》,成為中藥炮製的祖師爺。

0809ph018
雷公畫像
0809ph018

中國醫學教育制度在隋唐前,師徒傳授,子承父業為主體。扁鵲、華佗、張仲景無不出自師徒傳授而成名家。晉、隋年間徐氏家族連續八代以醫術著名,既以家傳子承父業,又時有新經驗之積累,對各科醫療特別是婦兒、針灸尤為所長;雖然多服務於統治階層,也注重市民大眾,特別是歷代的著作《徐王八代家傳效驗方》等共積累數十種驗方,流傳甚廣,影響深遠。

 

中國醫療保健歷來十分重視卻病健體與講究衞生,此時期在戰國時代《玉佩銘》與醫療體育《導引圖》的基礎上,逐漸發展並普及。甘肅敦煌莫高窟第259窟中所繪的「靜功」(坐禪)、第272窟中所繪之40幅人物「動功」及第302窟中所繪之「洗浴」與第419窟之「攔護水井」圖,均表現出優良傳統的傳承。

bulb

《玉佩銘》

中國現存最早的氣功理論文物資料,1975年在長沙馬王堆發現的玉器陪葬品。在十二面中,每面自上而下陰文篆刻三字,有重文符號,共計四十五字,記述了「行氣」的要領。

bulb

《導引圖》

1973年在馬王堆發現的一幅古人鍛煉身體的彩色帛畫,被命名為《導引圖》。

0809ph019
北魏時代靜功(坐禪)圖式
0809ph019
作者:
上載日期:
2018年09月06日

延伸閱讀